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山:喋血燕赵的辽河赤子
2017-11-02张悦
◎文/张悦
才山:喋血燕赵的辽河赤子
◎文/张悦
被刺刀层层包围的葡萄架下,敌人劝降的嘶吼声和混乱的枪声此起彼伏,时间仿佛在此时凝滞了。才山不为所动,平静地扫视了下身旁的战友,然后转身对着敌人轻蔑地笑了。忽然,“砰”的一声,才山把最后一发子弹射进了自己的身体,抗日英雄永远地倒下了。
联系群众 开辟丰滦密根据地
才山,原名才治安,1910年出生于辽宁黑山县王家屯的一户地主家庭。他自幼聪颖好学,曾先后就读于哈尔滨工科大学和北平大学。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铁蹄蹂躏着白山黑水,国土沦丧,才山毅然决定加入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以痛击日寇,解放东北同胞。后因战败流亡北平,开始以东北义勇军的名义在绥远组织开垦。1937年10月,才山参加了中共绥西垦区特委组织领导的大暴动,后与白乙化等同志一起组建了“中华民族抗日先锋总队”,才山被任命为中队长,并于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中华民族抗日先锋总队与1938年冀东大暴动后撤到平西的冀东抗日联军合并为华北抗日联军,才山任第三大队(营)大队长。1940年春,华北抗日联军改编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步兵第十团,白乙化任团长,才山任团参谋长。
平北地处连接冀东和平西的咽喉地带,只要打通平北,就可将冀东和平西这两块交错相连的地区连接起来,在地理上威胁敌伪中枢,成为反攻前进的军事阵地。时任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的萧克提出了“巩固平西、坚持冀东、开辟平北”的任务后,才山主动请战,率领十团去完成开辟丰(宁) 滦(平) 密(云) 根据地、挺进平北这一艰巨任务。
才山
在敌我装备相差悬殊的客观情况下,才山审时度势,对敌我形势进行了精准分析。他指出,丰滦密属于三个伪政权的结合部,关内有汪精卫、齐燮元的伪华北政权,长城外由伪满洲统治,而西北部是伪蒙疆政权,可以借助这三个伪政权之间的矛盾逐个击破。
丰滦密根据地的开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分区分片勘察地形、搜集情报、发动群众。十团每到一个地方,就在当地召开群众大会,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群众听说十团是专打日本鬼子的,热情高涨,踊跃给战士们送粮食、做鞋袜、制军装,战士们受到了很大的鼓舞。第二阶段,根据才山提出的“依托山地、南向平原”的方针,十团着重攻打主要车站和交通要道,奉行“只打不占,得枪即跑”的原则,得到了群众的热烈拥护。才山率队进军云雾山,并收编了袁水和王荣这两支绿林队伍。6月,以密云云蒙山区为中心、地跨长城内外的丰滦密抗日游击根据地正式宣告成立。
深谋远虑 足智多谋
才山深谋远虑,见识长远。在此前的1939年夏,原冀东抗联的几位负责同志由平西返回冀东时,才山自告奋勇,要求亲自组织部队完成护送任务。当时,许多人认为只需要派遣一个连去护送即可,直到半年后,丰滦密根据地开辟,人们才体会到当时才山积极护送干部返回冀东是有长远打算的,非常佩服他的远见卓识。
原来,早在这年春天抗日先锋队刚抵达平西之时,才山和白乙化等人就对抗日先锋队的未来作了长远打算。他们希望,抗日先锋队能够向平北、冀东,进而向长城外久别的辽西故土挺进,早日打回东北老家,解放东北的广大父老乡亲!因此,才山才特别重视这次护送任务,想借机熟悉平北、冀东地形,为打回东北老家做准备。
在率队返回途中,才山详细勘察了北平以北的密云、怀柔、昌平、丰宁以及滦平等县的地形,亲自查探了敌我斗争的情况,对地形条件好、适合建立据点的北石城、四合堂、狼房峪等十几个村子做了重点探访,并派刘永侯带领几名侦察人员乔装成商人,长期潜伏。这些英勇的侦察人员,以经商为名,悄悄购买了一批棉被、粮食等军需物资。1941年秋,日寇对丰滦密根据地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大扫荡”和“治安强化运动”,十团一度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危难之时,才山储存在山区里的粮食和棉衣,使十团挨冻挨饿的窘境得到极大的缓解。
由于十团所处的冀东地区战事频繁,环境残酷,弹药需求量与日俱增。1944年,才山被委任兼管军工处,负责解决部队武器弹药供应不足的问题。当时,军工生产所需设备必须从敌占区通过敌人的层层封锁才能够运送至解放区,而且,运到解放区的设备型号、新旧、大小不一,难以配套。工人们就自己动手,加工改装设备。制造弹药、手雷需要大量的黄色弹药,敌人封锁很严,很难在城市中买到再偷运到解放区。于是,才山鼓励技师大胆创新、大胆研究,终于试验成功了用谷糠部分替代黄色弹药的办法。工人们把黄色弹药弄碎,与谷糠充分混合,填满弹壳,一个手榴弹爆炸,能产生六七十块碎片。指战员们反映说,新办法生产的手榴弹威力极大,战士们管它叫“手炮”,争抢着背。
大义凛然 英勇就义
杨家峪革命烈士纪念碑
1945年7月1日,冀热辽军区尖兵剧社和第十五军分区长城剧社联合公演了以反抗法西斯暴行为主题的新剧《地狱与人间》。随后,他们奉军区首长之命赶赴军区机关所在地玉田县进行纪念演出。7月3日早晨,才山率尖兵剧社和长城剧社的80多名文艺战士由滦河东岸出发,赶赴玉田,由遵化县支队长耿兆江护送。行进途中,由于一些同志体力较弱,掉队现象严重,大家遂决定夜宿杨家峪。就在这天夜里,1700多名敌军把仅有100余户人家的杨家峪重重包围起来。4日凌晨,云雾缭绕,敌军趁我军集合前撤离的机会,偷偷接近村子。杨家峪武装班长杨喜发觉后,迅速返村报告。这时,剧社的同志才刚到集合场,一些动作较慢的同志仍在路上,西山村头响起了机枪的狂吼和手榴弹激烈的爆炸声,尖锐的声音沿着小河由远而近,危险逐步逼近。才山立即命令集合场上的同志们撤退到胡同里,警卫部队沿河岸向敌人还击。但因敌我实力悬殊,警卫部队不得不后撤,尽量减少与敌军正面接火。
这时,才山果断命令队伍趁雾霭掩护突出重围。警卫部队在前,有战斗经验的同志断后,体力较弱同志在中间,除由男同志搀扶重伤队员外,轻伤队员全部跟随队伍突围。警卫部队除了几支短枪和几条步枪外,每人只剩两颗手榴弹。茫茫云雾中,突围部队集中火力猛打,终于趁敌军未摸清我方底细之前杀出一条道路,突围部队得以冲出重围。然而,队伍行进至村西山坡时,再次遭到敌人的突袭,警卫部队伤亡惨重,不得不撤退至山下。此时,队伍仅剩20人,大多数是女同志、小同志和伤员。
天亮后,突围队伍发现村东方向竖起一面敌人的旗子,旗子指处枪声格外激烈。才山命令长城剧社指导员王维汉和副社长朱希明带领体力较弱的同志们向东突围,由自己率警卫部队吸引敌人。未等王维汉说话,才山带着警卫战士迅速越过坝坎,一路向西急冲猛打。西山的天空下顿时枪声大作,火光冲天。为掩护剧团队伍突围,才山和警卫队员们被围困在西山脚下的葡萄园里。面对凶残的敌人,才山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含恨殉国,年仅35岁。杨家峪人民按照当地风俗,为才山和他的战友们举行了最隆重的安葬仪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纪念才山等40多名烈士和教育子孙后代,党和政府在杨家峪建立了纪念碑。才山为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作出的贡献,以及他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仰。
本栏编辑/牛泽群
邮箱/gcdynzq@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