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盛烟叶淡巴菰,做得荷包各式殊

2017-10-31靳伟王群山

设计 2017年11期
关键词:荷包纹样寓意

靳伟 王群山

摘要:荷包作为配饰的一种,在服饰的发展历史中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清代的统治者源自游牧民族,荷包成为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配饰,因此清代荷包以其丰富的形制,典雅的配色,精致的工艺而成为历代荷包中的一朵奇葩。文章通过对清代荷包形制的介绍和其文化内涵的剖析,使荷包的功用与价值进一步被了解,旨在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服饰文化。关键词:清代荷包形制文化内涵引言

荷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以致更早期,春秋战國《礼记.内则》记载:“男女未冠笄者,……皆佩容臭。”“容臭”便是一种盛放香料的囊袋。早期的文献记载中称荷包之为“囊”,也称荷囊、旁囊等,西汉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一个类似现代袋子的香囊,是现今出土的较早香囊实物,而“荷包”的称呼在宋代才开始正式出现。

荷包在清代得到了极大发展,无论从形制、纹样、色彩、材质都丰富多彩。原因在于满族的祖先女真人生活东北的深山树林之中,过着最为简单的游牧打猎的生活,由于衣服上没有可以盛放东西的口袋,腰间由动物皮革缝制的囊袋便成了不可离身的重要器物,或盛放随身携带的干粮或盛放随身物品,囊袋的口由裁成条的动物皮革抽紧,防止物品的丢失,这样,就形成了荷包的雏形。

一、清代荷包的形制与用途

(一)清代荷包的形制:清代宫廷荷包有“大荷包”和“小荷包”之分,所谓“大荷包”是指荷包尺寸稍大,形状较圆,用宽绦子作为抽绳,抽绳和挂绳末端装饰宝石珠、料珠等装饰的荷包,色彩通常采用石青色、黑色等庄重沉稳的颜色。“小荷包”外形与大荷包相似,只是尺寸略小,形状呈较扁的椭圆形,形似腰子,收口处用细绦子系扎,绦子末端不一定有宝石珠子装饰。在民间,此类荷包还有流苏穗子和绳结装饰。“小荷包”色彩较“大荷包”要丰富得多,不拘一格,呈现出—种活泼的风格。

在民间,荷包的形制要丰富得多,除了宫廷中的大小荷包形制外,还有鸡心荷包,形状与大荷包相似,但底部呈尖形,长度与小荷包相仿,但宽度略小,整体呈现鸡心形。此类荷包的色彩与小荷包一样,不拘一格,抽口的打褶数略少于小荷包少。

通过形状划分还有方荷包、腰圆荷包(如图1)、菱形荷包等。除此之外,像形荷包也是民间荷包一大分类。在民间,人们往往通过荷包的形状来赋予荷包美好的寓意,希望荷包可以给佩戴者带来好运。像形荷包有元宝形、宫灯形、葫芦形(如图2)、心形、如意云头型、蝙蝠形、桃子形、动物形等,借以不同物象的谐音来传达祝福。

(二)清代荷包的用途:清代荷包的用途主要为礼仪性用途与实用性用途两点。礼仪性用途多见于宫廷荷包,荷包作为礼服配饰的—种,有其特定的礼节功用。荷包的实用性用途多用于民间,不同的荷包种类有着不同的实用功能。在清代,宫中逢喜庆的事,例如元旦的前后三日、皇帝万寿正日、皇太后的万寿节等重大节日,皇帝要穿吉服,穿吉服时,外罩衰服,挂朝珠,配吉服带,为皇帝御吉服时昕佩腰带,由绦子、玉质带钩组成,带环上左右两侧拴挂大荷包两个,小荷包若干,鞘刀、火镰、黄色丝绦。吉服带中的大荷包往往纹饰华美,形状精致,但是不用于盛放物品,只是起到装饰作用,而小荷包中往往加入香料或药草,起到香薰作用。

清代宫廷荷包不仅用于皇帝、皇后佩戴,也用于皇帝、皇后作为礼品赏赐大臣或家眷,以表示皇恩浩荡,体恤臣下之意。昭裢的《啸亭续录》中记载:乾嘉时代“岁暮时诸王公大臣皆有赐予;御前大臣皆赐“岁岁平安”荷包一。”而大臣或其家眷们也会在皇帝、皇后万寿生辰或者重大节日进献荷包以表祝福。

相较于宫廷荷包的礼仪性,民间的荷包则更倾向于实用性。满族先祖用动物皮革做成囊状的口袋,袋口可以用皮条扎紧,来盛放食物或零碎物件,当时称为“法都”,满族入关后成为统治者,更多地接触到了汉民族的先进文化和高超手工技艺,皮革材质逐渐由丝绸代替,佩戴荷包成为一种遗风。由于清代服饰中没有口袋,荷包就成为了盛放银钱纸钞、随身物件的口袋。起初一套针黹活计为四至六件,到了晚清由于怀表、眼镜的传入,一套针黹活计增加至九件,沈从文先生在《历代服饰研究》中说:“男子身上平时佩服挂件,清初还只有二三种,往后越来越多,常是一大串分列腰际。包括香荷包、香囊、扇套、眼镜盒、烟袋、火镰及割肉吃的刀叉等等,式样各不相同。锦绣刻丝,无不具备。”由此可见,晚清的荷包材质丰富,装饰手法多样,加上流苏和穗饰,不仅实用,而且具有极强的装饰性。

荷包在清代服饰体系中占有重要作用,使用者的年龄、身份、性别和场合用途不同,荷包也形成不同的造型与装饰艺术风格。多样的装饰手法、精致优美的造型、寓意丰富的图案纹样,是清代荷包不仅具有不同的用途,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赏玩价值。

二、清代荷包的纹样与装饰工艺

(一)清代荷包纹样:荷包作为服装的配饰,是服装的延伸,其纹样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装饰性的特点。清代荷包纹样题材丰富多彩,多来源吉祥纹样、成语典故中。

杏林春燕:根据古代科举制度,在杏花盛开的二月要举行“大比”,因此二月也称为“杏月”,为殿试的时间,在殿试中登科及第者,皇帝会按例赐宴,为人生一大盛事。“燕”与“宴”同音,群燕高飞与杏树枝头,寓意状元登科,仕途广阔(如图3)。暗八仙:图案由八仙的八种法器组成,分别是铁拐李的葫芦、汉钟离的芭蕉扇、吕洞宾的宝剑、张果老的鱼鼓、韩湘子的萧、蓝采和的花篮、何仙姑的荷花、曹国舅的笏板。八种法器代表八种法力,寓意驱灾辟邪,添福添寿。金玉满堂:由金鱼、水草、莲花、水波纹、青蛙来表现金鱼嬉游与池塘。金鱼谐音“金玉”,满塘谐音“满堂”,寓意家庭吉祥富贵。王祥卧鱼:采用象形荷包,上半部分为躺卧的王祥,身下是鲤鱼与河水,下半部分为各种动物形的小荷包和流苏装饰。王祥卧鱼也称卧冰求鲤,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讲的是王祥自幼丧母,后母又常常虐待他,但是王祥对后母很孝顺。有一天后母想吃鱼,时值冬季,无法打渔,王祥用自己身体温度化开冰面捕到鲤鱼孝敬后母(如图4)。狮子滚绣球:图案以狮子戏耍绣球图案为主,图案中的“狮子”为狻猊,为龙生力子之一,威猛无比。狮子滚绣球一般为雌雄相戏,绣球越滚越大,小狮子就出生于绣球中,因此又有狮子滚绣球,好事在后头一说,被人们认为是吉祥的象征。大狮子为太狮,小狮子为少狮,“太狮”谐音“太师”,“少狮”谐音“少狮”为仕途畅达之意。凤穿牡丹:图案为凤凰游戏与牡丹花间纹样,牡丹为百花之王,凤凰为百鸟之王,凤穿牡丹纹样被历代帝王视为宫廷富贵吉祥的象征。也比喻夫妻和睦,幸福吉祥。寿山福海:图案为桃枝、海水江崖、蝙蝠为主,仙桃寓意长寿,长有桃树的仙山谓之寿山;蝙蝠寓意多福,蝙蝠飞于大海谓之福海,寓意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鸾凤和鸣:图案以鸾凤比翼齐飞为主,传说鸾凤为百鸟之王,青色为鸾,赤色为凤,鸾凤成双嬉戏,鸾凤和鸣,琴瑟和谐,寓意夫妻恩爱美满,和睦幸福。

(二)清代荷包装饰工艺:清代荷包的装饰工艺手法多样,制作精美,面料采用结实耐磨的缎、绸,采用网绣、缎绣、绸绣、纳纱、戳纱等工艺,表面装饰丝绦、宝石珠、穗饰和流苏等。荷包的刺绣方法主要采用打籽绣、盘金绣、平针绣、三蓝秀、抢针绣、摘绫绣、滚针绣、挽针绣、盘曲針绣、掺针绣、贴绣、撒针绣、铺绒绣、钉线打籽绣、拉棱绣等针法,不同针法产生不同的装饰效果,多种针法组合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体现了劳动人们的勤劳与智慧。以上所举只是一些比较典型纹样,实际上不同的元素所组合的图案寓意也有所不同,人们通过纹样的组合来寄托祝福与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三、清代荷包的文化内涵

荷包随着时间的发展,荷包的功能已经超出了服装配饰的范畴,而成为—种情感的载体,在清代这个含蓄内敛的朝代,一个荷包所运载的信息远不是一个盛放物件的便携小口袋,人们通过荷包上面的刺绣纹样、色彩搭配、材质的选择、装饰的手法能更多地解读出其所蕴合的文化内涵与意义。

(一)情人之间传情达意的信物:女工,作为古代女子的—项技能,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女子是否贤良淑德的重要标准。而绣荷包为女工中重要的—项内容。女子从小就由长辈教习,由母及女,一辈一辈传承下来。姑娘到了出嫁年龄也会亲手绣荷包送给自己心仪的对象作为定情言物。在《红楼梦》中,就有大量关于荷包作为信物的描写,例如第十八回:“宝玉已经见过这香囊:虽尚未完,却十分精巧,费了许多功夫。今见无故剪了,却也可气。因忙把衣领解了,从里面红祆襟上将黛玉所给的那荷包解了下来。”黛玉误认为亲手为宝玉缝制的荷包被小厮抢了去,因而把正在缝制的荷包用剪子绞了,当看到宝玉从怀里拿出荷包时感动不已,荷包不仅成为宝黛传情达意的信物,更是验证了双方的感情。

(二)君臣之间维护礼制的纽带:在清代宫廷中,每年都要制作大量荷包用于皇帝皇后赏赐给大臣及其家眷。在宫廷造办处有专门负责缝制荷包的机构,《八旬万寿盛典》卷七十四记载:“……赐满汉文武诸臣大小荷包三百三十八对……”这些赏赐给大臣的荷包中,往往装的是金银锞子。《世宗献皇帝朱批谕旨》中记载有“……恩赐荷包一个,内金玉八吉祥十六件……”、“……颁赐御书福字一幅,对联一副,如意荷包一个,内金银蜜玉共二十八枚……、“……御书对联,岁岁平安节年年如意春十字,平安如意荷包一个,堆锦荷包一个,内贮金钱宝玉等各十四枚……。”《红楼梦》第十八回:“贾妃甚喜,命‘不可为难了这女孩子,好生教习,额外赏了两匹宫缎、两个荷包并金银锞子、食物之类。”可见宫廷中赏赐臣下的荷包一般作为一种盛放贵重物品的包装。大臣们不仅接受帝后赏赐的荷包,在皇帝皇后生辰、重大节日都要进献荷包以示祝福,因此在清代荷包也成为君臣之间维系感情的纽带。

(三)亲人之间相互祝福的媒介:清代大多数荷包都是用于亲人朋友间的祈福与祝祷,通过不同纹饰传递不同的祝福内容,例如连生贵子、榴开百子、瓜瓞绵绵是送给结婚新人,祝愿新人多子多福之意;鸳鸯戏水、蝶恋花、喜相逢等都是祝福已婚夫妻婚姻美满幸福之意;一路连科、功名如意等是送给准备科举考试的学子,祝愿金榜题名;平安富贵、富贵吉祥、福禄寿喜等是祝愿家庭富贵安康、喜事不断的美好寓意。在不同的节日,人们也会根据节令在荷包中装入驱虫辟邪的草药,绣上吉祥图案相互赠送,例如端午节人们会在荷包中放入艾草,既驱蚊虫,有驱邪祟,在荷包上绣五毒图案,来祈福辟邪。一枚小小的荷包,传达的不仅是祝福之情,更是人与人之间亲情、友情、爱情的提炼与升华。

结语

荷包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传承,凝结了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到了清代发展到了顶峰时期,不仅形制极其丰富,而且做工可繁可简,在宫廷中可以使用云锦、蜀锦等名贵织锦,刺绣、缂丝等装饰手法使荷包极尽华美,也可以是民间普通的素荷包。但是不管工艺复杂还是简单,荷包对于人们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囊袋,更是—种礼仪或者精神的寄托。荷包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不同材质、装饰手法、纹样、色彩的组合,不仅起到了极强的装饰效果,更承载着人们美好的祝福与期盼。

猜你喜欢

荷包纹样寓意
拯救“濒危”花纹
战国时期带钩的纹样艺术特点
模仿老鹰的乌鸦
小话痨
小孩子的天长地久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平遥漆器植物纹样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