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采用分层教学
2017-11-03刘文涛
刘文涛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也开始实施新课程标准,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教学主体整个群体的差异性问题成为了非常显著的问题,高中阶段的这个差异表现得更为明显。面对差异性明显的教学群体,我们开始尝试着运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开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本文将以这一问题为重点,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
一、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运用分层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一)通过分层教学法可以明确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
自义务教育实行到现在,大多数学校课堂上的教学模式都是统一的,拥有不同思维的学生同处一个教室听教师讲同样的内容,对所有的学生运用同样的教学方法,最终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学习效率。思维转换较快的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理解起来非常容易,但是思维转换慢的学生或许并没有完全理解,并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没有理解的同学可能也没有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导致整个班级学习进度的差距越来越大,久而久之成为一个恶性的循环网。随着教育时代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将分层教学的方法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制定出更为合理的教学目标,这样才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按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不同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然后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这样可以确保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小组布置的学习任务,增强其自信心。
(二)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和他人合作的学习能力
在任何课堂中教师都只有一个,要想实现手把手、面对面地教每一位学生是不可能的。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选择分组的形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许多问题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在小组内部讨论解决。对于思维转换和理解能力较快的学习小组,教师可以让他们预习后面的任务,而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学习小组,可以让这个小组的学生以讨论的形式巩固自己所学习的内容。
二、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采用分层教学
(一)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
现在的教育提倡的是大众化和平民化的教学观念,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面对能力和基础都有差距的学生主体,学校和教师要尝试着将分层教学运用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去,具体可以尝试着对同一个班的学生进行分层。
为了确保学生的分层更加合理,教师可以将摸底考试和课堂任务完成情况两种考察方式结合起来,最终依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对学生分层。将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分为一层,将基础水平差和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分成一层,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在同一个组。并且在实际教学课堂中要将每个组的学生组织到一起,让那些基础好的学生带动基础差的学生,展开合作学习,最终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但是教师在分层的过程中要注意分层的隐性和分组的显性,避免出现伤害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情况。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进步不断地做出分层调整,以便能够找到最适合学生学习的群体,最通过不断的调整、鼓励,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提升学习水平和能力。
(二)尝试将教学内容进行分层
分层教学也是一种考虑所有学生个性和知识技能差异的良好方式,毕竟在这些方面每个孩子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需要我们具体区别对待,教师可以针对教材内容,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于那些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立足于课本,从最基本的内容展开教学。对于学生基础和能力都较好的学生,教材上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讲难免过于浅显,所以教师需要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恰当的补充,增加一些较难的知识,深度挖掘学生的潜能。最终通过这种不同层次教学内容的设置,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教师按照具体的需求对教学方法进行分层
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肯定大不相同,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学习基础和能力都好的学生,教师不要过多的干预,可以尝试着让学生自主学习,但是教师要注意在学生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做出必要的指导和引导。对于学习基础和能力稍欠缺的学生群体,教师要坚持任务驱动法,在课堂上要进行必要的演示和讲解,遵循大纲的基本要求,从浅入深,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学习基础和能力都非常差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坚持耐心地讲解示范,将重点放在常规方法的讲解和掌握方面,使其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并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娄丽莎.分层教学在高中信息技術中的应用探析[J].中学生导报,2014,(5).
[2]靳玉丽.分层教学在农村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