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发赶超:贵州在新时代必有新作为

2017-11-03岳振

当代贵州 2017年43期
关键词:底线贵州绿色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岳振

后发赶超:贵州在新时代必有新作为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岳振

新时代是历史性新机遇,贵州在新时代必须要有新作为,要大力培育和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精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

党的十九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贵州:要大力培育和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精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续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章,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新时代是历史性新机遇,贵州在新时代必须要有新作为。”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代表、省委书记孙志刚在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说,要坚决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千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勇于弯道取直走新路、善于创新发展谋跨越。”贵州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切实认识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保持战略定力,突出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增强预见性,掌握主动权,奋力在跨越发展、后发赶超征程中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牢守底线处理好发展与生态的关系

底线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一大关键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2013年年初,习近平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此后,底线思维被运用到治国理政的各项工作中。

底线思维要求“凡事从坏处准备”,充分认识推动改革发展所面临的具体困难和可能出现的风险,把所有发展之策建立在“可以把握主动权”的基础之上,以“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从“坏处”而言,贵州面临的具体省情是: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决胜脱贫攻坚任务还十分艰巨;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工业化、城镇化相对滞后,同步全面小康任务还十分艰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绿色发展任务还十分艰巨……

面对这些具体困难,要实现跨越发展,就必须守住经济增长、人民收入、贫困人口脱贫、社会安全四条发展底线。

从经济增长来看,在较长一段时期内,贵州的底线是“保持10%以上的增速”,这条速度底线,是让经济实力强起来的“生命线”。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福利,而百姓收入的持续增长是衡量福利厚薄的直接标准,因此必须守住收入底线,让百姓腰包鼓起来。摆脱贫困是当前贵州的头等大事,脱贫攻坚是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守住脱贫底线是关键之举。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守住安全底线,才能切实增强百姓幸福感、获得感。

严守生态底线的任务,是要保持山青、天蓝、水清、地洁,让生态环境朝着符合其自身规律的方向演进。贵州构建起行之有效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提高森林覆盖率、保持优良空气质量指数、深入实施“河长制”、垃圾处理以及生态补偿等方面善作善成,在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进程中,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不断取得重大进展。

2015年在贵州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把提出的行动计划扎扎实实落实到行动上,实现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 这是对贵州的要求,也是对全国的寄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实现经济增速连续五年位居全国前列、在西部地区赶超进位的历史性跨越,成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孙志刚说,唯有牢牢守住发展底线,才能建设更美的生态,更富裕的生活;唯有牢牢守住生态底线,才能守住发展根基,拥有未来。

“百姓富则贵州富,生态美则贵州美。”严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是贵州正确运用底线思维处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根本之举。贵州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决不走“守着绿水青山苦熬”的穷路,决不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歪路,坚定不移走百姓富、生态美两者有机统一的新路。

底线起舞三大战略行动纵深推进

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深入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为严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构建了战略支撑。三大战略行动,是贵州“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的生动实践,深刻融入了符合贵州实际的底线思维,在小康建设、产业培育、绿色发展等领域为弯道取直、换道超车指明了努力方向。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作为严守“贫困人口脱贫”这条发展底线的重要举措,大扶贫战略行动的核心,是构建起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搬迁扶贫、教育扶贫等为重点的大扶贫格局。脱贫攻坚之所以难,就在于需要处理好人的思想认识、生存理念、发展手段以及政策举措等各方面的复杂关系,开拓长期稳定可持续的脱贫道路,贵州一直在为此不懈奋斗。

底线思维也是一种危机思维,“没有脱贫,就没有小康”,所以脱贫底线必须守住。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每年平均脱贫150万人,大扶贫取得大成就,为严守发展底线夯筑起坚实保障。

大数据是环境友好型产业,既能为贵州带来最具时代气息的前沿科技力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也能在不伤害自然生态的前提下,为人们带来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贵州正在推进大数据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互联网+”成为普遍的生产生活模式,数字产业吸引力持续增强,数字经济突飞猛进。有大数据动力推进的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与质量都积极向好。

目前,贵州数据服务、智能制造、电子商务已深入百姓生活,相关产业发展迅速。根据规划,到2020年,贵州数字经济增加值要占到GDP的30%。

大生态战略行动的着力点,应该是自然生态修复与保护的环保行动,以及“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经济价值发掘。社会各界的环保行动越来越自觉,环境保护理念已深入人心;贵州正在大力推进绿色经济项目,致力于发展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产业,注重旅游产业、农业转型升级,持续推动旅游业和绿色农产品“井喷式”增长。

在大生态战略行动中,贵州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绿色家园、构建绿色制度、筑牢绿色屏障、培育绿色文化,让绿色红利惠及人民。

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产业拉动。贵州严守底线走新路,增强动力谋发展,用改革统领和推动各项工作,在改中求变、在变中求新,推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用开放倒逼体制改革、用开放增强发展活力,切实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靠创新引领跨越、靠创新赢得未来,坚持产业兴省、实业富民,以实体经济促进富民强省。

秉持底线思维,推动跨越发展,后发赶超,全省干部群众正朝着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奋勇前进。

百姓富则贵州富,生态美则贵州美,贵州在发展过程中守住了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图为开阳县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贵州图片库供图)

(责任编辑 / 蒙珺)

猜你喜欢

底线贵州绿色
坚决守住廉洁底线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真相与底线
底线①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女人啊,美是底线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贵州古驿道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