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8岁,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

2017-11-03郭新国

师道 2017年10期
关键词:分数中学同学

郭新国

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关于高考,有颇多感想。我曾看到马云在文章中说:“我高考复读过三次……”一个人能够自揭伤疤,是一种有底气的表现。我认识的不少人大学也是通过复读考取的,但我很少听到他们公开自揭其短,这当中包括我。我高三也复读过一次,那是人生经历的第一个大挫折,在很长时间里,我只是偶尔才有勇气提及。

我的第一次高考是1989年,因距离省大专线3分而落榜。那一年,我18岁。我就读的中学是县城唯一的重点高中,但大学升学率只有40%左右,远不能与今天相比。成绩徘徊在班级12到20名之间的我,落榜也在意料之中。已出嫁回家帮忙的大姐劝我去拜师学缝纫,但我不甘心。临近9月,我又收拾书本,准备复读。考虑到生活上的方便,我决定回到镇中学我的初中母校复读,吃住都在学校隔壁的医院,当时我的哥哥就在那所医院上班。因为当年高考分数比较高,学校免收了我的复读费。高三除了四个应届班,就是文理兩个复读班。那时还没有实行暑假补课,9月1日,复读的生活开始了。

走进教室,我们文科复读班黑板的上方已然挂上了“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的励志条幅。30多个同学来自附近两个县城,从复读一年到三四年的都有,有个别女同学的男朋友大学都快毕业了,但仍在翘首以盼她破茧成蝶。在班上,我碰到了几个发小。六个任课老师先后登场,他们多半只是中师毕业,已步入了中老年。语文老师为鼓励我们不时用自己进修考试的好成绩与我们的落榜对比,班主任兼数学老师不时用他当年高考前因父亲去世而辍学的难忘经历衬托我们的幸福,英语老师经常被大家追究答案时哑口无言……尽管如此,老师敬业,学生努力,师生关系和谐。班主任在班会课上说的最经典的高考动员名言是:“同学们,你们是吃谷的,我是吃米的,我们一起努力,将吃谷的变成吃米的……”年级主任以前是军人,无论寒暑,他每天早晨都到宿舍吹哨子喊大家起床,夏天看大家做早操,冬天带大家到马路上跑步,印象中他似乎从来没有缺席过。

学校不时组织一些课外活动让我们放松神经,比如夏天两个月组织一次去镇上看电影,但大概第一年的落榜让我紧张过度,当看电影的队伍走到街上时,我会悄悄溜出,回哥哥家继续复习。

我哥是家中的老大,我是家中老幺,我上面还有三个姐姐,他们都已毕业或辍学。哥多年以来的打算,就是力所能及帮助三个妹妹,对于我则是希望我能像他那样通过读书过上别样的生活。我下午放学后,他鼓励我参与简单的劳动,让我去医院锅楼房挑开水洗澡。在等待锅炉水开的几分钟,我会在脑子里归纳一下立体几何证明线面垂直的几种方法。清晨在上学的路上,我边走路边举起单手默念一番:昨天已经过去,明天尚未到来,抓紧使用今天吧!这是我县城一中的英语老师教给我的。

上半年,我一直保持着三个文科班年级第一名的成绩。尽管如此,我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镇中学升学率低得可怜。而且那时没有与其他学校在平均分、总分方面的数据对比,你考大学的希望如何,完全是瞎子走夜路——两眼一抹黑。下半年五月份模拟考,我失去了年级第一名的位置,一个应届生赶超了我。老师们说,符合历年定律,第一名最后一般是应届生,但我私下觉得定律可以被打破,给出的理由是我不是一个普通的复读生。

五月份,学校请了全国闻名的黄冈中学的一些专家来我们学校做指导,一名教研员给我们做报告。黄冈中学全国闻名,我们身为黄冈地区的学生,对该校顶礼膜拜。教研员说:“对在座的各位的刻苦精神,我不怀疑,但从听课情况来看,我觉得你们对课本的熟悉程度远远不够……”他听的是我班的一堂政治课。当然,他更多的是用成功的案例鼓励我们。他说自己曾是黄冈中学的一名政治老师,某届班上51个人有47个人考上了本科。事后,班上有位同学大概记住了专家的话,将一本政治书背了下来。令我惊奇的还有一件事,一次家长会,我们几位同学在走廊聊天,一位隔壁班同学的家长也加了进来,他居然对我们几位优秀生的姓名和分数了如指掌。他对子女的关心程度之深令我十分震惊,事后才得知他是一名初中老师。我的文盲的父母则用另一种方式鼓励我,他们特意请了我那方圆几十里赫赫有名的做道士的姑父,在我家做了几个晚上的法事,恳请列祖列宗保佑我金榜题名。

最后一次模拟考,我又夺回了年级第一名,但我非常冷静。记得政治考试,许多同学都考了80多分,我才78分,在同学们眉飞色舞中,我重新计算了一下分数,发现老师漏加了10分,但我没有对谁说。那年高考是7月7日—7月9日三天,7月6日,我们包车去县城,回到我阔别一年的高中母校参加高考。

高考结束,与班上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小张一起等车,边等边聊。他请我吃饼干,看得出他很高兴。那时流传“文科得数学者得天下”的说法,意思是数学过了100分,上大学没问题。小张估计自己数学可以上100分。他脑瓜灵活,数学成绩不错,我平时经常和他讨论数学,但他成绩不稳定,一会儿考100多分,一会儿考五六十分,老师觉得他是疯子型的。老师倒是对我最放心,因为无论难易,我都能保证不低于90分。高考结束当天我心里非常忐忑,我估计数学是102分。第二天,和别人再对答案,我发现数学又错了一个3分的填空题,只有99分了。回到家,急得眼泪直流。

7月26日出高考分数,我回到学校看分数,我的分数是460分。我大吃一惊——比去年居然还少1分,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透到心里。但得知我是学校文科第一名时,心中悬挂了一年的石头终于落地,我知道自己应该有所大学可以上了。数学果然如我所料是99分,政治考了80分,据说是全校第一。

8月底,我接到了录取通知书——一所重点师范大学,接着去粮管所卖下半年应交的粮食,去派出所转户口。9月8日,我家办了一场酒宴,请了亲戚朋友和老师。酒宴上,我哥带着我去给老师敬酒,他说的最重要的一句话是:“感谢老师们又给我家解决了一个户口……”班主任也是哥的老师,他听了哥的话,立马不失时机地教育我一顿:“听见没有?学学你哥吧!他多么会说话。”我想他是高兴,他高兴的原因大概在于我哥的话也很巧合地呼应了他的高考动员名言:“将吃谷的变成吃米的。”endprint

那一年,我们村还有四个发小同我一起参加高考,他们都没考上。我们文科复读班起初有30多人,最后参加高考只剩下25个人,最后只考取了5个同学,除了我一个人上了本科,他们是大专和省中专。全年级六个班也只考取了20来人,年龄最大的同学高三复读了4次。不过应届班有位同学考取了清华大学,学校将喜报贴到了大街上。那个考清华的同学也是从县城一中转学来的。许多同学后来选择了继续复读,但据了解,第二年他们考取的仍寥寥无几。后来回想,升高中时基础薄弱,靠高三一年又一年的重复,确实难以为继。毕竟复读还得分出一部分精力来与心理压力抗衡。

大学毕业后,我做了一所普通中学的老师。从教职业班转为教普高班,与学校经历了从严防死保一个同学升本科到本科人数有几十人甚至上百人,从一名年轻老师成长为毕业班的骨干教师,20多年来,工作一直是兢兢业业,问心无愧。记得第一年带普高班,单身住在学校的我常常备课改作业到晚上12点多才回宿舍。学校的保安起床上厕所,碰见我,叹息一声:“当老师原来这么辛苦。”功夫不负有心人,那一年,我们就培养了几个重点大学生。

带第一届高考的成功激励着我继续努力。记得有几年,学校因为人事变动,办学质量大幅度下滑。但我一如既往认真工作,有位老教师甚至坦诚地点拨我:“不要把自己当成堂吉诃德,大战风车。”但我没有因此放松工作。事实证明,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人事纷争的淡然,让我也收获到了惊喜。我在工作之余,勤于輔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获得了全国、省、市、区的奖项多种,而我自己勤写教学论文和文学作品,至今已发表了几十万字作品。在申报高级教师上,我一次通过。回望来路,我感念小小的成功在于自己“不忘初心”。

评上高级教师之后,我没有懈怠,除了一如既往地勤奋工作,还努力争取外出学习的机会,开阔眼界,提升自己,希望自己如一缸酒,历久弥香。2012年高考,一个学生考完语文,走到我旁边兴奋地对我说:“老师,你昨天让我背诵的名言名句今天考了4分,我都做对了。”那是我花了几天时间总结出来的“秘籍”。那一刻,我内心的欢喜真是无以言表。2013年秋天,距离美术专业高考仅三个月,我班语文科代表在美术专业上停滞不前。老师们会诊,预测文化成绩年级第一的她只能考一个专科。但后来我辅导她参加广州市的一次读书征文比赛,她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征文的获奖给了她莫大的鼓舞,后来,她一举考上了华南农业大学。

时光荏苒,倏而我已经是一名有着23年教龄、教过10多届毕业班的高中语文老师。忆当年高考,一切清晰如昨。回望平凡的教学生涯,展望未来,我仍有豪情万丈。我相信,这一切,与当年“被青春撞了一下腰”——高考失利不无关系。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艺术中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数中学同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一种快速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奇妙分数与特殊数列自动生成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