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良堃与《黄河大合唱》
2017-11-01孙继兰
孙继兰
2017年6月18日,著名指挥家、《黄河大合唱》的指挥者严良堃平静离世,享年94岁。
严良堃一生注定与《黄河大合唱》结缘,他的第一位指挥老师就是《黄河大合唱》曲作者冼星海,从十几岁到今天,这首作品他已指挥超过千场。告别仪式上,没有哀乐,现场回荡着《黄河大合唱》悲壮旋律,严良堃的学生唱起了《黄河大合唱》,师生之间的心是相通的,他们用这种特殊的方式送先生远行。
烽火少年
1923年,严良堃出生于湖北武昌一个普通市民家庭。
抗战全面爆发后,武汉成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冼星海这时也来到武汉,发起了歌咏救亡运动,并成立了一支救亡歌咏队。后来歌咏队改编为抗敌演剧九队,在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郭沫若领导下开展工作,严良堃就是这时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的——严良堃当时也没有料到,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在武汉时期,严良堃与冼星海朝夕相处,冼星海教他识乐理、打谱子、唱歌,严良堃深受教益。作为严良堃的启蒙老师,冼星海从最基本的指挥技巧开始教起,他告诉严良堃:“作为一个指挥,应当掌握非常过硬的基本技巧,对所需要的每一项基本功都要练到家,但一定要记住,在舞台上演出时,不要把所有的‘能耐都用上,要根据音乐的需要,该用的才用,不要在音乐之外卖弄功夫。”老师这句话影响了严良堃一生。
1938年,宣传抗日的上海儿童剧团来到武汉,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收编,后来这支队伍成长为很有名气的“孩子剧团”,年仅15岁的严良堃也从抗敌演剧九队调入“孩子剧团”。武汉失守前,“孩子剧团”迁往重庆,经常到四周的乡镇为群众演出,宣传抗日救国。多年以后,严良堃回忆这段经历时说:“有一个剧目缺少服装——日本兵的军装和钢盔,我们想,八路军打胜仗,有的是战利品,派两位小同志到八路军办事处去借。那时办事处还在重庆机房街,一位中年男子正在工作,问两个孩子干什么,说是借日本军服和钢盔。一会儿,那位中年男子到里面取了两套交给孩子,还鼓励说要好好演戏,向老百姓多做宣传,团结更多人抗日。回到团里,经熟悉的同志了解才知道那位中年男子就是周恩来。”
1940年,国立音乐学院在重庆青木关成立,一批热爱音乐的热血青年来到这里学习。在炮火连天的战爭岁月,他们用音乐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抗争。1942年,严良堃考入国立音乐学院学习理论作曲。当时学校没有专门的指挥专业,院长吴伯超用留学时带回来的原文教材给学生开设了“指挥选修课”,严良堃由此成为吴伯超的得意弟子。当时青木关音乐学院上指挥课的条件非常简陋,教课方式是集体授课,单独回课,上课前先把谱例油印发给每位同学,上课时对照谱例听先生讲解。上课时根本没有乐队,连钢琴也没有,就由学生用嘴巴来充当乐器。音乐学院的指挥课给严良堃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作为严良堃的第二位指挥老师,吴伯超将自己严谨的指挥风格传授给了这位年轻弟子。吴伯超的指挥课程比较精炼,训练方法规整、严谨,拍式准确而新颖,对节奏、速度的要求极为严格。在吴伯超指点下,严良堃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后来严良堃在文章中回忆道:“我只上了一个学期的指挥课,但这些规整严谨的基本功训练方法,却使我终身受益,成为我一生从艺所追求和遵守的艺术作风,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开阔了眼界。”
黄河情
严良堃随“孩子剧团”在重庆的时候,他的老师冼星海辗转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几乎与此同时,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也在武汉沦陷后,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光未然在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后来他以此为素材创作了长诗《黄河吟》。据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回忆:“1939年初,光未然在山西打游击的时候坠马受伤,到延安治疗,我父亲听说后,走了10多里山路看望这位老朋友。光未然在病床上,用5天时间就写完一首长诗,在之后的窑洞朗诵会上,光未然朗诵完,我父亲霍地站起来,把歌词一把抓到手里说,我有把握写好它!”
冼妮娜所说的这首长诗就是《黄河吟》,冼星海从1939年3月26日开始为其谱曲,在延安一座简陋的窑洞里,冼星海只用了6天时间便完成了《黄河大合唱》。据说此间冼星海夫人钱韵玲每天给他熬红枣汤喝,光未然知道冼星海喜欢甜食,还专门找人借了两斤白糖送来,好让冼星海创作之余随时可以抓一把糖吃。
《黄河大合唱》以中华民族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抗敌卫国的必胜信念。整部作品由《序曲》《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和《怒吼吧!黄河》等乐章组成,各个乐章相对独立,同时又由表现中华民族抗敌卫国的基本主题紧密相连,整部作品高度统一。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挥抗敌演剧三队演出,词作者光未然亲自担任朗诵。5月11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举行第二次演出,由冼星海本人指挥。当时边区条件很简陋,乐队中既有西洋乐器,也有民族乐器,还有不少自造的土乐器。虽然如此,但观众情绪高涨,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都来观看了演出。据冼星海日记透露,毛主席听后非常高兴,连连称好。
《黄河大合唱》诞生不久便传到了重庆。1940年,17岁的严良堃指挥孩子剧团演出了《黄河大合唱》,这是严良堃第一次指挥老师的这首代表作。此后近80年间,严良堃指挥《黄河大合唱》已逾千场,1985年在香港举行的“黄河音乐节”,演出了香港最大规模的《黄河大合唱》,演员达千人;1995年在北京首都体育馆,严良堃指挥万名大学生合唱《黄河大合唱》;在广州也举行了一次有1500人演出的《黄河大合唱》。此外,严良堃还曾在美国纽约林肯纪念堂指挥300多名华人演唱《黄河大合唱》,并两次赴台湾演出。严良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我于1979年带中央乐团出国演《黄河大合唱》以来,已经带队出去指挥了一二百次了。解放后总共出去指挥了有四五百次。有的是我带队出去,有的是海外请我去。有日本、澳大利亚,有美国、加拿大等。我有时感到在国外演出《黄河大合唱》,观众的情绪比在国内还激动。”
严良堃版的
《黄河大合唱》
1949年后,严良堃担任了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工作团的合唱指挥,后来又调入新组建的中央歌舞团担任合唱指挥。1954年,严良堃到苏联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进修,做了指挥系的研究生。
严良堃的指挥老师先后有冼星海、吴伯超和前苏联的弗·沙可洛夫和尼·阿诺索夫,基本上涉猎了欧美和苏俄两大体系。留苏期间,一位老师曾对严良堃说:“有两种指挥学派,一是规范,一是激情。前者注重准确,严谨。后者注重感情投入,……你不能忘记你的身后还有听众,你必须带领演员去激发听众的感情,并引起他们的共鸣。”在这些音乐前辈的悉心指导下,悟性极好的严良堃逐渐成长为新中国优秀的指挥家。
1975年冼星海去世30周年之际,冼星海夫人钱韵玲要求重演《黄河大合唱》,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批复:“原曲原词演唱黄河”。
众所周知,《黄河大合唱》自诞生以来,先后经历了延安始创版、冼星海修订的莫斯科版和李焕之整理的上海乐团版等几个不同版本。毋庸讳言,这些版本都存在着配器不当、作品冗长的瑕疵。为使这部优秀作品更好地流传,1975年演出之前,中央乐团决定对《黄河大合唱》进行全面修订、整理,具体工作由严良堃负责。
严良堃版的《黄河大合唱》去掉了画蛇添足的序曲部分,使整部作品在艺术上更加成熟、精练,演出获得了极大成功。后来,这个版本先后被中央歌剧院、上海乐团、上海歌剧院、中央广播乐团、新影乐团、广州乐团、天津交响乐团等众多文艺团体采用,受到海内外听众观众的广泛好评,也成为目前普遍使用的版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