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理解“父母在,不远游”

2017-11-01

创新作文(小学版) 2017年14期
关键词:周游列国安顿在世

如何理解“父母在,不远游”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

释义:侍奉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孔子教育人们,父母在世时,子女不要轻易出门远行,尽量守在父母身边尽孝。如果一定要出门远行,必须安顿好父母,也一定要告诉父母自己的行踪,不要让年事已高的父母无人照顾,还要牵挂远在他乡的子女。子女对父母孝顺,才是真正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方式。

孔子一生屡次远游,其中两次周游列国,累计长达十四年之久。

孔子的父亲在孔子三岁的时候去世,母亲也于他十七岁时去世。孔子和南宫敬叔到现在的河南洛阳向老子、苌弘请教,算是他的第一次远游。这一年,孔子已经三十四岁了。而后,他在齐国待了两年。后来,他离开鲁国,到了卫国,一年后回到鲁国。第三年再一次离开鲁国,开始了长达九年的列国周游。可见,孔子远游,都是在他父母去世之后发生的事。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我们不妨进行这样的解读:如果孔子五六十岁的时候,他的父母还在世,他可能就不会周游列国,而是老老实实地待在鲁国,或者做官,或者授徒。他能几度远游,和他父母不在人世有很大的关系。孔子晚年结束周游列国的生活回到鲁国,心酸地对一位父母健在,但是准备离开父母远游的朋友说:“要是我的父母能多活些年头,我才不会走那么远、那么久呢。”孔子说这一番话,是为了打消朋友远游的念头。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了求生存、图发展而称霸天下,广纳人才。因此,出现了一个高端、巨大的“国际人才市场”。当时,人们在各诸侯国之间往来十分自由,并不像今天这样有严格的国境管理制度。有志之士随时可以离开本国,到其他国家去寻求安身立命、飞黄腾达的机会。所以,远游对当时的人来说就是家常便饭。在这样的环境下,孔子劝他人谨慎出游,除了要给父母尽孝的原因之外,可能还和他自己的辛酸经历有关。他十余年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回到故乡时仍是“行囊空空”。

孔子所说的“不远游”,当然不是绝对不能远游的意思,而是“不轻易远游”“不动辄远游”的意思。不然,就跟“有朋自远方来”矛盾了。

“游必有方”中“方”字的意思,历来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有人说,这里的“方”是游历的方向或路线,有人说是固定的地方,有人说是安身立命的方法,有人说是安顿、照应父母的办法。

朱熹称,他所理解的“方”是方向、路线的意思;郑玄注、皇侃所理解的“方”是“固定的地方”;南怀瑾则认为“方”指的是“方法”,他说:“父母老了没人照应,子女远游时必须有个安顿父母的方法,这是孝子之道。”

“方”是针对“游”而言的,说它是“安身立命、安顿父母的方法”未免太迂回曲折了;“游”字有游历、移动的意思,“方”若指“固定的地方”,两者搭配,语法上不太讲得通。

为什么父母在世,远游就应该有一定的方向、路线?

这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可以减轻父母对子女的担忧;二是万一有事,父母也可以托人捎信,让子女及时赶回家。

公元前485年,孔子正在卫国游历,其夫人亓官氏去世,孔子未能及时返回鲁国奔丧。或许,孔子说的“游必有方”也有对此表示遗憾、忏悔的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父母,内心却有追念夫人的心意,这也合乎情理。

现在,通信发达,交通便捷,天涯若比邻,不像古代社会,生离近乎死别,远游即是音信杳然。因此,现在“父母在”也不会妨碍我们的“远游”。

但是,天涯游子如果能在心中时常默念“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也是挂念父母、对父母孝顺的一种表现,对远方的父母而言,也是一种慰藉。

(文、图选自网络)

猜你喜欢

周游列国安顿在世
海德格尔“在世”学说对解决环境危机的启示
周游列国
周游列国
周游列国
战国少年孟轲
当我不在世的时候
给世界以稳妥的安顿
千里之外
安顿
毛主席在世时两次拒上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