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水利:能否结合宁夏水利工作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在全区水利系统开展水利转型升级发展活动?

2017-11-01

中国水利 2017年15期
关键词:宁夏水利灌溉

中国水利:能否结合宁夏水利工作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在全区水利系统开展水利转型升级发展活动?

宁夏水利厅负责人:推进水利转型升级发展既是宁夏自治区实现转型赶超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更是时代赋予每一个水利人的历史使命。加快水利转型升级发展,说到底就是一场治水事业的革命,必须解放思想,创新驱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治水事业的大发展。推动宁夏资源水利、工程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智慧水利、法治水利六大建设,就要把开放治水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水利发展的“位”,拓展水利发展的“面”,提升水利发展的“质”,增加水利发展的“效”。这要求我们必须要敢于和善于跳出水利、跳出宁夏,立足全行业、着眼全区、放眼全国甚至面向世界,在更宽的视野内、在更高的平台上,敢于打破常规,用新战略、新理念、新思维来审视和谋划自治区治水事业。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水治理能力现代化,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把创新放在各项工作重要位置,不断推进治水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如在节水现代灌区建设中,我们将坚持两手发力,引进社会资本,实施“投建管服”一体化的水利发展新模式,打包解决基础设施、服务能力短板问题。智慧水利建设方面,充分利用政府、社会、市场等公共资源,推进大数据挖掘和分析应用技术、军工级的信息安全技术与治水工作的深度融合,推动水利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服务转型。努力用好“内脑”与“外脑”,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这是宁夏水利践行创新发展的具体操作之一,也是举办本次展会的目的之一。

中国水利:宁夏十分重视水文化建设,据了解目前正在进行宁夏引黄古渠系申遗工作,能否详细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宁夏水利厅负责人:宁夏在历史上是北方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交融的边陲要地。作为中国四大古老的灌区之一,宁夏引黄古灌区有着2200多年源远流长的治水历史,自秦以来历代开凿的12条引黄古渠历经千百年沿用至今,发挥着巨大作用,自古就享有“塞北江南”之美誉。可以说,宁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流淌的水利开发史。

宁夏引黄古灌区推动了地区由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转变,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对区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历代在引用黄河水的实践中,宁夏也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用水管水经验,为我国乃至世界灌溉作出了贡献,充分体现了宁夏劳动人民朴素的科学治水观与“兴水利以尽地利”的聪明才智,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彪炳史册的治水人物,更留下了众多歌颂劳动人民兴水利、除水患的水利诗词碑记、歌赋传说和轶事。

目前,宁夏平原引黄渠道纵横交错,渠道总长1284km,灌溉面积近37万hm2。为进一步发掘保护宁夏引黄灌溉经久不衰的水文化,传承引黄灌溉经验丰富、贡献巨大的治水经验,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加快建设美丽宁夏,自治区政府决定依托资源优势,抢抓发展机遇,积极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打造向世界宣传推介宁夏的窗口。目前,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已将宁夏引黄灌溉古渠系列入了2017年推荐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2017年9月国际灌排委员会将进行初评,10月份公布评审结果。

本次展会上将结合宁夏引黄灌溉古渠申遗,在水文化及节水科普展区展示宁夏古代水利碑记、赋论、诗歌、治水人物及宁夏历代灌溉管理制度和水工治河技术等丰富内容。

猜你喜欢

宁夏水利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宁夏
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