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树王村志》之民房建设
2017-11-01
《桐树王村志》之民房建设
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建设规模
20世纪80年代以前,桐树王村的民房以小瓦房为主,少数穷困家庭住草房,另有10多户住着窑洞。新中国成立初期,全村各类房屋的总建筑面积只有大约2万平方米,其中草房多为仓库、马厩等集体用房。
桐树王村的民居院落多为四合院,坐北朝南、坐南朝北两朝向者居多。坐北朝南者以北房为上房(主房),坐南朝北者以南房为上房,上房均为3间,然后配以东、西两侧厢房。屋内地坪均为土质地面,房门为木质门框,上房为双扇木门,厢房多为单扇木门,窗子均为木框、木窗棂的小木窗。部分富裕户临街一面也盖成房子并修建门楼,就成了真正的四合院,多数农户临街一面土夯院墙、建个大门就成了院子。小瓦房、草房的最大优点是冬暖夏凉,缺点是采光不好,屋内潮湿、阴暗,老鼠易在床下打洞、在棚顶出没。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实行农村经济改革后的村民尝到了改革的甜头、享受了改革的红利,家庭经济收入不断增长,村民的住房条件随之得到巨大改善。大多数家庭拆掉原来的小瓦房,建起了红砖到顶、预制板做顶的平房。80年代中后期,全村建新房67户,建筑面积2.68万平方米。
此期新建的房子,一般是坐北朝南或坐南朝北,上房4间或5间,建了上房后留20平方米左右的小院,一般不再建厢房。这种平房前后通透、房间大,房间面积15平方米以上。地面多为水泥地坪,房顶可以晾晒粮食。房门多为铁皮制作的铁门,或外层为铁门、内层为木门,安装1.5×1.8米的玻璃窗,采光、通风好。其缺点是冬冷夏热,房顶处理不好容易漏水,需经常翻修,且因封闭太严,在室内生火做饭易引起煤气中毒。
进入21世纪以后,桐树王村民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两三层的楼房逐渐多了起来,地面一般铺陶瓷地面砖或者木地板,门窗逐步改为防盗门,大幅面的铝合金窗或塑钢窗。
至2012年,全村拆除旧房建新房者共474户,建新房者426户,新建房屋总建筑面积25.82万平方米。2013年,全村房屋建筑总面积40万平方米,是20世纪50年代初的20倍。
房屋类型
草房 建草房一般不挖地基,只用石磙等重物将砌墙的位置向下砸实、轧平即可。
墙体有夯土墙和土坯墙两种。夯土墙即用湿润的黏土一层层地铺垫,每铺垫一层就用木槌、木榔头等工具夯实,直到需要的高度。土坯墙是先用黏土制成土坯,再用黏土和泥,将土坯垒成墙体。这种墙体厚达尺余,易被风雨剥蚀,且易被老鼠打洞,危及墙体。
梁架为全木结构,大梁多为1丈2尺5寸至1丈4尺5寸长,一般一所房3间,用两架大梁。每架大梁上两副叉柱,两副叉柱间、叉柱与山墙间,各用3根、5根或最多7根檩条连接、固定,最上者称脊檩,以下称坡檩、沿檩。檩条之间钉上木椽,木椽之上还要铺上高粱秆编织而成的箔。
房顶一般以未经碾轧的小麦秸秆作为原料。先在箔上铺上两三厘米厚的稀泥(黏土和泥,掺入铡碎的麦秸),然后层层叠压铡成尺余长的麦秸秆。房屋两个山头用白石膏和黏土泥摊平压实,房脊一般用石灰泥浆压牢。
房子的寿命取决于房顶苫得是否密实、牢靠,短则五六年、七八年就要重新苫一次,长则用二三十年也没问题。
小瓦房 盖房前要先打地基。建瓦房打地基一般是挖成深0.5~1米的壕沟,然后逐层下入掺有灰渣(熟制白石灰剩下的石灰渣)、碎砖瓦块的黏土并逐层夯实。距离地平面10多厘米处开始用砖石砌成比墙体厚的根基。
墙体有两种,一种是混砖到顶,墙体均为青砖用黏土泥或白石灰砂浆垒砌,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这是村民盖房采用的最好的墙体。一种是房子四角、大梁以下以及底部四周地面以上60厘米使用砖砌,其他部位用土坯垒墙,多数家庭建房采用这种墙体。
梁架有两种结构,一种与草房的梁架大致相同,只是选材更粗,以便承载比草房更重的房顶。一种为梁上梁结构,每架大梁(或称“下梁”)各在距端头三分之一处立两根立柱,两根立柱上再架一架短些的梁,俗称“上梁”或“二梁”,农村俗话“上梁不正下梁歪”即指此。上梁之上安装叉柱。这种结构一般用于层高较高的房屋,大梁之上可以棚上木板(或高粱秆编织的箔)存放物品。这种结构一般使用5根檩条,上梁以上的叉柱间,叉柱与山墙间连接的称脊檩;上梁与上梁的两端,上梁与山墙中部连接的称中檩;大梁与大梁两端、大梁与山墙下部连接的称檐檩。檩条之间钉上木椽,木椽之上一般是铺上芦苇(或芦草)、紫穗槐条等编织的笆。
屋顶以弧形小青瓦为主料。笆上铺白石灰泥浆,之上用小青瓦层层叠加构成房顶。部分富裕户则每根椽子都方方正正,钉好椽后顶面已平平整整,上面铺比一般青砖宽1.5倍、厚度则不及一般青砖一半的笆砖,之后在笆砖之上铺泥挂瓦。
上房都要比厢房高一些。房顶的山头处、挑脊上、房檐上都会装饰形状各异的吉祥兽头。“文化大革命”期间,很多兽头在“破四旧”中被打掉。
草房和瓦房都只有一个正门,前面两个小木窗,后墙无窗,因此透气、采光性很差。
平房、楼房 建平房、楼房前要先打地基,有些还要下钢筋水泥结构的地梁、圈梁。墙体一般用红色的机制砖或者更高档的建筑材料,用白石灰砂浆或水泥砂浆砌成。楼房的两层间也要打圈梁。
房顶均采用人工或机制预制板,每块板宽40厘米或50厘米,长度有3.3米、3.5米、4米不等。预制板上房后,在上面铺3~5厘米黏土,压实后铺上混凝土,有些还要做防水层。桐树王一带土层深厚,农户一般建二三层的楼房。平房和楼房的底层高度一般在3.5~4米,以上各层一般3.3米左右。
建房的艰辛
20世纪50年代以前,贫苦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没有足够的收入,辛辛苦苦生活一辈子,除了养儿育女之外,另一项最珍贵的财产就是房子。贫穷家庭为了盖房,往往需要经过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艰辛,苦苦积累各种建筑材料,一块砖、一片瓦、一筐土、一根钉、一把草,一棵树从栽种到成材使用,都需要漫长的等待。建房期间一般是请街坊邻里、亲戚朋友帮忙,为了省钱,自己能干的就不求人,往往房建成了,长长松了口气,人却累倒了。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盖房变得相对容易,村里建有砖窑,甚至可以请人脱坯、旋瓦自己烧窑。房前屋后和院中的树木,解决了部分木料问题。不足部分到市场购买,当时的物价也比较便宜。建房期间,街坊邻里、亲戚朋友相互帮忙,只要主人管吃饭喝水,对有技艺的木匠、泥瓦匠管抽烟、管喝酒就行。
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步从自己备料、花钱请专业建筑队盖房,发展到包工包料,直至进入21世纪后,只要房主指明地点,双方谈好价钱,只等房子建好并验收后向建筑公司付款就可以了,村民建房已变得非常轻松,但部分贫困家庭筹措建房款仍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