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运河船舶运输组织模式研究
2017-11-01邵爱军程世勇杨洪波叶斌方周然蔡瑞东
邵爱军,程世勇,杨洪波,叶斌,方周然,蔡瑞东
(1.2.3.4.湖北省江汉运河航道管理处,湖北 武汉 430035;5.6.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3)
江汉运河船舶运输组织模式研究
邵爱军1,程世勇2,杨洪波3,叶斌4,方周然5,蔡瑞东6
(1.2.3.4.湖北省江汉运河航道管理处,湖北 武汉 430035;5.6.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3)
为充分发挥江汉运河“黄金水道”的作用,2016年,湖北省江汉运河航道管理处联合武汉理工大学成立课题组,对江汉运河船舶运输组织模式进行了专题研究。课题组实地走访了长江和汉江辐射区域主要节点城市的港航海事部门、典型船公司和货主企业,对江汉运河船舶过闸数据进行了研究,于2016年10月28日形成江汉运河船舶运输组织模式研究报告。
江汉运河;船舶运输;组织模式
1 船舶运输组织现状及问题
1.1 航道条件
江汉运河为限制性Ⅲ级航道,全长67.22公里,航道水深3.2米、底宽60米,弯曲半径480米,可常年通行千吨级船舶。江汉运河进口位于荆州市龙洲垸,属长江中游航段,属于Ⅱ级航道,可常年通行3000吨级以上的船舶。江汉运河出口位于潜江市高石碑,属汉江航段,目前汉江正处于航道整治阶段,部分航段通航条件有限。
汉江航道条件较为复杂,为将汉江建设成为国家高等级航道,全面提升水运主通道通过能力,湖北省开展了汉江干流梯级综合开发利用工程。汉江各枢纽间航道条件现状及规划详细情况见表1。
1.2 运输船舶情况
目前,长江船舶以深舱货船为主,而汉江代表船型为甲板货船。江汉运河作为连接长江、汉江的水运通道,航行船舶主要是汉江的甲板货船。截至2016年9月30日,江汉运河(单闸)过闸船舶共计2513航次,其中,空载船舶1275航次,载货单船1169航次,船队69航次;载货单船载重分布情况见表2,千吨级及以上船舶共计119个航次,大多集中在2016年,且呈现增长趋势。
表1 汉江航道现状及规划情况表
表2 载货单船航次统计
1.3 运输货物情况
截至2016年9月30日,江汉运河(单闸)过闸量合计84.49万吨,货物包括建材类、矿石类、化工品类和其他货类。江汉运河货运量统计见表3。
表3 江汉运河货运量统计表(单位:吨)
总体看,江汉运河通航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自2016年第一季度起,江汉运河货运量急剧增长,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25.67%。随着江汉运河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和汉江航行条件的不断改善,预计2016年第四季度货运量将继续维持高增速,江汉运河航运发展态势良好。
1.4 存在的问题
船舶专业化和标准化程度不高。自2014年9月通航以来,江汉运河航行船舶大多为非标准化的老旧船舶。由于汉江航道条件限制,汉江沿线船舶载重吨较小,汉江—江汉运河—长江运输航线多以小型船舶为主。
汉江航道等级偏低,部分航段存在碍航现象。随着汉江梯级开发,汉江航道规划目标正在逐步实现。现阶段主要问题是枢纽不衔接,兴隆下游整治河段在枯水期通过能力不足,部分滩段通过能力紧张。下游河段航道不能满足江汉运河运输的发展需求。
船舶空载率较高。截至2016年9月30日,江汉运河船舶过闸2513航次,其中空载共计1275航次,空载率达到50.7%。空载主要是由于汉江与长江货源不对等造成,货物主要从长江运往汉江,从汉江运往长江的货物极少。江汉运河货运需求主要包括传统货运需求和转移货运需求。由于汉江航道条件的不稳定及船舶运力结构的不合理,传统货运需求增长受到一定限制。转移货运需求的实现主要受过驳和装卸环节的影响,实现量较少。
2 货运需求预测
2.1 近期货运量预测
根据江汉运河货运量情况得出货运量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由图可以看出,运河货运量随时间呈现出波动增加的趋势。由于江汉运河通航时间较短,影响江汉运河货运量因素具有多、不稳定的特点,且历史货运量资料较少。因此,采用趋势移动平均、二次指数平滑和灰色系统预测三种方法对江汉运河货运总量进行预测,根据三种预测方法的精度进行加权平均得出最终的货运总量预测值。
图1 江汉运河货运量折线图
通过加权组合得出2016年第四季度、2017年第一季度和2017年第二季度的货运量分别为31.5万吨、40.7万吨、52.2万吨;平均绝对误差率为18.5%,预测结果处于良好预测精度范围。不同方法预测结果如表4所示。
2.2 中期货运量分析及预测
预计2020年江汉运河运输的货物仍然以建材类、矿石类、化工品类等散货为主。随着江汉运河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可能吸引更多其他类货物经江汉运河进行运输,如煤炭、粮食等;沙洋集装箱港口码头基础设施建设及汉江试航的集装箱航线,为江汉运河集装箱运输提供可能。预计到2020年江汉运河运输的货物种类会逐渐增多,数量上也会有大幅上涨。
(1)散货货运需求。江汉运河辐射区域的散货主要包括建材类、矿石类、化工品类、煤炭及其他货物。通过分析江汉运河辐射区域产业布局,结合典型货物的调研情况,预计2020年江汉运河的货运总需求为610万吨,主要货类的运输需求见表5。
表5 散货需求情况汇总
表4 货运量预测结果汇总
(2)集装箱货运需求。随着汉江航道整治工作的有序开展,沙洋港集装箱码头设施的建设,预计未来集装箱运输会成为汉江主要运输方式之一。《关于促进汉江集装箱班轮运输发展的意见》预计到2020年底全省汉江集装箱货运量达到15万TEU,江汉运河作为汉江进入长江下游的备用通道,预计到2020年集装箱量为3万标箱。
(3)货运量预测。江汉运河中期实际货运量取决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路运输竞争力情况,综合分析两个主要影响因素,根据货物性质不同设定相应的实现系数。计算得出2020年散货货运量在260~420万吨,集装箱货运量在2.43~2.97万标箱。总体来看,经济发展越好、水路竞争力越高,总的货运量就越大。
2.3 远期货运量分析及预测
通过分析湖北省和典型城市荆州的经济与货运量情况,同时考虑江汉运河实际情况,预计江汉运河在2020至2025年货运增长率为11%~15%。计算可知2025年江汉运河散货的货运需求量为900~1350万吨,实际货运量为440~840万吨,货物主要从汉江至湖南地区、汉江至长江中下游;集装箱货运量为4~6万标箱,主要从沙洋运往武汉。江汉运河不同阶段货运量预测结果汇总见表6。
表6 江汉运河各阶段货运量预测汇总表
3 运输组织模式分析
江汉运河辐射区域水路运输货物主要有建材类、矿石类、化工品类及少量其他货类。从全程运输的角度来看,上述货物的运输组织模式大致可分为水路直达、水路中转、公水联运、集装箱联运等几种。
3.1 典型货物航线分析
(1)建材类。江汉运河建材类货物主要有砂石、水泥及玻璃,其中砂石由长江经运河下行运往汉江。长江上砂石料来源基本集中在洞庭湖区及荆州河段,其中,洞庭湖区盛产优质黄砂,长江荆州段以清砂为主。江汉运河开通之后,洞庭湖区的优质黄砂和长江荆州河段的河砂涌入仙桃、潜江等地,汉江下游的砂石来源发生较大变化。建材类货物运输航线如图2所示。
图2 建材类货物运输航线示意图
(2)矿石类。江汉运河区域内的矿石类资源集中在汉江中上游宜城、钟祥、沙洋等地,运往岳阳及长江下游的江西、安徽等地区。在江汉运河未开通以前,矿石通过汉江港口直接运至长江下游,或者集运至荆州港转运至下游。运河开通后,逐渐形成了由汉江流域矿石产出区至岳阳的运输航线。
(3)化工品类。江汉运河区域内的化工品类货物主要为液碱和硫酸,液碱主要从潜江运往湖南岳阳,该航线和砂石运输航线基本相同,但方向相反。硫酸主要从湖北黄石运往宜昌,经江汉运河的航线比全程长江航线航程短,能有效缩短航行时间。
运输组织方案的初步选择依据具体航线的航道条件及货源组织条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在典型航线和代表船型分析的基础上,拟定各航线的初始运输组织方案。
3.2 运输组织方案优化
选取平均年费用、必要运费率、载重量功率比三个营运成本指标,计算各线路不同运输组织方案的营运成本。部分典型航线的运输组织方案运营成本计算结果如表7所示。计算结果显示目前典型航线的船舶运输组织方案成本偏高,如荆州到潜江目前成本最低的船型为1200吨甲板货船,实际该航线船舶吨位多为1000吨;由计算结果可知,目前航线船舶吨位普遍偏小,最优船型大多为航道条件允许最大吨位船舶。
目前江汉运河船舶运输组织主要是点对点的直达运输模式,很少有水水中转、公水联运的运输组织模式。基于江汉运河货物运输的实际情况,可考虑长江下游货物在荆州中转经江汉运河到达汉江沿线地区,采用水路中转的运输组织方式减少货物落地环节,提高运输效率、节省运输成本。
表7 部分典型航线运输组织方案成本指标计算结果
表8 不同航线各时期运输组织推荐方案
3.3 运输组织推荐方案
通过典型航线的分析得出江汉运河一般航线主要有6条,根据优化结果的相关结论,同时考虑货物、船舶、航道等条件给出一般航线各时期的运输组织推荐方案,具体方案如表8所示。
4 调研结论与建议
江汉运河自2014年9月26日通航以来,对流经的荆州、荆门、潜江3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拉动日益显著,并辐射服务襄阳、宜昌、天门等地经济发展,同步加快水运物流发展。江汉运河“黄金水道”效益明显,但还有巨大的开发、利用空间。为充分发挥江汉运河潜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结合发达国家航运发展和国内京杭运河苏北段的成功经验,建议:
(1)推进湖北省高等级航道圈适航船型的研发应用。为了更好地发挥江汉运河的航运功能,提高江汉运河船舶运输组织效率,建议根据汉江常年水深条件、船闸尺寸、航行净空高度等限制条件,研发可拆卸桅杆、浅吃水肥大型的大吨位新船型,解决长江和汉江航道等级不匹配问题。
(2)加快湖北省航道网升级改造建设步伐。针对湖北省部分航道航行条件差、支线航道等级低、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等问题。积极开展汉江梯级开发建设和汉江航道整治维护工作,提升汉江航道等级;加快支线航道升级改造步伐,逐步推进航道圈向航道网的转变;加快通航辅助设施、港口泊位建设提升航道航行条件、提升水路运输竞争力。
(3)推动联运设施建设优化运输组织环节。建议在长江与江汉运河入口交汇处建立过驳基地,减少货物在荆州中转环节、提高中转效率,实现水水中转运输。考虑开发利用江汉运河预留的3处回旋水域,在江汉运河内建设港口码头,吸引相关产业进行沿河布局。解决公水转运衔接环节多、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积极开展公水联运组织模式。
(4)开展江汉运河综合开发利用的相关研究。从过驳基地位置的选取、过驳船型的设计等方面进行过驳基地建设相关研究;同时,开展江汉运河与汉江梯级枢纽过闸统一调度管理机制研究,采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江汉运河与汉江梯级枢纽过闸统一调度管理,提高江汉运河过闸效率、节约通航管理成本。
F550.71
A
1006—7973(2017)10-0057-04
10.13646/j.cnki.42-1395/u.2017.10.025
(第一作者系湖北省江汉运河航道管理处党委书记、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