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舞蹈“微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2017-11-03刘华

青年时代 2017年27期
关键词:体系架构微课程

刘华

摘 要:“互联网+教育”新常态下,“微课程”作为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在教育领域的价值日益凸显,开始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以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为例,从诉求、设计和实施三个维度入手,探讨高校舞蹈“微课程”的架构优势、体系设想和现实应用,以期为高校舞蹈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校舞蹈;“微课程”;体系架构

高校舞蹈专业,是一门群体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课程,能够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舞蹈核心素养。因此,成为了高校课程改革的重点。构建完善的“微课程”体系,不仅能够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够深化课程改革、拓展教学发展空间。因此,加强高校舞蹈“微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一、诉求:“微课程”架构的优势作用

“微课程”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有效架构,在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习动力、强化核心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这也是高校舞蹈“微课程”架构的根本诉求。

(一)提高教学质量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平均注意力时间大约只有10分钟,而“微课程”时长也在10~15分钟,这无疑与人类的注意力规律相契合。另外,“微课程”是碎片化知识的一种系统归纳,是对核心知识或重难点知识的浓缩,这种形式能够有效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高校舞蹈教学中,传授舞蹈动作并非是教学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才是最令教师头痛的。而“微课程”的可重复观看性,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课堂上因时间有限而无法反复讲解单一动作的问题,为学生的高效预习和复习提供了强力支撑,以便学生能够通过“微课程”反复学习、全面掌握相关动作要领和舞蹈风格。

(二)激发学习动力

“微课程”体系有完全不同于传统教学的评价模式,并集中体现在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综合性两方面。首先,就评价主体多元化来讲,评价结果并非由教师独自完成,而是要构建集小组评价、同学互评、学生自評、专家考评为一体的多方评价机制。其次,就评价方式综合性来讲,教师要利用相关数据技术和反馈平台,对学生进行实时跟踪、答疑和评价,实现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深度整合,构建完善的学习监督体系。在高校舞蹈教学评价实践中,在上述评价机制的作用下,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舞蹈学习的动力。

(三)强化核心素养

“微课程”具有非常强的交互性,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科学建

立互动小组,引导学生围绕相关问题或主题展开合作探究,这样不仅能够在分享协作中增进师生、生生的多维互动,还能让学生及时检查自身想法的可行性与正确性。在高校舞蹈“微课程”体系支撑下,教师通过互动性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提高学生线上线下课堂参与的活跃度,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与提升。

二、设计:舞蹈“微课程”体系设想

本文根据传统教学的课程框架结构,在充分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并坚持科学定向、趣味创新和多维交互等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了高校舞蹈“微课程”体系的设想,主要包括课程目标、微课程设计、微课程资源制作和微课程实施等环节,具体有以下步骤。首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环境等进行充分考量,并制定详细具体的教学目标。其次,根据教学目标对“微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罗列出具体的课程知识点,并筛选出核心知识或重难点知识,然后围绕相关知识点展开教学设计。再次,编写设计微课程的脚本框架,并针对相关的应用方式设计详实的微课程学习活动。最后,制作微课程并投入应用,然后根据教学反馈进行及时调整优化,进而完成整个高校舞蹈“微课程”教学流程。

三、实施:舞蹈“微课程”现实应用

根据舞蹈“微课程”体系的设计构想,本文结合高校舞蹈教学中古典舞身韵教学实例,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入手,重点探讨舞蹈“微课程”的实施对策。

(一)课前应用

利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并在具体任务的引导下结合实际展开学习,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此过程中,学生会进行自主反思,并记录遇到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交流和探讨。这样不仅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而且还能够提高课前预习效果。特别是针对舞蹈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讲,微课预习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在课堂上跟上教学节奏,有助于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1.教师准备

在古典舞身韵教学开始前,笔者想要通过赏析、模仿和创编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古典舞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古典舞的技术特征。因此,笔者制作了以古典舞身韵为主题的微视频,并以《春闺梦》中的精彩片段为个案进行图片解析。

2.学生准备

要求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观看《返璞归真》舞蹈视频和古典舞身韵教学微视频,让他们初步了解古典舞身韵背后的动律元素。此外,通过《春闺梦》图片解析中提供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在微课预习过程中思考古典舞的现代价值、古典舞的特色、古典舞学习的难点等问题,以便为新课高效导入与生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中应用

课中应用就是微课与教学活动的结合,包括提问交流、分层教学和合作学习。

1.提问交流

通过课前微课预习,学生自主思考并总结一些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古典舞身韵中的“神韵”“劲”是指什么?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这些问题时,教师以《春闺梦》为例,集中为学生讲解“形神劲律”的形态特征和“圆曲拧倾”的舞姿形象,并分析“提、沉、冲、靠、含、腆、移、横拧、旁提”等具体的动作元素,让学生快速掌握古典舞神韵的内涵特征。

2.分层教学

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每个学生都需要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知识巩固、内化迁移,而微课支撑下的分层教学能够满足这一点。在进行古典舞身韵教学时,教师可将知识点进行等级划分,并录制相应的微课,让学生结合实际,自主选择相应的内容。例如,在进行“古典舞舞姿训练”教学时,笔者就制作了基础、进阶、拔高三个等级的微课。基础级微课,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古典舞身韵的动作特征、内涵要点和时代价值等基础理论知识。进阶级微课,要求学生在掌握古典舞神韵动态的基础上,能够初步模仿《春闺梦》。拔高级微课,要求学生在能够全面模仿《春闺梦》的同时,融入时代元素进行自主创编。对于基础偏弱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甚至能够逐级学习最终全部掌握知识,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而且也实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进步。endprint

3.技能展示

对于高校舞蹈教学来讲,许多技能类知识都可以通过微课进行单向的、针对性的传达,进而有效避免学生的错误舞蹈动作习惯的养成,提高舞蹈动作表达的精准性。例如,在古典舞身韵教学中,教师可制作两段微课视频。其中,一段专门展示《春闺梦》的演练过程,并进行适当的图文解说,帮助学生把握古典舞身姿表达技巧和要点;另一段专门展示《春闺梦》表演中常见的动作错误,让学生明确古典舞学习中的注意细节,通过微课高效技能展示,提高古典舞学习效率。

4.合作学习

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自我思考与小组讨论中加深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把握,并在相互分享与借鉴中攻克相关的古典舞动作难点。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予以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解决难题的同时,树立学生学习舞蹈的自信心。在古典舞身韵教学中,学生充分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后,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古典舞创编,在强化学生舞蹈体验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为了实现合作学习的高效性,笔者专门制作了一个微视频,系统讲解古典舞手、脚、身段等动作,要求学生有动作创编,在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同时,激活了学生古典舞创编的思路。

(三)课后应用

在微课教学模式下,课程结束并不代表教学内容终止,反馈调整和课后复习也非常重要。

1.反馈调整

尽管舞蹈“微课程”教学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合作学习和教师指导后,用于教学评估的时间并不充足,无从谈及有效的课堂评价。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因为在微课预习阶段,学生对古典舞舞姿理解不够,在课堂提问交流环节中无法找到要点。因此,笔者经过反思后进行了古典舞身韵“微课程”调整,并将课中重点讲解的一些内容移到了预习阶段。比如,系统讲解古典舞身韵舞姿训练时,身体的位置、手与头顶的距离、身体扭转度等。同时调整了一些教学内容,在微课内容选择上尽量多融入生活元素,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舞的兴趣。

2.课后复习

舞蹈学习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学习者经过反复练习才能有效把握。而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课堂大部分时间都是理论讲解,许多学生很容易在课后忘掉这些知识。换句话说,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只有加强课后舞蹈练习,才能巩固课上所学知识,才能实现对相关舞蹈身姿动作的全面掌握和完美演绎。因此,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展开课下复习和巩固练习。由于“微课程”都是简短的视频,可以进行反复播放和永久保存,所以教师要安排学生课后自主观看舞蹈“微课程”。多次学习和练习课上所学舞蹈知识,生动形象、直观清晰的“微课程”能够系统地还原课上的重难点知识,并能够让学生在“微课程”复习过程中做到“手、眼、口、耳、心”并用,不仅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理解,而且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

在高校舞蹈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微课优势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构建开放化、多元化的舞蹈“微课程”体系,加强微课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应用,实现舞蹈“微课程”的高效生成与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舞蹈课堂结构的优化,提高舞蹈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舞蹈核心素养的养成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宋瑞江.新媒体艺术环境下舞蹈审美与创作技巧探究——评《新媒体舞蹈概论》[J].新闻爱好者,2016(7):95-96.

[2]田培培,赵纯基.舞蹈艺术教育的“弄潮儿”——“互聯网+”新型舞蹈教学平台[J].舞蹈,2016(7):66-68.

[3]陆娟娟.翻转课堂——舞蹈教育走进微课时代[J].舞蹈,2016(5):64-66.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系架构微课程
微课程理念下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改创新分析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