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山林场森林生态环境质量分析
2017-11-01吴辰光
吴辰光
薄山林场森林生态环境质量分析
吴辰光
(驻马店市薄山林场,河南 确山 463218)
建立了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对薄山林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薄山林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质量较好,但是森林天然更新能力较差,森林病虫害防治有待加强,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对指导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薄山;森林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质量;可持续经营
森林生态系统是一定地域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的最直接表现,在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林区,森林的主要生态功能包括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碳储存、改善气候、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治理等,良好的森林植被是其得以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1-2]。
运用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3-4],结合实地考察,对薄山林场的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建立了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对评价指标进行了划分,评价了薄山林场森林的生态环境质量,为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薄山林场位于确山县西南20 km处,地域上分为不相连接的薄山和黄山坡两大部分。薄山区域位于东径113°50′~113°58′,北纬32°36′~ 32°44′,黄山坡区域位于东径113°57′~ 114°30′,北纬 32°42′~ 32° 44′。京广铁路和107国道纵贯南北,交通条件极为便利。
薄山林场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温暖湿润,雨量丰沛,年平均气温为15℃,年降水量971 mm,土壤类型多为黄棕壤,pH值为5~6,适合多种林木生长。林场下设6个营林区,总面积为6 070.1 hm2,活立木蓄积约33万m3,森林覆盖率为82.11%,因其物种丰富、风景宜人,1992年被批准建立薄山国家森林公园。薄山林场位于薄山水库上游,以水源涵养为主,兼顾生态旅游等;黄山坡林场进行了抚育间伐等生产经营活动。
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从森林覆盖率、郁闭度、土壤完好率、水环境质量 、生态系统完好度指数、森林天然更新恢复能力等6个指标来评价薄山林场生态环境质量(表1)。
3 生态环境评价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薄山林场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较好,主要表现在林地利用率、郁闭度、土壤完好率、水环境质量指数较高,这是因为在其经营区域内没有建立工矿和企业,对环境没有造成污染和破坏;同时由于加强人工造林和对中幼林的养护,较高的森林覆盖率对生态环境改善起着重要作用,其水土流失面积小,水环境质量高,基本上保持了山青水绿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因此这类指标对于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有利的,在以后的经营中应注意保持和不断提高。薄山林场森林生态系统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森林生态系统完好度较低,天然更新恢复能力稍高于淮河流域,远低于黄河流域,在以后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应加强病虫害防治,采取措施提高森林天然更新能力,维持林场森林生态平衡(表2)。
表1 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表2 薄山林场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基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调查数据的实际情况,从林地利用率、有林地平均郁闭度、土壤完好度、水环境质量指数、森林生态系统完好度、森林土壤更新能力6个方面,提出了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林场森林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为薄山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依据。
[1]周国逸,闰俊华. 生态公益林补偿理论与实践[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2]肖兴威. 中国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考[J]. 林业资源管理,2004(3):1-51.
[3]叶荣华,周卫东,黄国胜,等. 国家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综合监测及体系评价的一个技术方案[J]. 林业资源管理,2000(3):17-21.
[4]蒋卫国,杨秀春,朱晓华,等. 连云港市1990-1999年间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2001,10(4):50-54.
(责任编辑:王文彬)
2017-08-10
X 171.4
B
1003-2630(2017)03-00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