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先锋”
2017-11-01■文/刘春
■ 文 / 刘 春
农机合作社
做好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先锋”
■ 文 / 刘 春
“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系列报道五十
一些专家研制出来的农机具,都由翔垣畅农机合作社率先使用然后推广。于是,合作社迎来了能够自动升降的激光平地机、“1304”超大型拖拉机等新型农机具。
山西省闻喜县翔垣畅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抢收小麦
“70台收割播种机具都已全部到位,天气一放晴就开始收割。”6月上旬,山西省闻喜县翔垣畅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宁风风说,“今年麦情很好,麦秆粗、穗大、颗粒饱满,收成肯定差不了”。
宁风风对今年增产的信心来自于合作社自身的实力,自成立以来合作社不仅购买了越来越多的先进大型农机,进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而且在播种生产上实现了农机农艺技术的结合,改变了旱地一年两作的播种问题,在推进农机化作业的同时给成员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率先使用新机具推广新技术
合作社位于闻喜县后宫乡上院村,目前拥有成员130多户,服务土地面积3万余亩,成员年收入低的3万元左右,高的能达6万多元。
闻喜县是传统农业县,是山西省小麦种植面积第一大县,种植业以粮食作物为主,有小麦、玉米、谷子、水稻等。但由于农机数量少、机型小,分布散,导致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业生产受到制约,农民增收困难。为了解决增收难题,在宁风风的带动下,当地种植大户成立了闻喜县翔垣畅农机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后,通过建章立制、统一作业价格质量、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完善各类档案、统一调配机具、统一制定操作规程等,促使合作社逐步走向正轨;同时,为周边农户开展耕、种、收一条龙“保姆式”作业,提供订单服务,降低收费标准,开展跨区作业等,实现了成员、农户与合作社之间的互惠共赢。
在规范发展的同时,合作社非常重视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依托合作社,引进了一批大型先进的农机具,促进了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合作社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
2011年,合作社被确定为全国农业信息技术与智能装备技术实验基地之一。一些专家研制出来的农机具,都由合作社率先使用然后推广。于是,合作社迎来了能够自动升降的激光平地机、“1304”超大型拖拉机等新型农机具。为了让合作社存放这些大型农机,上院村党支部、村委会专门在村口提供了一块4亩大的场地,合作社可以在这块地上建设车库和机棚。
创建亮点农机专业合作社,是闻喜县农机局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一个引擎。翔垣畅农机合作社是闻喜县仅有的几家亮点农机专业合作社之一,承担着闻喜县引进、演示和推广新农机、新技术,农机维修,建设标准化农机示范基地等工作。为了让农机智能装备新技术落户并得到推广,闻喜县农机局给每个“亮点”合作社争取了40万元左右的资金扶持,统一进行规划,分别给予指导。
规范发展带动更多种植户
为了发挥好自身的“亮点”优势,合作社把关于项目的一些要点写在了社里的宣传板上。“创建亮点合作社,技术推广是前沿;实施项目为依托,培训实践最关键……”这样不管是合作社的负责人,还是成员,只要到了合作社就能看到关于项目的关键点,可以时刻提醒大家要积极努力发挥好自身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推动了合作社的规范化发展,而且增强了自身的带动能力。
在合作社发展的同时,周边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自从有了农机补贴后,很多人觉得买农机赚钱,不管自身实力如何就先买一台,带来了农机数量成倍的增长,农机行业出现了恶性竞争。比如,正常作业的市场价格是80元/亩,为了竞争揽活50元/亩就干,而与此同时,柴油价格上涨,人工费用也上涨,结果为了降低成本,本该深松15厘米的只松耕到10厘米深,直接影响了庄稼生长。此外,由于缺乏资金建设库棚,许多农机手将价值十几万元的农机露天存放,日晒雨淋,机身侵蚀严重,再加上缺乏专业保养知识,缩短了农机具的使用年限。
看到合作社不仅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农机进行保养维修,而且建有车库和机棚,很多农机大户和种植大户都要求加入合作社。为什么想要加入合作社?具体来说,他们认为合作社至少有3个优势:一是可以多揽活。个人作业的面积有限,合作社农机手多,机器也多,可以承担的作业量大,很多农民也愿意把农机作业交给合作社完成。二是可以减少开支。个人作业需要配机手、服务车、维修人员等,而合作社几台农机一起作业,可以共用这些服务资源,大大降低了成本。三是提高作业效率。需要作业的地块比较分散,个人作业的话,车辆在路上空驶时间长,效率降低,而合作社集中起来干,统筹调配车辆,提高了作业效率。
应用小麦探墒沟播技术促增产
2016年,合作社种植基地的小麦单产再创新高。其中,水田平均产量达458.1公斤/亩,同比增产49.3公斤/亩;旱地平均达342.2公斤/亩,同比增产65.1公斤/亩。
这得益于小麦宽窄行探墒沟播栽培技术的应用。为了充分挖掘小麦的生产潜能,提高小麦生产水平,闻喜县农机局在全县大力推广小麦探墒沟播栽培新技术,该技术是山西自主创新的一项绿色增产模式,合作社在种植基地成功推广。
小麦宽窄行探墒沟播技术将传统耕作的沟播技术和镇压农机作业替代,一次性同时完成开沟、施肥、播种、镇压等作业,改旋耕为条耕,实现了深开沟、深施肥、麦种播在保墒土层上,保证了小麦苗齐苗壮。
以往传统的旱作小麦囿于播种水平低,侧重于田间管理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产量还得看天说话。宽窄行探墒沟播技术改变了小麦的增产方式,从传统的三分种七分管模式转变为七分种三分管,增产之外,还节水节肥节省劳动力,解决了保水增温保苗等传统意义上旱地播种质量差的问题。加上国家补贴的28元/亩,相比于地膜覆盖,这项技术只需投入40元/亩,浇水量也从50立方米/亩减少到40立方米/亩—45立方米/亩。
一系列努力让合作社获得了更好的发展,与以往相比,如今的合作社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规范化方面都上了一个台阶,但宁风风表示,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户对农机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生产对农机的依赖越来越明显,与农户的需求相比,合作社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以后合作社会进一步在规范化方面下工夫,这样才能满足农户不断增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