APP下载

机器新闻写作热潮下的传统新闻生产冷思考

2017-11-04敬慧

科技传播 2017年20期
关键词:新闻生产数据处理

敬慧

摘 要 人工智能技术催生的机器新闻写作应用在近两年逐渐趋于成熟,提升了新闻生产力,对于新闻生产模式、新闻人的价值理念以及新闻传播手段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基于模版和算法的机器新闻写作开启了人机协同新闻生产的新篇章,在新变局下,如何正确对待机器新闻写作对与传统新闻生产方式的冲击,适应人机协同的新闻生产方式,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关键词 机器新闻;新闻生产;数据处理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97-0005-02

时效性是衡量新闻的决定性标尺。2017年8月8日晚,四川九寨沟发生了7.0级地震,最先发布该消息的是一个写稿机器人,它用25秒写完了关于这次地震的速报,通过中国地震台网官方微信平台推送,全球首发。《四川阿坝州九寨溝县发生7.0级地震》速报,内容包括速报参数、震中地形、热力人口、周边村镇等8项内容。585个字,5张配图,自动化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写稿与发布,用时25秒,机器新闻写作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机器新闻写作在今天并不新鲜,自动化新闻生产浪潮的火热要追溯到2001年“google news”的Web新闻聚合器。近两年来,新闻机器人被国内外主流媒体广泛应用,包括美联社的WordSmith、纽约时报的blossom以及华盛顿邮报的Heliograf,国内有新华社的快笔小新、第一财经的DT稿王、腾讯的dreamwriter、今日头条的张小明(xiaomingbot)等。这些写稿机器人无一例外都运用到了大数据处理技术。

1 新闻机器人的概念

新闻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在新闻生产方面的应用。“新闻机器人”这个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倚重“机器”,也就是所谓的硬件。但机器新闻写作主要通过可以进行智能化新闻编排的软件、程式或者代码,而非硬件部分。国外研究者用robotic journalism(机器人新闻)、machine-written news(机器写作的新闻)、automated content(自动生成的内容)、computational journalism(计算机生成的新闻)等多个词汇来称呼“机器新闻写作”这项技术或新型新闻生产方式。这些多元化的称呼方式的内核指向基本一致,无外乎是对“自然语言生成”“基于数据”“无人工干预”等元素的强调。

2 机器新闻写作的工作原理

新闻机器人的诞生源于高密度的数据和繁杂的计算任务,在财经、体育、天气预报等新闻报道中重数据计算、轻语境描述,并且信息的披露高度透明,通过设计程式化的计算程序,在收集完大量数据后可以根据关键词出现频率和大数据的模拟计算,来得出计算结果代入事先设置好的“5W1H”新闻写作套式中,一篇机器人新闻就这样产生了。与以往的人工智能不同的是,新闻机器人真正实现了人向机器的转变。除了技术的前期开发之后,在机器新闻写作过程中,数据搜集和得出结论完全自动化,新闻稿件产出的决定性和关键环节都没有人工参与。以美联社的自动写作平台Wordsmith来说,一篇自动生成的新闻稿的生产流程分为5个步骤。

第一,获取数据。Wordsmith是一个以数据处理为基础功能的写作平台,可以处理包括APIs、XML、CSVs等各种形式的数据。早期的google news就是通过国内数千个网站提供的信息资源来自动生成新闻,这种新闻也叫做数据新闻,是新媒体较常使用的新闻生产方式。

第二,分析数据。新闻机器人的强大引擎能够对数亿兆赫的数据在极短时间内读取,并梳理清晰其中的关联,在宏观和微观不同的层面输出客观科学的结论。

第三,提炼观点。在对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计算之后,相关的结论会作为主要观点提炼出来。这些观点结合一定的行业、领域或国情来解读其现实意义,从而提供可操纵性的建议。

第四,格式和结构。程序员将词汇、语法、标点符号等写作元素作为程序语言,录入数据库后增强Wordsmith平台的文字书写能力。数据计算提炼的观点会结合新闻文本的范式、模版来形成短消息、长消息等不同体裁的新闻。

第五,发行。写作平台在短时间内生成新闻稿后,根据前置设置,自动或人为干涉情况下发布到互联网平台,为了提高机器新闻的工作效率,一般都是自动发送。

3 传统新闻记者对专业能力的重新审视

3.1 人机协同新闻生产方式考验新闻人的专业

能力

在新闻自动化写作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机器新闻写作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新闻记者的双手,提升了新闻生产的效率,代替新闻编辑进行模式化的新闻写作和冗杂的数据分析。

一方面,机器新闻写作的工作效率要远高于人力写作,在模版化强、机械重复性的新闻题材上代替了新闻编辑。新闻人可以更专注于追寻事件的真实与细节,做好深度挖掘与连续

报道。

另一方面,新闻机器人对从事新闻写作的人员造成一定的压力,人际协同的新闻写作方式考量着新闻编辑的新闻创作能力,不断迭代升级的新闻机器人让人工新闻写作的方向和题材不断减少,对于只会对新闻素材进行拼接的编辑将会陷入失业的危险境地。

机器新闻写作垫付了既有的新闻生产模式,把人从写作的神坛上拉了下来,新闻记者在新闻生产中的地位被弱化,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环境下,新闻机器人会替代从事低端写作的新闻记者。

3.2 机器新闻写作为私人定制新闻创造可能

传统新闻生产是以满足大众信息需求为主的,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与新闻生产资源的高昂,意味着传统新闻生产方式无法根据用户偏好来实现个性化的内容定制。但机器新闻写作可以承受高强度的新闻生产任务,根据用户的生活场景提供个性化定制内容。

今日头条的新闻机器人“张小明”(xiaomingbot)初露锋芒是在里约奥运会,在13天内,共撰写了457篇关于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的消息简讯和赛事报道,每天30篇以上。今日头条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对体育类的新闻接受刷新提醒。新闻机器人全天候监测奥运会热点,每篇稿子都是在比赛结束后的2~3秒内推送,几乎与电视新闻直播同步。

随着机器人语料库的完善和智能化的提升,互联网新闻报道的长尾效应会愈发突出,由于互联网受众基数巨大,即使小众用户其数量也十分可观。同时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新闻传播对个性化新闻需求的满足也有利于用户黏性的增长。这也符合未来定制新闻,分众化新闻的大趋势。

3.3 机器新闻写作算法模型催发新闻生产方式

升级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曾提到“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媒介即讯息,当新闻机器人介入新闻生产时,这种程式化和数据处理方式就开始影响着新闻记者的写作方法和新闻生产习惯,催发新的新闻生产

方式。

一方面,新闻机器人对互联网资源的材料搜集、数据抓取功能,能够在第一时间捕捉到受众关注对象,在极短的时间内为记者提供详尽的新闻素材。从这个角度来讲,新闻机器人成为记者和编辑的助手。

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最大价值在于万物互联,而新闻机器人能够通过互联网的特性把毫无逻辑、琐碎而独立的信息结构化的呈现出来,从更宏观或微观的视角去挖掘信息之间存在的内在关联,或一叶知秋,或沧海一粟,为新闻记者提供灵感和思路,越来越多的大数据新闻就是

如此。

参考文献

[1]喻国明,刘瑞一,武丛伟.新闻人的价值位移与人机协同的未来趋势——试论机器新闻写作对于新闻生产模式的再造效应[J].新闻知识,2017(2):3-6.

[2]喻国明.“机器新闻写作”时代传媒发展的新变局[J].中国报业,2015(12):22-23.

[3]蒋枝宏.传媒颠覆者:机器新闻写作[J].新闻研究导刊,2016(2):46-47.

[4]龚隽鹏,任文,张鹏洲.机器写作在新闻领域应用的思考[J].中国传媒科技,2016(5):58-60.

[5]金兼斌.机器新闻写作:一场正在发生的革命[J].新闻与写作,2014(9):30-35.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闻生产数据处理
认知诊断缺失数据处理方法的比较:零替换、多重插补与极大似然估计法*
ILWT-EEMD数据处理的ELM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网络新闻生产中的道德绑架现象与规避
MATLAB在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今天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有了哪些改变
Matlab在密立根油滴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基于POS AV610与PPP的车辆导航数据处理
依托陆态网的GNSS远程数据处理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