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教师一样情怀
2017-11-03孙强锋
孙强锋
父亲和我,都是乡村教师。我们两代人经历不同,却有着一样的情怀。
父亲出生于1949年,于2009年退休。退休时核算了教龄,一共整整40年。
他说,自己教了一辈子的书,当了几十年乡村教师,可谓平凡至极;唯一感到“伟大”的事,就是与共和国同岁。
这是父親的幽默之语,反映出他知足常乐的心态。毕竟,这件他颇感荣耀的“伟大”之事,与他的人生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
父亲初中毕业那年,适逢文化大革命开始。他满怀着对知识的渴求,却始终没有机会进入高中。磕磕绊绊之后,最终当上了乡里的民办教师。从此,他便爱上了教书育人,一发而不可收,为乡村教育付出了自己的一生。
那时,父亲白天不仅教书,也参加生产劳动;晚上则义务为邻居们读信或写信。黄昏过后,家里点上了煤油灯,一灯如豆。村里的老伯老姆们,带着孙子孙女,纷纷围坐在父亲身旁,听他为自己朗读家信。父亲声音洪亮、抑扬顿挫地读着,不时停下来解释信中的词句,直到来人听懂为止。
比较繁琐的是代写回信:首先,要再念一遍来信,算是“复习”;然后,根据老人的口述,逐条予以回复;写好回信之后,照例念给老人听,看看是否漏掉了什么,有哪些需要补充的……老伯老姆们往往面带笑容,不停地说着“好,好,就这样!”最后,缄上信封,贴好邮票,整件事便大功告成了。父亲做这些事,从来不收取任何报酬。他用自己的文化知识,在落后的农村中,诠释了读书的价值和作用,获得了村民的认可与敬重。
有段时间,父亲还兼任生产队的会计,负责记账。其实他很能吃苦,种田、捕鱼、挖草药、挑大粪……什么活都干,只是生活一直未见好转,整个家庭一直处于贫困之中。俗话说“穷则思变”,很多人都辞掉了民办教师,下海闯世界;而父亲却依然安守清贫,守着那每月五元工资、外加二十几个工分的岗位。
而且,他还做出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大队书记孙钦潮同志即将退休,公社要物色接班人。老书记向公社领导推荐了我父亲,但父亲竟婉言谢绝了。他拒绝的理由是:自己是个读书人,没有能力领导两千多名村民。殊不知,老书记看中的正是他那“读书人”的身份。
所幸,到了后来,父亲的命运也终于有了彻底的转变。1987年,他成为了一名公办教师,户口性质从“农村”变为“居民”,工资收入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从此,父亲逐步告别耕田种地的劳作,一心一意地教书,直至退休。
而我,之所以也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完全是因父亲的影响所致。
我从未上过幼儿园,因为贫穷。童年在我的记忆中也只有两个词:饥饿、寒冷。那种痛苦的感觉直到现在仍然刻骨铭心。然而父亲,却总能在我痛苦难受的时候,带给我精神的慰藉。他给我讲《铁道游击队》的故事,教我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还教我普通话和简单的算术……可以说,父亲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任老师。他那正直朴实的形象,以及学生们和乡里人对他的敬重,都让我觉得当老师是一件崇高而伟大的事。所以,从读小学开始,我就立志要做一名像父亲那样的乡村教师。
1989年,我如愿考上了潮州市师范学校,成为一名中师生。陶行知先生的塑像高高耸立在学校门口,他那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的教育名言时刻提醒着我:教育除了要有爱,还必须奉献。
1992年,我中师毕业,被保送到肇庆教育学院进修。1994年6月,我大专毕业,回到家乡的宝山中学任教。工作期间,我曾有过一个调往潮州市区的机会。母校潮州师范的校长陈茂秋先生曾经是我的物理老师,对我印象不错。1996年,他托了原潮州师范副校长、时任宝山中学校长的林昌兴先生,来问我要不要调到师范学校工作。考虑到自己是农村人,要为家乡的教育多做点贡献,到城市工作会违背自己当乡村教师的初衷,因此,我谢绝了陈校长的好意,最终坚持留在了农村。
我不仅自己扎根农村,还带动了一批学生成长为扎根农村的教师。我要让乡村教师不仅有第一代、第二代,还要有第三代、第四代!我向学生们阐明了国家的教育现状和前景,使他们明确了青年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希望有更多人能投入到祖国的教育事业中来。在我的影响带动下,许多学生毕业时报考了师范院校,成为教育事业的接班人,特别是我的首届学生——宝山中学初三(4)班。出于对我的崇拜和认同,当年中考,仅他们一个班就有陈淑淮、李少如、陈妙燕、郑秋萍、陈培江、蔡宗楷、林晓明等7人考上了潮州师范,在当地一时传为美谈。现在,这些学生仍旧活跃在潮州市的各所中小学里,为地方教育注入了活力和希望。
从教二十多年来,我始终以父亲为榜样,时刻不忘初心。扎根农村,守住讲台,展现自我风采。无论是教初中,还是教高中;也不管是当班主任,还是走上行政管理岗位,我都时刻站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与学生们共呼吸、同奋斗。由于表现突出,我多次被评为镇、县级“优秀教师”,2013年还被评为潮州市“教书育人优秀教师”,2016年则有幸成为潮安区八名“师德标兵”之一。看到自己的成绩,感受到领导和师生们的肯定,我的内心总是激荡起幸福的涟漪:我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我对得起乡村教师的称号!
(作者单位:广东潮州市潮安区彩塘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