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实现品牌溢价的方法与途径
2017-10-31王中任刘海生周岳斌肖光润秦涛刘德政晏涛
王中任+刘海生+周岳斌+肖光润+秦涛+刘德政+晏涛
摘要:结合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转型给地方院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重点剖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瓶颈,提出了地方院校要实现品牌溢价的方法与途径。建议以校企合作为重点,整合多维教育资源,同时,抓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杰出校友,打造好一个优势学科。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品牌溢价;校企合作;优势学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2-0205-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高校招生人数逐年攀升,我国在校大学生规模达到世界第一。截止到2013年底,中国有普通本科高校879所,“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112所,地方本科高校767所。当前,国家启动了“双一流”建设,一方面为地方院校实现华丽转身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要在一个学科上实现“一流”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生产制造领域,品牌溢价即品牌的附加值。一个品牌同样的产品能比竞争品牌卖出更高价格,称为品牌的溢价能力。对于高校而言,与品牌溢价有关的因素有:毕业生的质量、科研成果、知名度、用人单位的评价等,要实现地方本科院校的品牌溢价,只有明白自身发展的瓶颈问题所在,才能找准方法与途径。
二、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瓶颈问题
关于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瓶颈问题,有专家学者已经总结了三点:其一,先天不足,本科教育起步晚、基础差、经费保障能力弱;其二,后天失调,原有的师资队伍与“双师型”要求差距较大;其三,发展趋同,地方高校普遍存在贪大求全问题,在专业设置、課程问题上没有和企业人才需求对接。但这些瓶颈问题也不是绝对的,各个学校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以湖北文理学院为例,作为一所本科教育不足20年的地方院校,通过中地共建和省市的经费支持,学科和科研平台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获批了“机电汽车重点学科群”,每年大量投入经费,引进一批海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和企业技术型教师。教师服务地方意识在逐步增强,组建了若干服务地方产业的科研团队,为学校取得了一定的声誉。但总体而言,学校的品牌影响力还较弱,影响了优秀人才的聚集,也影响了生源质量,学科科研平台建设水平不高,科研成果难以涌现,因而制约了转型发展和跻身“双一流”行列进程。在推进“双一流”的高等教育转型发展阶段,地方本科院校要实现品牌溢价,需要有一些创新的教育理念,更需要寻找到一些可行的方法和途径,并长期坚持不动摇。
三、地方本科院校实现品牌溢价的方法与途径
1.以校企合作为核心,整合多维教育资源。作为地方院校,整合多维教育资源,为学校快速发展所用,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政府资源、企业资源、校友资源、重点院校资源、科研院所资源等等。其中,作为社会财富的创造主体的企业,要成为地方院校合作的核心。同时,要借助地方政府的产业规划引领,优秀校友的资助支持,重点院校的对口帮扶,科研院所的协力合作。对机械类学科而言,就是要与地方的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合作办学。学校与地方企业深度合作,既要发挥教授团队的主动性,也需要学校行政力量的推动。推动校企合作的根本,是要具有为企业创造商业价值的思维,大学教授要深入工农业企业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科技成果转化,给企业家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获得企业家的认可后,组织更多学生,持续性地到企业实习、实践,才具备可能性。湖北文理学院“智能制造与机器视觉科研团队”,经过多年的市场历练,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踏实肯干的精神,与襄阳博亚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的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5年来,有将近60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在团队老师的带领下,到企业完成产品研发项目,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得到了企业的广泛赞誉。我们团队珍视荣誉,敢于与著名大学教授团队一起竞争和合作,每做一个项目,都要让客户满意,因此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地方院校在学科发展的顶层设计中,要真正以人为本,把培养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拼搏精神的科研团队摆在第一位,这样就能吸引更多青年才俊,就能做出一流的科研成果和做出一流的成果转化业绩,进而培养出一批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2.抓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若干杰出校友。校友资源是指学生完成学业、走上社会之后,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所积累的财力、物力、信息、文化、影响力等社会资源的总和。校友工作,是现代大学发展的支撑点之一。一个马云足以让杭州师范学院闻名天下,恒大许家印的成功让武汉科技大学也声名鹊起,他们不仅给母校巨大的财力支持,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母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培养出成功的校友,是实现地方院校品牌溢价的关键。如何培养出杰出校友?首先要对不同潜质和特长的学生进行分类,然后创造条件让其成长成才。在现有的招生制度下,地方院校生源整体质量难以保证。但高考总分,并不是最终决定人生成功的关键,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学霸不一定能够成为商业领袖或政府精英。因此,地方院校在人才培养上,要有信心,因材施教。对于动手能力强、敢于创新的同学,纳入各个科研团队和企业实践基地,培养产品意识,早日走上知识产权和技术主导型的创新创业,将来成为企业家和技术总师。对于数理基础扎实、有学术特长的学生,放在基础实验室里,跟博士教授一起,早日进入科研,培养他们考研读博,将来成为科研人才。对于社团和社会活动能力强的学生,提拔他们成为学生干部,通过考公务员,提升公共服务管理的能力,最终成为行政事业单位人才。我们从2009年创建了VISION大学生科研团队,以机器人视觉为技术核心,围绕智能制造装备和智能机器人技术,选拔和培养多学科的优秀本科生与研究生。从大二开始,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各个项目团队均有校企双方指导老师,取得了可持续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8年来,我们组织学生完成“省创”和“国创”项目12项,获得国家级3D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发表科技期刊论文20多篇,专利10多项。约40%的学生考入国家重点大学,还有一批学生成为优秀企业骨干,部分学生已经创立科技公司。
3.攥紧拳头打造一个优势学科(群)。学科水平是一所大学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综合实力的反映,直接影响大学的办学水平。因此,学科建设是统领学校视野发展的大事,建设优势学科是建设“双一流”大学的根本途径。地方院校要在学科竞争中脱颖而出,更需要培养局部优势和打造鲜明特色。根本的问题是,现在地方院校也都是“大而全”,各个学科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都要发展,学校顶层设计上常常兼顾各方、平衡发展,缺少一个有影响力的优势学科。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要攥紧拳头,举全校之力,打造一个优势学科或学科群。比如湖北工业大学的生物发酵学科,武汉纺织大学的纺织学科,深圳大学的光电学科,都是很好的例子。作为处在湖北汽车工业走廊中部的湖北文理学院,要立足襄阳发展,需要攥紧拳头打造机械汽车学科群,而且要明确一两个重点突破的学科方向,目前以电动汽车和智能制造两个方向进行突破,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需要更加坚定地打造下去,把资金、人才和项目资源都倾斜到这个学科上来,更加紧密地与地方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合作,长期坚持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
四、结论
地方本科院校要在新一轮的高校转型改革中取得突破,需要认清影响自身发展的瓶颈,寻找到实现品牌溢价的方法与途径,最紧要的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其发展核心是做强一个优势学科,全面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依托各个实践基地和科研团队,培养具有一大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各个地方院校情况千差万别,可以根据具体条件,找到实现跨越和转型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董云川,邓凡.转与不转——地方本科院校的新抉择[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31(5).
[2]王曙光,徐利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瓶颈及解决路径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8).
[3]王成端,叶怀凡,程碧英.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基于成渝经济区现状的考察及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7,(2).
[4]李军红.地方高校以特色优势学科引领学校整体提升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