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影师卢根我只是一个会拍照的人
2017-11-01陈星
陈星
谈到手机摄影,虽然人人都知道是什么,但在网上却没有搜到一个确切的定义。问卢根,卢根也感到很疑惑。在他看来,摄影是靠个人天赋,手机只是一个载体。他说:我只是一个会拍照的人而已,无关乎器材。
有故事的照片
银色的头发,精致的五官,深邃的眼睛还有洁白的牙齿,一个身穿橙色毛衣在铁轨边捡垃圾的老婆婆在卢根按下拍照按钮的那一刻便被定格在了画面中。卢根是在准备一个案子到处看场景踩点时遇到这位抬荒老婆婆的,乍见之下,卢根便笃定,她年轻时一定是个美女,由于生活的压力,让她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美丽。卢根提出要给她拍照,老婆婆不但不抗拒,还十分配合,面带微笑对着镜头,这让卢根感到意外。或许她这一生从未有一位陌生人主动想过给她拍照,所以当遇见卢根的时候,她有些愕然但十分开心,倒也愿意展现自己。
这就是卢根摄影的日常。在卢根的摄影作品中不难发现,大多是一些纪实类的街头摄影,用黑白、高对比、高颗粒的随意表达,捕捉城市中的一些花絮、线条。走在路上,一旦看到漂亮的光影亦或是极简的画面,卢根也会随之感动,便有种冲动想要去记录下来。虽然这些看似没有什么感情,只是单纯的形式美感,但他会尽可能地用照片去表达出平凡人的情愫。
谈到摄影技巧,卢根也毫不隐晦,许多人对于画面的理解在于光影,在于画面的形式感,而卢根觉得,摄影更多的是对自己内心的表述,他对每个画面都有自己强烈的主观意识。他不喜欢拍美女,更不喜欢拍糖水片,因为他知道,那样的照片无法打动他。他会说服拍摄对象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配合拍照,即大众说的“摆拍”,但这“摆拍”也得有讲究,卢根事先得做很多工作,了解被拍者的故事,并通过被拍者的心态变化、情绪状况来拍摄到理想的照片,用一张图来讲一个故事。卢根不喜欢一些花哨的东西,他更关注照片自身的含义。他说,这种亲切自然、震撼心灵的美才能打动人心。
迷茫的摄影师
卢根最早对摄影的印象来自于父亲和爷爷。卢根出生在摄影世家,爷爷和父亲都是摄影师,从小就生活在胶片和暗房里,自然也受到了一些耳濡目染。虽然现在胶片、暗房这些名词逐渐被人们淡化遗忘,但这个神秘空间带给卢根的影响极为深远。
卢根的第一台相机就是与手机比较类似的卡片机,那时他刚上大学,上摄影课需要摄影器材,恰好家里有很多摄影装备,本想拿个专业器材到学校去炫耀一番,却败在了父亲的一句“这些专业的器材,你现在不够格用”的话中,只带着他去重百买了一个卡片机。虽说只是一个简单的卡片机,但卢根一用就用了两年。“因为卡片机在变焦和功能上并不强大,所以我会更加注重构图与形式感。后来对摄影渐渐掌握了些要领,我也如愿收到了父亲给我的第一台单反和一个长焦、广角镜头,并介绍我去报社当摄影记者。”卢根说。
刚拿到单反,卢根便被这种强大的表现力深深吸引了,很快变成了器材控。为了拍好一张照片,不惜爬山下河,使用各种滤镜,牺牲大量时间去等待,最终打造出一张张完美的照片。因为这些照片,卢根自然也收获了很多外行人的称赞和摄影初学者的膜拜。有时在拍照的同时,卢根已经在幻想回家修片以后,把照片发到社交网络并得到无数人回复点赞的场景。“那段时间,我很享受摄影带给我的虚荣,为了拍片而拍片,为了看客而拍片。但渐渐地会发现这些照片根本不会打动我,一张没有故事的图像是空洞的,这种为拍片而拍片的经历就像一次感冒,高烧后,迅速退去。我更怀念当初拿着卡片机时,那种刀起刀落的快感”。卢根觉得迷茫了,直到有一天,手机进入了他的世界。
手机摄影的潮流
在第一部iphone3G推出来时,App Store还是一片空白。在09年底联通正式引进3GS,那个时候AppStore上已经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摄影App,但是早在08年11月,美国知名摄影师Glyn Evans就创立了全球第一个iPhone摄影博客,手机摄影文化或许从那一刻开始萌芽。为了玩酷,在第一部iPhone3G出来时卢根便入手了,但那时毫无要用它来拍照的念头,这一切直到Ios3.0的到来。一时间,Appstore上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摄影APP,这些APP让卢根大开眼界。于是,当初开始用单反拍照的热情在手机摄影上再次上演,只是不同的是,这一坚持就是十年。
摄影手法的日臻成熟再加上自身本有的摄影天赋,在手机摄影这个领域,卢根很快便小有名气。在2015年IPPA摄影大赛中,评审团从全球80多个国家的参赛作品中评选出60位获奖者。中国共有4位摄影师获奖,其中一位便是卢根,也是重慶的首位获奖者。背负的这些光环卢根归结为一句话:我只是运气好,赶上了这个时代。
作为一个典型的重庆崽儿,卢根对这座城市感情很深,他觉得城市表现出来的都是粗线条,反倒希望来点细的,多些文化艺术的土壤和氛围。从曾经的器材控,到现在慢慢归于平静,卢根发现摄影最重要的是照片里面的内容,并非仅仅关于形式的美,更不是和器材与技术相关。而用手机记录影像,可以更近、更直接达到拍摄者的预期所想。同时,手机可以降低被拍者的戒备心,这样的表达很直接,同样也让卢根感到很舒服。在卢根看来,一张照片好坏的评判标准很多,器材只是为了满足一个摄影师的表达而已,包括图片后期制作同样也是为了满足表达一个目的。手机完全可以满足他的业余创作和自己的感情表达,因而他不会在乎拍照的工具是什么,有什么功能,像素高不高,相反,只要这张照片记录下来,能够感动本人,能表达出拍摄者的情感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