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社区治理的研究

2017-11-03王楠

青年时代 2017年27期
关键词:城市社区新型城镇化治理

王楠

摘 要: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和文献的基础上,对新型城镇化社区建设展开了深入的探究,主要分析了当前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关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为相关社区机构提供指导性意见,促使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顺利推进。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一、前言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新型社区的相关计划和安排,新型城镇化也逐渐成为了发展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方式。伴随着中国社会长时间的积累和快速的发展,中国已经逐渐走上了城市化建设进程,社区也成为了社会中最主要的基层单位之一。大量流动人口的进入使城市社区变成了当地居民和外来居民的混合社区,这更需要推进城市社区治理,保障城市社区的合理化和服务的规范化。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的城镇社区建设相对于外国来说还不够完善,国外先进的社区建设经验告诉我们,要想真正实现有效的国家治理,通常是不能够完全依靠国家力量来强制完成的,而是要通过一些合理的运作方式,让国家力量和社会治理共同发挥作用,让两者协调统一,完善社区建设。然而,在当前逐步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市的结构及自身功能都面临着巨大的改变,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混合社区,这就更需要依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分别治理。就目前来讲,新型化城镇建设进程中,城市社区治理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营体制不顺利

当前的城镇化建设,还远远没有建立起和社会主义社会体制相适应、能够实现各方面互帮互助、互相补充的管理体制。从社区管理体制的角度来说,还依然存在体制内部权责不明、出现问题找不到相应负责人,以及社区管理不能创新体制等问题。此外,相关执行和监督部门也不能明确自身的职责,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也导致城乡社区公共服务效果较差。从社区管理机制的角度来说,社区的内部利益分配、社区内部矛盾调解等至关重要,然而目前这些问题的处理都处于不完善的阶段,这使得社区群众的个人利益得不到较好的保障,社区不能充分发挥其社会治理中的良好作用。

(二)社区多元治理主体发育不足

当前,社会治理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多元化、较和谐的整体,而且政府也不是单一的独立治理者,社区治理相关工作需要由多个治理主体共同完成。可以说,除政府之外的其他治理者在社区治理这一环节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是政府和市场不能替代的。不过,总体来说,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因为对于多个治理主体共同参与治理这一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还并不健全,并且国家和相关地方社区对其的支持力度也不大,这就使得政府不能和其展开良性的互动。同时相关监督机制也并不健全,致使多方共同展开社区治理的潜力不足,发展空间不足,其甚至可能会夭折。

(三)社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務的滞后性

随着中国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之前一些由传统企业承担的任务也只能逐渐转向由社会承担,这也使得社区服务的功能进一步提高。社区除了保留之前传统的基层服务职能,而且还增加了对弱势群体的帮助、对流动人群的管理和对于一些特殊人群的照顾等职能。对于居民来说,在社区得到一些必要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是必要的,而这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依然需要多方的努力,也就是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来解决之前单一主体供应不足的问题。

当前,因为许多城市的社区治理结构存在缺陷,提供社区服务管理的主体也不清晰,同时供应的方式也略显单调,所以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还是以政府为主体,由政府提供主要的资源,而忽视了市场在其中的作用,这就使得政府提供的物资难以满足社区公民的需求。

(四)社区管理手段单调而且缺乏创新

当前,社区所提供的信息服务功能主要是在政府的引导下,加上广大社会群众的共同参与一起完成的。他们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对当前的资源和信息加以整合,进而为广大居民提供多方面的信息服务。当前,中国社区正处于信息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新阶段,所以在城市社区中使用信息化方法和手段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政府的效率,优化社区管理和运行。但目前城镇社区的信息化程度还没有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也较为落后,导致社区资源很难协调一致,共同为居民提供便利。而且,社区的管理手段较单调,没有太多多元化因素。同时也缺乏创新,总体来讲依然略显陈旧,并不能把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分开管理,而是出现了较明显的一刀切现象,这样就更无法体现出不同类型社区的特点。

三、推进新型社区建设的建议

(一)明确发展方向,深化改革方案

我们都深知,事物发展的方向对于事物的本质有根本影响。中国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当前,新型社区的建设已经在政府的引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些新型城镇建设在未来仍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政府应承担更大的责任,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帮助。

政府应当在政策方面引导新型社区的发展,明确社区的发展方向,根据新型城镇自身的特点对相关人、事、权做出明确的规定。深化改革方案,从源头上解决社区居委会相关工作人员的去向、工作安排、劳动报酬等相关问题,尽可能将相关社区工作人员培育成为合格的社区管理人员。

(二)改善社区服务,增强居民对其的认可

建设美好社区的关键就在于完善社区相关服务。新兴社区的建设需要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教育、更加规范化的服务,以及相关合理的引导,进而让居民更加认可社区工作人员的做法。

一方面,需要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不同要求。对于动迁人民来说,其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可能会让他们难以融入城市,因此政府应当努力让其享受到城市的文明建设成果,既要让他们感到城市是亲切的,让他们形成归属感,又要让他们遵守城市的相关文明规定,提高他们的自身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让其尽快摆脱原先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尽快融入到社会中。对于外来务工的人来说,则更需要维护他们自身的利益,让他们尽可能享受本地的教育医疗保障,尽可能让其获得本土化待遇。endprint

另一方面,还要通过组织一些必要的社会活动增强人们的凝聚力。政府应当积极投入资金,鼓励广大社会力量加入社区服务,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多样性,进而达到提升新型城镇建设效果的目标。可以根据社区现有的资源,开展一些简单有效的文化活动,让社区居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而达到提高人口素质的效果。

(三)創新社区治理体制,推进社区治理多元化进程

社区治理需要的不仅仅是政府的力量,更是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社区治理工作需要改变传统的行政化,转向全新的创新管理体制,让治理更加多元化。

最主要的就是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新型社区的党组织,明确社区内党员的情况,让党组织成员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带动社区全体成员配合新型社区建设。同时,定期开展党组织活动,让社区中的党员有一个较好的社区意识,让他们带动起整个社区的团结性和凝聚力。此外,还可通过社会招聘等方式选拔一些高素质、专业能力强的人员进入社区工作,提升社区服务工作水平,让社区居民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

此外,还应当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组织,推进社区多元化治理。在当前的社区服务发展过程中,多元化治理是大势所趋。各个居委会应当尽快推选相关代表,让更多的人参与社会治理,尽可能做到让居民自己管理自己社区的事情,完善社区服务。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城市社区治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来解决实践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目前,城市社区治理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改革是必要的,而且应当在改革的过程中突出“治理”理念,积极出台相关配套改革方案,积极调整相关建设结构,并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争取达到完善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目标,让社区服务成为社区管理的主要内容,尽可能提高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为努力建设和谐社会、文明社会、现代化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夏建中.治理理论的特点与社区治理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6,(2).

[2]刘铎.开放式社区治理:社区治理的演化趋势——基于四个社区治理案例的分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4,(3).

[3]赵守飞,谢正富.合作治理: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方向[J].河北学刊,2013,(5).

[4]钱海梅,齐卫平.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探索[J].理论导刊,2017,(11).

[5]李东泉,蓝志勇.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社区发展的思考[J].公共管理学报,2015,(1).

[6]邓念国.认知性社会资本与城市社区治理绩效:基于杭州的实证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3,(7).

[7]林尚立.社区民主与治理:案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8]闵学勤,黄灿彪.适度的社区自治及其路径选择——基于香港和内地社区治理模式的比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endprint

猜你喜欢

城市社区新型城镇化治理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