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对湖北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7-10-31陈莉
陈莉
[提要] 武汉是华中区最大的城市,有较强的市场集聚和辐射力。武汉城市圈的形成有利于形成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本文阐述湖北省武汉市城市圈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武汉城市圈的形成对湖北经济的影响,提出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对策。
關键词:武汉市;城市圈;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9月15日
一、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总体状况分析。武汉城市圈是湖北省人口最多、产业最密集地区,最具发展潜力地区。武汉城市圈成员分工明确,黄石、孝感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咸宁走绿色发展道路,致力于生态产业的发展;仙桃致力于打造武汉城市圈的西翼中心城市;鄂州以建设中部电子商务基地为主;天门致力于棉花产业的发展;潜江致力于小龙虾产业的发展;黄冈致力于红色旅游业的发展。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的发展速度很快,武汉城市圈在湖北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明显。
武汉城市圈总土地面积是58,059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1.2%。2016年湖北省常住人口数量为5,851.5万人,其中武汉城市圈常住人口数量为3,075.48万人,占全省人数的52.5%。截至2016年,湖北地区生产总值为32,297.91亿元,其中武汉城市圈地区生产总值为20,147.78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62.3%;湖北省财政总收入为4,570.53亿元,其中武汉城市圈财政总收入为2,973.35亿元,占全省财政收入的61%。由此可见,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和经济规模都在湖北省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4年,湖北省地区生产总值是29,550.19亿元,比上年增长8.9%;湖北省社会零售商品销售总额是14,003.24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湖北省进出口总额是455.8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进口总额是163.72亿美元,比上年减少0.3%,出口总额是266.46亿美元,比上年增加9.6%。这些数据表明武汉城市圈的消费需求在持续释放,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张,对湖北省的外贸进出口有极为明显的拉动作用。
(二)武汉城市圈主导产业现状分析。2015年武汉城市圈只有武汉的第三产业大于第二产业,黄冈的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总量接近,其他城市第二产业比重远高于第三产业,明显呈现出“二三一”的产业结构。武汉和黄石的第一产业都低于10%,但工业化程度相对较高,其他城市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黄石和鄂州这两个老工业基地的第二产业比例都在55%以上,说明工业化水平较高,从武汉的第二产业比例可以看出武汉已经进入了产业转型阶段。
武汉城市圈的主导产业正在向汽车、钢铁、机械、电子等高端环节的生产领域制造业的方向发展,逐渐从低级消费品制造环节和原料产品制造环节中退出。武汉城市圈五大支柱产业是:以汽车、机械为主的制造业;以钢铁、建材为重点的工业;以农产品加工、服装纺织为重点的制造业;能源电力工业和以商贸、住房、旅游、运输等为特色的第三产业。武汉城市圈四大技术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制造产业和医药产业。
二、武汉城市圈的形成对湖北经济的影响
(一)武汉城市圈的形成对湖北经济发展的影响。金融资金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发达的金融服务业是区域经济高端化的标志。武汉城市圈的形成让来自社会的金融资本聚集,自2010年底到2014年底,湖北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4.6%,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3.8%。从资本的角度来看,武汉城市圈形成之后,股票和保险等非货币资本对湖北经济产生明显的影响。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递增趋势。武汉城市圈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湖北省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明显的提升,科技投入显著增加,科学研究与开发能力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2014年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为4,451.16亿元,占GDP的16.3%,比上年增加0.9个百分比,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9%。
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人力资源状况影响着产业的规模,教育水平又影响着人力资源的潜力。建设武汉城市圈后,湖北省的劳动人口持续增长,非农产业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处于劳动力资源充分状态,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二)武汉城市圈的形成对湖北产业结构的影响。近年来,湖北省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2015年湖北产业结构模式是“二三一”的结构模式,工业主导型产业已经有了明显的发展。其中,第一产业占11.2%,第二产业占45.7%,第三产业占43.1%,工业占39%。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带来区域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
2015年,湖北工业总产值为45,809.57亿元,比上年增长2,415.7亿元。建设武汉城市圈后,武汉工业优势也更明显,主要体现在电子、生物医药和汽车产业。武汉城市圈的建设促使湖北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武汉城市圈是我国科教中心密集区,拥有雄厚的高新技术研发力量和技术支持。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必然会推动湖北走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业化道路。
(三)武汉城市圈的形成对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武汉城市圈自形成以来,湖北人口结构如分布、自然、社会和流动等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人口受教育程度、就业状况以及人口压力都在发生着改变。截至2015年,湖北省常住人口数为5,852万人,城镇人口数占56.85%;武汉城市圈的常住人口数为3,120.62万人,占湖北总人口数的53.33%,武汉城市圈是湖北省核心人口聚集区,也是中部地区最具发展潜力区域之一。
三、武汉城市圈发展对策
(一)完善并加强武汉城市圈区域市场体系。市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合理的市场机制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武汉作为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要强化武汉的龙头地位,巩固和提升武汉商贸市场,完善市场体系,带动黄石、仙桃、孝感等区域的经济发展。武汉应重点建设建材、汽车、纺织、电子等专业性大市场来优化市场结构,武汉周边地区有着丰富的农副产品的资源,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来进一步发展形成具有区域性和全国性的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endprint
(二)建立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的具体主导产业。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布局存在产业结构重复、资源浪费等现象,破坏着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要建立各城市的主导产业,将产业进行合理的分工,促进城市圈整体的贸易发展,促进各城市间的交流。武汉作为城市圈的中心城市,它的实力会直接影响整个城市圈的经济实力,因此加强武汉的发展尤为重要。武汉在优化自身产业结构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综合服务实力和生产要素的聚集能力。武汉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才和科研资源来扩展高新产业;利用各金融机构来大力加快保险、咨询、法律等服务业的发展;运用高新科技产业,有效地开发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和新材料等新型产业。
(三)建设武汉城市圈交通运输体系。武汉城市圈虽已初步形成了综合的交通运输体系,但这项建设仍然存在问题,主要交通干线的交通情况处于紧张状态,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缓解。要全面推进武汉城市圈内的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可以利用客运枢纽站、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交通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来构建一个快速的客运系统;利用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和货运枢纽站的有效衔接来构建一个快速的货运系统;借助城市圈的交通基础设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交通信息系统进行合理的信息化管理。
(四)增强武汉城市圈的科技创新。武汉城市圈有着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为了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缩小科技与经济间的差距,武汉城市圈可以让企业成为创新技术的主体,引导大型企业建立完整的技术开发机构,大力支持中小型企业的技术创新,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科研所之间的战略联盟,实现资源互补、技术互补,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創新技术能力。同时,也要加强企业科技投入的积极性,引导企业不断改进科技创新的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主要参考文献:
[1]许耀,东周军,李霞.市场一体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关联性解析——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2]张文,车延高.武汉城市圈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7.5.
[3]柳可,何怡蒙,程鹏.武汉城市圈创新创业人才政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7.16.
[4]刘明丽.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可持续发展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17.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