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作文的“开合”与“承转”

2017-11-03沈中尧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7年9期
关键词:行文全文记叙文

沈中尧

是凡完整的表达,总归有一个起承转合的安排问题,作文的构思及行文概莫能外且更为讲究。这中间,开合得当,讲求的是作文的开头、结尾要恰当;承转得法,讲求的是行文的过渡、照应要有法。

与一般的标题作文相比,材料作文的命题材料普遍具有动态感和过程性,无论是叙述性的事况,还是论述型的事理,材料中总会有先如何、后怎样或者可这样、能那样的描述或表述。面对这样的命题材料,作文的开头就不宜全盘复述,而应采用单刀直入的方法为佳。不同的写作者如果反复再述同一个命题材料,不仅多此一举且会令人生厌。譬如面对以下这样一则材料,作文开篇就不宜直接抄录“见证、承载、折射、蕴含”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或者机械地将它们分别复制粘贴于作文各段之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开门见山,无疑是最为常见而又最为实用的行文开头方法之一。尤其是写材料作文,命题材料的规定以至限定,犹如一条起跑线加上相应的跑道,决定了所有表达必须严格遵守的大方向,作文的开头也就几乎没有了宕开一笔来言说的必要。就拿上述材料来说,写议论文,无论是直接针对其中的表述,还是根据材料的提示引发出其它的见解,都应以直入论题或挑明观点为好;假如欲以叙述的方式来显现题意及立意,最好也能开门见山地导入情境或言明事由。

简洁表述、明快切入、贴紧材料,应当是材料作文开门见山的基本原则。简洁表述就是不要兜圈子、绕弯子、填格子,生怕达不到作文的字数要求而开篇注水,无益有弊;明快切入就是要尽可能快捷地将读者带入记人叙事的情形或场景之中,或者直截了当地把自我围绕材料所欲表达的思考、思索乃至思想的主体,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贴紧材料则是材料作文开头简洁表述、明快切入过程中,必须始终充分关注的核心问题,这也是写材料作文与一般的标题作文更为讲究的又一个方面。

人们常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开门见山,除却内容,也可在表达的方式方法上多一些讲究,诸如形式上的明点、喻说、简介、铺陈、设疑、引用等。与此同时,要特别提防那种作文开头与全文的目的走向相悖的做法,即记叙文的记人叙事总由议论(谈态度或看法)引出,议论文的观点提出又从叙述人事(复述材料的内容)落笔。如果短时间内觉得实在 “不知从何说起”,也可以采用最为灵活机动的解说导入法。解说的可以是命题材料相关的背景、涉及的对象、核心的词句等。譬如:“独,单一也;众,群聚也。世间万物皆有辩证之理,独与众相生相对,二者之间也蕴藏着微妙的联系。或曰爱独,或曰喜众,独众之辩着实充满意味。”导入则不拘一格,只要能很快进入叙述或议论的主体,可以缘事、因景、引言、设境,尤其是大量的修辞手法都可以成为导入的通道。譬如:“在好莱坞的大片中,彗星与地球相撞,顷刻间,火山喷发,大地动摇,江流翻滚,尸横遍野。社会生活中,假如出現互为对立、对抗的情形,哪又会如何呢?”

对文章的主体部分,要细心安排转换与照应。写材料作文,除了通常要考虑的内容与内容、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联及关系,还有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转换思考,即从命题材料的含意到自我思考的立意之间的过渡或转换。无论是从具象的事况到抽象的事理,还是由抽象的道理到形象的人事,转换必不可少又可大可小,而材料作文中彼此、虚实间的转换又可以衍生出许许多多的角度、思路和方法。叙、议的上下文,都要注意材料与立意之间的协调对位。写记叙文,段与段要讲究详略的交错,段之间要有命题材料意义的蕴含;写议论文,各段的论述要围绕命题材料作一点角度的协调,段之间的安排要有指向命题材料的立意层次。这种不但看重对命题材料之题意的解读,而且看重自我思考之立意的显露的命题方式及其写作要求,决定了精巧地设计并安排好行文段落间的过渡与转换,业已成为实现个性化表达的前提和保证。

材料作文讲照应,总体上也是要做到前有所呼,后有所应。形式和方法上也是多样的:交代在前,回应在后;暗示在前,挑明在后;伏笔在前,解答在后等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写材料作文所要讲求的照应,不能只是作文内在的前后语言文字的关照和呼应,更为重要的应当是关于材料含意和自我见地之间表述的对应,而这种对应又是有一定的跨度和幅度的。那种“三明治”式的作文,往往只有开头与结尾之间的呼应,文章的主体部分却与前后意思不搭。结果是,两头的说法与命题材料如出一辙,中间的表述却完全游离出了命题材料的含意和范围。就拿江苏2017语文高考“车来车往”那段命题材料来说,不少作文以“车来车往,承载了世间的真情”的转述作为全文的开头,而后就以大量的篇幅叙述或论说“人间自有真情在、无情未必真豪杰”,把个最核心的“车来车往”抛到了九霄云外,待到文章结束之际,又再次提及命题材料中关于真情的表述。这种讲呼应却不照应的材料作文,比起其它类型作文穿靴戴帽式的表达,显然已非只是结构形式方面的不足,而是完全不符合材料作文最基本的主旨要求。

作文想到哪写到哪显然行不通,瞻前顾后观整体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而材料作文的照应,则更有明暗的讲究。明的方面,要求文字的表述能与材料的所指环环相扣,既不能大包大揽超越内涵而不接材料的地气,也不可撷取一滴(一词一说)而漠视一池(核心主体);暗的方面,讲求行文的开合能将命题材料的意思与行文表达的意义一以贯之,既不能拿材料当跳板,来有踪(材料的点面)去无影(写到哪算哪),更不可无视材料的指向不知所以然地自说自话。由此可见,写材料作文,在认真推敲本篇内容、结构、表述的承转及照应的同时,必须积极考量本文与材料在“意”的由来、生成、走向等方面的起承转合。

至于作文的结尾,这实际上是一个袖手于前落笔于后的过程。材料作文,最为强调目的走向,基于此,构思行文时,也就多多少少要有点“终点优先”的意识和构想,也就是对全文的结尾部分或结束之际,有一个大致的预设或构想,不能完全到时候再看如何收场。最好是自然收束,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只要顺乎前文的叙或议的主旨来结束全文即可:记叙文可就所叙作点拨,不要乱拔高,如“一场意外,让自己发现了另一个意外,所以生命变得如此意外”;议论可就所议作归结,切莫发号召,如“愿所有的文字,如同不会说谎的镜子,剔除污浊与不堪,折射的,是作者心中的清明与安宁”。

有时,由于命题材料的内蕴与作文表达的意蕴不能一蹴而就一拍即合,根据选用文体的特点,为显现题旨和主旨,也可以适当采用“卒章明志”、“提炼升格”的方式来结束全文。如“原来,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底线上的。它又是道德评判的基准,为人处世的标杆。这位创业者所坚守的底线,使其至少在‘做人的层面上,已获得了成功的自我与成功的人生。”对创业者的所作所为,通篇娓娓道来,直到结尾时方才显明题意主旨,记叙文和叙述类的散文中常用这种卒章明志结束全文,以顺情合理意蕴夺人。提炼升格则是比较讲究技巧的结尾之法,譬如“如果说励欲是为了‘面包,励志则是为了精神。不把励欲当作励志,真正做到心怀信仰、胸怀理想、坚持慢功、力操潜功、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志有所向、业有所创、功有所成。‘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欲望有多大,而在于志向有多远。”这是根据命题材料所含有关激励意蕴的表述,在论述“励欲与励志关系”结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表述升格,目的是要把文章的中心推向更高或更深的精神层面,以加大全文的说服力、感染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行文全文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全文中文摘要
思维有支架 行文有范式
如何避免行文平淡无奇
如何写好记叙文
全文中文摘要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湘江青年法学》行文体例与注释规范
构思精巧余味无穷 讽刺鞭挞淋漓尽致——再谈“虚荣”贯穿《项链》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