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儿科门诊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现状及分析
2017-11-01王二琼
王二琼
(酒泉市人民医院药剂科,甘肃 酒泉 735000)
我院儿科门诊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现状及分析
王二琼
(酒泉市人民医院药剂科,甘肃 酒泉 735000)
目的分析我院儿科门诊处方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情况,促进临床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含抗病毒药物处方1086张,对抗病毒用药情况进行合理性统计分析。结果 5岁以下的儿童使用抗病毒药物所占处方最多,占了76.79%;联合使用抗病毒药物处方240张,占抽查处方22.09;单用抗病毒针剂比例最高,占了43.74%;联合抗病毒药针剂所占金额最高,占了64.54%;单磷酸阿糖腺苷使用频率最高,处方数占了38.49%。结论 我院抗病毒药物使用存在联合使用存在一定不合理地方,应引起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重视。
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上呼吸道感染
合理用药是使患者得以康复治疗的前提,为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病毒药物用药情况,对本院儿科门诊处方中抗病毒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儿科门诊2016年6月至2016年10月处方共3624张,对患儿的年龄、性别、诊断、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等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用药合理性。
表1 各年龄阶段使用抗病毒处方比例
从表1中可以看出5岁以下的儿童所占处方最多,占了76.79%。
2.2 各性别使用抗病毒处方数占总抗病毒处方数(n=1086)比例(见表2)
2 结 果
2.1 各年龄阶段使用抗病毒处方比例
3624张处方中含抗病毒药物处方1086张,占所查处方的29.96%。各年龄阶段使用抗病毒处方比例见表1。
表2 各性别使用抗病毒药物情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性别比例在抗病毒药的使用中并没有显著差异。
2.3 使用抗病毒药物的具体情况详(见表3)
表3 使用抗病毒药物的具体情况
从表3中可以看出单用抗病毒针剂比例最高,占了43.74%,联合抗病毒药针剂所占金额最高,占了64.54%。
2.4 在1086张处方中各抗病毒针剂使用情况(见表4)
表4 抗病毒针剂使用情况
从表4中可以看出单磷酸阿糖腺苷使用频率最高,处方数占了38.49%。
2.5 使用抗病毒药物涉及的临床诊断详(见表5)
表5 使用抗病毒药物涉及的临床诊断
续表
从表5中可以看出扁桃体炎这个病种所占比例最高,占了31.87%。
3 讨 论
(1)本次调查中我院儿科处方临床诊断约53.60%可以归为:上呼吸道感染[1](简称上感),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另有20%~30%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大部分病毒性感染是自限性疾病[2],即使不进行特殊治疗,在一周内也能自行痊愈,而儿科用药的目的是由于患儿身体的特殊性及家长的高期望,意欲通过用药缓解症状、减轻患儿及家人的痛苦。另外约35%的临床诊断可以归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由病毒、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后引起的炎症,包括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肺炎。
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的临床病症,其类属于呼吸系统疾病[3],该病在各个年龄段群体中都有发生,其中尤以小儿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在病理形成机制方面,当前主要认为其是由于病毒感染所诱发,同时继发性细菌感染也会诱发该病。而在诱发该病的病毒种类方面,其主要有腺病毒、流感病毒,以及鼻病毒等。由于此类疾病有一定的自限性,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中,只需要实施相应的抗病毒药物常规治疗,因此加大对病毒性感染患儿临床合理用药的相关研究,具有很好的临床意义。
(2)处方统计结果显示,儿科门诊病毒性感染的孩子发病年龄在5岁以下的占76.79%,5岁以上占23.21%,符合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流行病学[4]特点,该病在幼儿期发病率较高,可能是因为小儿身体免疫力低下、各系统器官组织正处在生长发育期,每个人每年都有数次发病的几率,但学龄儿童的发病率相对偏低。
(3)我院儿科处方中包含的品种为口服抗病毒药:阿昔洛韦片、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蓝芩口服液、利巴韦林喷剂,西药抗病毒针剂:单磷酸阿糖腺苷、干扰素α、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利巴韦林注射液,中成药抗病毒针剂:炎琥宁、喜炎平。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在用药方面一定要谨慎,不能随意给药。比如对于症状较轻的患儿,尽量不要采用静脉给药,这样不仅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还可以能带来药品产生的不良反应。口服的药物尽量选择药效较好,安全性高,且口感较好的药物,比如混悬液、颗粒剂以及喷雾剂等,这都是较为理想的儿科抗病毒的药物。而本次我院抽查的1086张处方中,病毒性感染药物治疗的给药途径并不合理,其中约有65%的患儿采用了静脉给药,其次才是口服给药,而静脉输液中联合使用抗病毒针剂所占处方数和金额占比较高,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
(4)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5]是临床常见的抗病毒药物。在我国批准的适应证为:用于治疗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口炎、皮炎、脑炎及巨细胞病毒感染。但是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在临床实际用药中,存在严重的超适应证用药的现象,很多医师将其应用到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肺炎、手足口病等。但实际上,从单磷酸阿糖腺苷的药理作用来分析,其活性只对DNA 病毒有效,而对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肺炎、手足口病等的RNA病毒并没有多大效果,所以并不适合。而我院儿科门诊抗病毒药中单磷酸阿糖腺苷的使用频率最高,而处方最主要临床诊断是扁桃体炎,说明我院儿科抗病毒用药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4 小 结
总结我院儿科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情况,发现静脉注射的方法较多,而口服剂型的使用率较低,联合抗病毒用药偏高,存在单磷酸阿糖腺苷超说明用药情况,不合理用药的现象依然存在。这种不合理的用药不仅不利于患儿的康复,还可能增加患儿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率,同时也增加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所以说,医院一定要采取各种干预措施进行干预,促进医院处方点评更加规范化地开展。处方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到患儿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还可能影响医院的社会名誉,所以说加强对处方用药的管理,对于促进临床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作用。
[1] 鲁继荣,乔红梅.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治疗[M].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2(16):1206-1209.
[2] 刘 丽,王晓林.空气压缩泵治疗小儿合胞病毒肺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0,15(11):941-943.
[3] 张世梅,芦金萍.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7):1127-1128.
[4] 刘 丽,鲁继荣,乔红梅,等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性肺炎49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3,25(7):544-546.
[5] 优 兵,张红霞.儿科抗病毒药物的调查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4:28-29.
R969.3
B
ISSN.2095-8242.2017.052.10250.03
本文编辑:吴 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