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宏观研究地震重建的创新之作
——评程才实的《地震重建论稿》
2017-11-01李九燕原河北省唐山市城市管理局副调研员
文/李九燕 原河北省唐山市城市管理局副调研员
多维度宏观研究地震重建的创新之作
——评程才实的《地震重建论稿》
文/李九燕 原河北省唐山市城市管理局副调研员
社科学者、散文作家程才实撰写的《地震重建论稿》,已由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有关专家认为,这是国内第一部多维度宏观研究地震重建的个人著作。
作者程才实是唐山地震的亲历者、城市重建的参与者、地震重建史的研究者,对唐山地震和震后重建有亲身的感性体验和深刻的理性认知,《地震重建论稿》是他在这方面研究的重要成果。作为唐山城市重建的参与者,在唐山城市重建全面展开的1980年,作者进入唐山建材主管部门、而后到建设主管部门工作,基本参与了城市重建的全过程。职业的特殊性,使得他能够站在全局的高度洞察重建的成败得失,为他进行震后重建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研究成果即在全国青年城市科学论文竞赛中获奖。后来作者又调到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工作,担任办公室主任、科技处长等职务,使得他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来审视、归纳唐山地震重建的实践与理论。多年来,作者一直关注和研究世界各国地震重建案例,陆续发表了学术论文并出版了著作。
这部《地震重建论稿》,具有宏阔性、科学性、创新性、史料性、可读性等一系列特征,其研究地震重建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
一、论题的宏阔性
唐山震后重建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城市的恢复和重建面临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城市关系的重大挑战。这其中,唐山地震重建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成为特殊条件下的主要矛盾。程才实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他的《地震重建论稿》一书,紧紧围绕地震重建中天人关系这一宏阔论题而展开。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研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本书中,作者把天理解为自然、自然规律,天人关系即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肯定了人对自然的主观能动作用,也即利用自然规律造福人类。作者认为,和谐的天人关系是城市发展的自然基础,地震重建是调整人与自然的天人关系的根本要求。这些观点不仅在本书第四部分的5篇文章中作了重点阐述,而且几乎贯穿本书的每篇文章之中。首篇《唐山为什么在瞬间毁灭——基于城市建设本身影响因素的宏观分析》中,作者以地震造成城市毁灭的惨烈程度,来说明城市建设违背自然规律所遭受的惩罚,强调尊重自然规律,实现天人和谐的重要性。作者写道:“世人将永远记住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沉痛教训,我们将从新唐山崛起中获得有益的启示。”与篇首相呼应,在后记《刻在石头上的故事》中,作者以瞻仰唐山抗震纪念碑为话题,阐述了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人对自然的主观能动作用,说明人定胜天的真实含义。作者写道:
“站在抗震纪念碑前,我对我们伟大的人民充满了敬意。唐山重建的起点之‘独特’,可以用一首打油诗和两个数字来表述。那首打油诗是:‘登上凤凰山,低头看唐山,遍地简易房,砖头压油毡。’那两个数字是:在唐山市区2000万平方米的‘墟海’上,‘生长’着35.1万间简易住房。震毁一个旧唐山——建起一个简易唐山——拉走一个简易唐山——建设一个现代化唐山,这就是唐山毁灭与崛起的轨迹。”
本书在宏阔的总论题下,每篇文章又独立成篇地构成了分论题,条分缕析地阐述地震重建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者在《受灾城市重建优化对策——以唐山地震重建工作为例》中指出:“新唐山的崛起是唐山人民防灾、抗灾、治理地震灾害的结果,是唐山人民在世界东方创造的奇迹。就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而言,新唐山属于全人类,它为人类进行灾后城市重建工作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参照物’。”作者深邃的哲学思辨为我们开启了辩证思维的大门,使我们看到了事物的另一面。在《愿化此身酬平安——灾害社会学家王子平教授访谈录》中,就王子平教授“双向双效关系”这一辩证的灾害观,作者由衷地感叹到:“灾害破坏着人类的生存条件,同时也推动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在灾害发生后所进行的整合、重建、反思和研究,是科学进步、经济发展、社会生活方式变化的重大动因。”
二、结构的科学性
学术著作的结构是指著作内部的组织构造和总体安排。由几十篇文章汇辑而成的专著,对全书结构的科学性要求更为重要。《地震重建论稿》一书,是作者自上世纪80年代中、下期至唐山地震40周年前后,关于地震重建工作研究的重要成果结集。全书由20篇论述地震重建的文章构成,另有6篇评介文章。它们在报刊上发表的时间跨越了近30年。为防止各自为政、互不统属现象的发生,作者紧紧围绕地震重建中天人关系的论题,以旧唐山的毁灭与新唐山的崛起、其他国家和地区重建的经验与教训、物质重建与精神重建并重为序结构全书,将地震重建事件研究与对学人的学术研究相结合,从多维度加以论述,内容丰富,逻辑严密,脉络清晰,使论题与结构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全书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城市建设本身来分析唐山城市瞬间毁灭的原因,论述了城市重建的背景与条件,以及确定重建规划和选址的利弊得失;分析了重建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论述了重建中如何解决搬迁与安置问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的路径问题,以及地震文化的积淀与流传问题。第二部分:结合唐山和汶川地震重建的实践经验,论述了受灾城市重建的优化对策、重建的效益分析,以及重建结束后建筑业如何转型发展的问题。第三部分:分析了世界各国防灾减灾,尤其是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简易城市建设、城市与建筑选址等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要从血的教训中汲取防灾减灾的智慧与力量。第四部分:通过采访我国灾害社会学、地震社会学奠基人王子平教授和唐山抗震纪念碑设计者李拱辰,分析了王子平教授关于“精神救灾”等学术思想,论证了地震重建中的精神重建问题。第五部分:作为附录,该部分共收录了6篇专家、学者的评介文章,对程才实地震重建理论学术思想,尤其是地震重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作者记述灾害社会学家、地震社会学家的专著作了系统化的评述。 作者对于地震重建规律的研究,有一个由浅及深、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这从本书的编排顺序也能看得出来。这也是由结构的科学性所体现出来的。
结构的科学性不仅体现了作者选材和将26篇独立文章整合一体的谋篇布局的水平,还体现在本书各个层次、局部的多维度的关系之中。这无疑得益于作者长期从事文字综合,所练就的一种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作者在写作中遇到纷繁的问题时,能够从不同的维度提出解决的办法。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从中找到了最佳方案。《受灾城市重建优化对策——以唐山地震重建工作为例》一文,曾收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获奖论文集《城市科学:希望与未来》一书。此文结合唐山震后重建实践,提出了受灾城市灾后重建的四个优化对策,多维度论述了对重建规划、施工组织、防灾措施、组织指挥之优化问题。在论述的空间上,作者第一次将地震重建研究的视角,放大到世界上所有的受灾城市。
三、内容的创新性
理论上的创新性是本书的一个突出特征。1986年“7.28”前后,是唐山震后重建的总结阶段。程才实作为唐山市建设主管部门办公室文字综合人员,面对堆积如山的城市重建信息,他如饥似渴地收集相关资料,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问题,形成了关于唐山地震重建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将唐山城市重建的实践提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并于1994年出版了《唐山震后重建的哲学思考》一书。其主要内容在《地震重建论稿》中得到充分体现。
从《地震重建论稿》一书的“附录”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作者对地震重建研究的基本脉络。1986年以后,作者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了大量这方面的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内容。主要有:
(一)新颖的选题研究视角。
地震重建作为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更深入地研究地震重建问题,必须运用一种超越上述学科和领域的思想和语言,这就是哲学。本书中的《汶川重建思唐山——唐山地震重建若干问题的回顾》一文,是为了给汶川重建提供借鉴,在《唐山震后重建的哲学思考》一书基础上而写的。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从主要与次要、内因与外因、主观与客观、局部与整体、特殊与普遍、低级与高级、有利与不利、历史与现实、过程与阶段等九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这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它的可贵之处在于紧密结合唐山地震重建的实际,将最抽象的哲学理论与最现实的重建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作者在“历史与现实”一章中,提出了唐山重建基本完成后遗留的问题、缺陷和遗憾。如,仍有4566户居民住简易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筑设计千篇一律的问题等。作者写道:
这里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所谓“历史的人做历史的事”。历史告诉我们,逃避历史责任而不去做应当、可以做的事是错误的;超越历史去做那些不允许、不能做的事是很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当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唐山重建走着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为受灾城市(尤其是遭受毁灭性自然灾害的城市)重建探索优化对策提供了一个“参照物”。
只有这样站在哲学的高度去分析地震重建遗留的问题,得出的结论才是中肯的和准确的。
(二)独特的城市形态划分。
作者在研究唐山地震后城市形态的特点时,提出地震后的唐山出现了三种城市形态,即窝棚城市、简易城市、新型城市。在1994年9月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唐山震后重建的哲学思考》一书中,作者提出:“唐山震后出现的三座不同形态的城市——窝棚城市、简易城市和新型城市,充分反映了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地循序渐进地不断发展的规律。”在1996年7月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地震文化与社会发展——新唐山崛起给人们的启示》一书中,作者在其所撰“顽强生长于废墟之上的简易城市”一章,对窝棚城市尤其是简易城市的生成、特征与作用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阐述和评价。
作者关于三种城市形态划分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有别于传统的城市理论对于城市形态的划分标准,它填补了城市在受到巨大自然灾害后依次形成的城市形态的空白。在《汶川重建思唐山——唐山地震重建若干问题的回顾》一文,继续阐明了三种城市形态的联系,也即:“窝棚城市,是唐山地震后特定条件下的产物,是在废墟上出现的第一座‘城市’。”“简易城市,是窝棚城市向现代化城市迈进的桥梁。它取代了窝棚城市,并向新型城市过渡;它既是窝棚城市的发展,也是新型城市的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新型城市——唐山重建目标基本实现。”这里讲的“新型城市”内涵,即是1986年7月唐山地震10周年时,唐山市委、市政府所宣布的:“一座功能分区明确,布局比较合理,市政设施比较配套,抗震性能良好,生产生活方便,环境比较优美的新型城市,已经基本建成。”作者在23年前提出的唐山震后的三种城市形态,获得了新闻媒体及学术界的认可和采用。
(三)特殊的施工管理方式。唐山震后重建的特点是工程浩大,时间紧迫,搬迁倒面,交叉作业。其规划设计、施工组织等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重建的速度和质量。这实际也是世界上所有受灾城市重建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唐山大规模重建的施工组织,在哪些方面可让其他受灾城市引以为鉴呢?收入本书的《受灾城市重建优化对策》,对此提出了可行的方案。1991年,作者运用运筹学的原理,首次将重建施工管理方式归纳为“五先五后”,即先准备,后施工;先外围,后中心;先市政,后土建;先试点,后推广;先住宅、后其他。这一方式突破了时空的局限,采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做到了一切以加快重建速度为目标。以“先外围,后中心”为例:即是基于唐山市区重建的特殊地理环境的创新。
作者指出:唐山震后重建“是以大片废墟和数十万间简易房为‘起点’和‘基础’搞建设。鉴于一时无法搬迁的实际情况,先从城市外围征地建设了河北、机场路、赵庄等6个住宅小区,共86万平方米,专为搬迁倒面使用。一批简易房的居民迁入新居后,再在腾出的场地上清墟、施工。”这种施工方式或曰规则,在今天遭受地震灾害的城市重建中仍可适用。与此同时,作者提出“指挥机构必须具有权威性,指挥方法必须具有科学性”,并对“六统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施工、统一分配、统一管理)的震后重建指挥方式做了解读。
(四)写人论理与对话论证。
作者对于地震重建的研究和探索,字里行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本书第四部分记述了中国灾害社会学、地震社会学奠基人王子平教授的研究经历和学术成果,以及资深建筑师李拱辰设计唐山抗震纪念碑的背景及设计思想。表面上它们更像是写人叙事的散文,待继续看下去才恍然大悟——它们实际是夹叙夹议、寓议论于叙事之中的理论文章。作者继承了战国时期诸子散文写人论理传统和对话体创作风格,将其运用于地震重建的研究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受先秦诸子散文的影响,作者不仅在散文创作中大量运用对话,而且在《地震重建论稿》中大量运用对话体论证形式。
其中的《愿化此身酬平安——灾害社会学家王子平教授访谈录》《他还在路上——灾害社会学家王子平教授十年来的新思考》,即是代表性文章。前者包括主人公创立灾害社会学、地震社会学的动因,经历的三个学术台阶,相关学说的具体成果内容,阐述了王子平地震灾害观、大防御战略、双向双效关系、灾害体系、精神救灾及精神世界重建等学术思想。后者阐述了主人公在精神世界的重建、地震救灾内涵的深刻扩展、自然灾害的社会学分析、传统文化的灾害学价值等研究成果。这两篇文章中的大防御战略、双向双效关系、精神救灾及精神世界重建等,与地震重建的关系最为密切。尤其是精神救灾及精神世界重建内容,更是地震重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也是物质世界重建所必需的前提条件。
四、史料的珍贵性
作者出于对社会、历史、自然的责任、使命和敬畏,本书各篇文章的论点、论据小心求证,慎重落笔,务求准确,真实地展示了唐山重建的历史进程。《唐山重建的背景与条件——从原地重建及时代政治、经济诸因素谈起》《新唐山的“坐标”——唐山重建选址是怎样确定的》《唐山重建的搬迁与安置问题》《唐山重建的经济效益分析——少花钱、多办事的有益实践》《唐山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纪事》《唐山重建结束后建筑业发展的思考——简谈建筑企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问题》《回眸震后之简易城市——那些“桥梁”承载了什么?》等,这些文章按时间顺序依次排列,构成了地震重建史的有机链条,使本书具有珍贵的史学价值。
唐山是中国第一个荣获联合国人居荣誉奖的城市。《唐山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纪事》一文,详细记述了这一事件的申报和获奖过程,包括提交的文字稿和电视片的具体内容,联合国该奖项设立的背景及内容、唐山获此奖项的意义,联合国在北京颁奖会的情况,国内媒体对唐山获奖情况的报道内容等。作为该奖项申报材料的撰稿人,作者在文中摘录了向联合国提交的《唐山市人民政府成功地解决震后灾民住房问题》的主要内容,让读者看到了唐山震后重建的伟大成就及其宝贵经验。
此外,本书还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作者在多篇文章中运用散文笔法,以优美形象的语言、新鲜巧妙的修辞和生动独特的形象,来增添文章的艺术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