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 精细管理积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2017-11-01沈烨慧丁建华赵卫东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沈烨慧 丁建华 赵卫东/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精心设计 精细管理积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沈烨慧 丁建华 赵卫东/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近年来,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积极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践,有效促进了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和技术提高,推动了全市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初步探索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有效途径。
一、主要做法
(一)完善制度设计,搭建培育框架
成立了以分管校长为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为组员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负责方案制定、培训实施、经费管理等工作,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有序开展。在广泛听取江苏省农委及各级农广校意见和实施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明确了培育的目标任务、实施内容、实施期限、进度安排、经费预算、保障措施等,保证了培育工作有计划、有目标地推进和落实,使新型农民培育工作由临时性培训变为长期性培育,有效提升了培育效果。在理论教学上,采取教师讲授、实践案例、启发式教育相结合模式,强化教师与学员互动,引导学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操作上,以教师示范、学员实操、教师点评相结合,提高培训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在参观考察上,精选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案例,邀请优秀学员现身说法讲授创业经验,增强学员创业信心。
(二)强化精细管理,提升培训效果
配优配强师资力量。一方面在院内选派责任心强、业务精湛、勤于钻研的专家教授作主讲教师;另一方面在校外聘请企业家、行业技术能手、政府相关政策人员作兼职教师,建立了一只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兼具不同业务专长的师资队伍。切合需求分类施教。深入调查、研究农民培育工作规律,针对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和最急切的需求,推行“配菜+点菜”模式科学设置课程。一方面邀请专家教授 “配菜”,设置了涵盖思想观念、农业知识、经营管理三大类课程,既做到突出创业重点,又兼顾专业技术;另一方面广泛听取基层农技人员和参训人员的意见,由他们根据需要进行“点菜”,针对不同类型的新型职业农民科学挑选课程分类施教,为职业农民搭建系统的专业知识结构。细节入手组织有序。为每位学员准备学习包,内装作息时间表、课表、教师授课课件、创业计划书、跟踪服务回访卡等材料。严格考勤管理,考勤结果计入学员档案,与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挂钩。安排工作人员跟班听课,了解教师授课情况和学员反馈情况,邀请学员对教师授课情况进行评价打分,评分结果作为考核教师的依据之一。
(三)坚持跟踪指导,助力持续发展
畅通沟通渠道。对每位学员进行信息登记,建立学员档案,向学员发放跟踪服务回访卡,制作发放师生通讯录,建立了学校、学员、市县(农广校)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学员可随时根据需要进行技术咨询。及时跟踪帮扶。制定跟踪服务方案,安排教师采取电话、短信及现场指导等方式,分专业、分地区为学员提供跟踪服务,重点了解学员生产状况,并针对农民在新技术、新品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指导。重点指导培育。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开展,部分参培农民的创业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出现了一些创业精神更强、创业思路更新、创业技术更先的现代新型农民,通过对此类创业带头人安排专人对接,重点指导、重点培育,发挥示范效应,带动更多农民走上科技致富的道路。
二、工作成效
自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以来,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遴选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骨干、返乡创业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和退伍军人等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年均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1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技能,壮大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了新型职业农民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一体化发展。
(一)提高了学员增收能力
近年来,南通科技职业学院通过多种形式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推广农业新模式、新技术、新品种,在农民增收方面做了很大努力。海门市悦来村村民汤忠新在参加果蔬栽培班后,将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撰写创业计划书,目前他种植的反季节花菜,采用先进的管理措施,避开花菜盛产期,让其花菜在少光或无光的状态下正常生长,生产出的花菜质地更鲜嫩,口感更好,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二)拓展了学员市场意识
通过在前期需求调查和后期跟踪回访中发现,农民对有关经营管理与市场信息的培训课程需求比较大,因此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有意识地加强了这方面的课程设计。海安县程寅目前经营着1200亩梨园,年产约3000吨,以前一直从事梨的种植和销售,收益不高。经培训后,程寅开始做梨的深加工,并且申请了“新高果业秋月牌梨”品牌,大规模生产罐头等附加值高又便于储存的产品,利润明显提升。
(三)提升了学员专业技能
新型农民职业培育大大提高了农民技能的专业性,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海门的施帅家曾与人合作种植西兰花20亩,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班后改变了发展思路,在种植西兰花的基础上发展养鸡产业,同时进一步学习和探索了物联网的数源系统,将鸡舍经营和物联技术结合起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四)增强了学员从事农业的信心
新型职业农民经培训后,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质,更加增强了他们从事农业的信心。海门长圩乡西瓜种植户王美芬参加设施园艺专业课程后,受益良多,改变了小打小闹的发展思路,在独自种植5亩大棚西瓜的基础上扩大规模,流转50亩土地建设大棚,积极带动周边农户一起种植,引领村民共同致富。
三、对新型农民培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优惠政策支撑体系,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需要国家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能够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小额担保贷款、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特别对小额贷款担保、土地流转等农民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需要相关部门出台办法来解决。
(二)加强培育培训针对性,建立符合需要的学习体系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学员基本都是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和农民合作社领办人,比普通农民更忙。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培训过程中要共同探讨适合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的培训方式与培训内容,将培训与农时、文化层次、年龄特点、个体差异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培训,取得最佳培训效果。
(三)强化农民培育宣传意识,扩大创业培训社会效应
要深入挖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典型,广泛宣传他们的成功经验,引导激励新型职业农民比学赶超、竞相发展,营造务农光荣,务农富裕,务农也能现代化的社会风尚,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发展,促进农民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