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德育的思考
2017-10-31李国辉宋淑丽
李国辉+宋淑丽
就现阶段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来看,虽然其在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基本道德认知等方面获得显著成绩。然而,在时代快速发展背景下,中小学德育工作依旧面临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主要研究传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课程下开展德育的有效策略,希望为提高中小学德育质量提供重要参考。
新课程背景中小学德育问题策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对于中小学教学提出全新要求,学校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与民族复兴与目标,全方位的推进教育改革进行,切实的做好德育方面工作,为德育工作实效性与针对性提供重要保障。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位置,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一、传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目标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
就德育目标来看,其存在高、大、空等问题,在实效性与针对性方面有所不足。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中,对于德育存在片面的认识,将其错误的与思想政治教育对等,对于学生的提出要求不切實际,大话与空话说得太多,实际行动却少之又少,使得德育工作仅仅停留在空谈阶段,不利于树立学生的德育理念,经常性出现说与做相脱离问题。
(二)德育观念与内容滞后
部分学校对于德育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忽视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以及行为规范教育等内容,造成学校德育内容不全面与理念落后等问题,直接阻碍着学校德育的顺利开展
(三)忽视学生的主体位置
按照当代的德育理念的观点,德育是一个双主体相互协同与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题位置,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为德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提供重要保障,然而,教师在实际开展德育教学过程之中采取传统的以讲述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重视对社会准则,道德知识与行为规范等方面知识的灌输,严重忽视学生的主体位置,阻碍着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导致学校德育质量一直得不到提升。
(四)家庭、社会、学校缺乏沟通与互动
在对未成年人开展思想道德建设中,需要社会学校与家庭三方的共同努力,然而,现实情况是,德育工作全部落在学校的肩膀上,社会与家庭的未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生的行为深受社会的影响,导致学生道德认识发生巨大变化,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巨大的阻碍。
二、新课程下开展德育的有效策略
(一)认识学校德育环境和德育主体
现在大多数学生来自于独生子女的家庭,从小在溺爱的家庭环境下成长,性格上存在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等问题,而目前学校教师队伍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这样虽然利于缩小教师与学生间的代沟,但是依旧存在许多的问题。比如,学生存在缺乏自我责任意识、社会意识群体意识薄弱、功利性过强,且心理承受能力弱。
(二)建立德育教学一体管理评价机制
学校德育工作质量一直不高的问题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严重脱节。除此之外,由于缺乏完善的沟通机制,导致教师无法对学生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无论是德育教师还是班主任无法在学生生活中落实的德育工作。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教师应重视创新教学理念与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位置,改变以往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道德教育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应重视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根据各个课程的特征,融合教育活动的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工作,为德育工作的生动性与实效性提供重要保障,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整合与利用德育资源
为了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重视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出淳朴的校风,打造优良的学风,同时应加强对教师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的建设队伍。在此基础上,应充分的利用家庭与社会的资源,通过整合与利用以上资源,保障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中,除了要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展实践活动,实现德育工作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班主任要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生活与学习中的良师益友,心理辅导教师应成为学生心理上的思想导师,家长要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导师,从而营造出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应提高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在全面认识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开展德育工作的措施,从而为德育工作的质量提供重要保障,推动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
参考文献:
[1]蔡美娟,周忠生.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德育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6,(11):25-26.
[2]刘冬梅.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德育实效性初探[J].基础教育研究,2007,(04):1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