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工程专业遗传学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

2017-10-31张雯董哲刘志伟张晓宇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42期
关键词:遗传学双语教学教学设计

张雯+董哲+刘志伟+张晓宇

摘要:遗传学作为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主要研究生物体遗传与变异的现象,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各种遗传学理论、研究方法和成果不断出现,将遗传学课堂与双语教学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接触到最新的科学理论和观点,及时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动态,本文结合生物工程专业遗传学双语教学改革实践,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及教学模式的探讨。

关键词:遗传学;双语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2-0098-03

一、前言

遗传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也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全社会最为关注的学科之一。作为生物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理论课程,遗传学课程的教学过程对于生命科学专业学生的课程学习至关重要[1,2,3]。双语教学是指大量使用母语以外的语言形式来进行课程教学,在中国,主要是指在课堂上运用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进行教学,最终达到师生均能熟练运用这两种语言进行课程的学习、思考和研究的目的。

关于遗传学双语课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在很多文献中都有报道,但大多数文献是关于教学经验的总结[4,5],缺乏对于整体教学设计及教学模式的探讨。如何把遗传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完成好,应看成一个科学问题,并当作一个科学问题来进行研究,而研究科学问题的步骤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总结归纳、交流反馈。提出问题,基于两点共识:第一,遗传学双语授课的必要性;第二,已经设定好相应的教学目标。在此两点基础之上,提出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过程达到遗传学双语课的教学目标这一问题。做出假设,也包括两方面的要素:第一,通过经验总结、调查问卷等方式分析影响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的因素;第二,通过文献查阅、经验交流等方式规划出如何更好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制定方案,是指确定双语教学开展前的准备工作、双语课堂的组织方式,确定教学方法。实施方案,是进行行动研究,在教学过程中,一边按照制定方案实施教学活动,一边进行反思与改进。总结归纳,是完成教学任务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思考和分析,确定已经达到的目标和需要改进的部分。交流反馈,是指在结课后,教师需与学生、同事、教学督导进行互动,通过交流与反馈,发现新的问题,并在下一次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解决。下面结合遗传学双语教学的具体实践进行整个教学过程的具体探讨。

二、遗传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及教学目标设计

语言作为传递信息、科技、知识与文化的一种重要媒介和手段,在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科技交流与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剧烈的国际竞争条件下,培养国际化的研究型人才至关重要。而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双语交流活动可有效培养学生英文阅读、英语听说的习惯,并可积累大量本专业的英文词汇,通过英文教材的使用和大量新颖的英文文献的引入可以使得学生在专业知识水平上与国际接轨。同时,会检索和利用最新最先进的科技文献也是研究型人才的必要技能,而目前高水平的科技论文,无论是会议论文还是期刊论文,专利或专著使用的语言形式都是英文,因此用英语来掌握专业知识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提升自身水平[6,7]。

生命科学是目前国际上发展最迅速、突破最多、创新性最强的学科之一,而遗传学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物体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学科,不仅是生命科学的带头学科,而且在生命科学中一直发挥着核心作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关于生命遗传的谜团不断被揭开,各种遗传学理论、研究方法和成果不断出现,遗传学的学科内容一直在更新,将遗传学课堂与双语教学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更好地接触到最新的科学理论和观点,能及时了解本领域最新研究方向、新技术和前沿动态,对提高遗传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国际化水平、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等均具有重要意义,遗传学的双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遗传学双语教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双语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第一步。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成果,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结束点。在教学前,如果没有设计正确的教学目标,就无法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而遗传双语教学的目标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而是为了更好地学习遗传学的相关理论,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可将遗传学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能够掌握遗传学相关理论知识,并应用于微生物和植物、动物育种及遗传疾病防治等领域的问题分析。(2)学生能够应用双语针对遗传学问题做出分析。(3)学生具备应用双语对现有遗传学领域研究方法进行综合和评价的能力。(4)学生了解遗传学领域及相关学科的进展和前沿动态。(5)遗传学科某些领域的发展可能对人类社会产生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学生应有正确认知。

三、遗传学双语教学方案的制定

遗传学双语教学方案制定除考虑教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外,还需要考虑以下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1)教学内容特点。双语教学的教学难度高,所采用的外文教材词汇量较大,学生直接进行英语表述与英语阅读的难度大。(2)学生的英语水平、理解水平和学习能力,可能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3)教师自身的素养。教师的英语水平及表达能力有限,教学能力可能不能完全发挥,因此,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保证教学质量。(4)教学方法本身的特性。教学方法均具有各自的优缺点,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选择,一部分内容自主学习,一部分內容重点讲解,同时安排一些其他学习方式。(5)教学的时间。需要更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学时,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可在课后布置一些作业和任务。

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方案的制定,在教学之前,我们对学生做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英语水平,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清楚学情,根据学生需求来确定教学方案,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改进。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首先,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都有一定的认知,认为自己可以无语言障碍接受双语教学的占百分之二十,认为自己可以接受双语教学,但可能存在一定语言问题的占百分之四十,认为自己愿意接受双语教学,但存在较大语言问题的占百分之四十,认为自己因语言问题不能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没有,不清楚自己能否接受双语教学的也没有。可见,学生对双语教学还是有一定兴趣和期待的。同时,调查显示,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期待主要有以下三点:(1)希望能够多了解遗传学相关的专业英语词汇,提高自己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2)希望能够通过遗传学双语教学,通过阅读英文教材及文献提升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3)希望通过遗传学双语教学,提高自己的英汉双语表达能力。endprint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教学方案应包括以下两点:首先,确定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好教学所需要的材料,尤其是英语教案;编写词汇手册,提前发给学生,增加学生词汇量,提高学生阅读英语材料的能力;课前安排预习任务,要求学生进行教材阅读及自学,使得学生在上课前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够更快地接受教师的讲解内容。然后,确定双语课堂的组织方式,确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保证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吸收相应的理论知识,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常规教学活动中,增加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搜集相关材料,主动思考并研究相关理论知识,这种充分的参与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科研能力。小组学习可发挥出学生间相互带动和共同提高的有利作用,增加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更多,且可以使英语比较差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主动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并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且出现错误也可以及时得以纠正,提高学习的正确率也提高了教学效率。探究式学习,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查找资料、思考、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来实现,在过程中,学生需要搜集总结大量文献资料,了解相关问题的科技前沿,冲破书本的局限,拓展学习内容,并对探究问题产生兴趣,形成自主探究的经验和习惯。

四、遗传学双语教学实施

1.自主学习教学实施。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根据学生的差异和爱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准备三种难度系数的遗传学相关内容(有英文文献和教材上的部分自学单元),学生按照难度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写一份中英文双语的介绍报告,以文件形式上传到共建的遗传学讨论群中,群成员都可以进行下载。在讨论群中,可进行学术交流,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讨论;还可以进行资源共享,可互相传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互相帮助,有问题随时在群里咨询,比如针对某些英语词句的理解,英语水平较高的同学就可以给英语水平较差的同学帮助和指导。通过自主学习,学生的英文水平都有一定提高,而且在关键知识点上的理解更加深刻,并且很多同学都敢于在群里直接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英语应用上更加自信。

2.小组学习教学实施。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小组讨论,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学生以团队形式共同解决一个科学问题。在开课第一周,进行学生分组,分组的原则是:每组的成员数量保证在4名左右,成员在性别、成绩、个性特点方面各有不同,能力也具有差异性,由此,保证整体资源的均衡,保证组与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在遗传学的分子基础这一章节讲解完毕后,布置小组合作讨论的学习任务“如何从遗传学角度鉴定曹操墓?”,安排一次讨论课和英语汇报课,告知学生小组讨论原则,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有特定的任务,都关系到最后的讨论课成绩,小组讨论成绩的优劣与个人完成情况密切相关,组内成员如果不能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不仅会影响自己的成绩,而且也影响整个小组成绩,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成员会互相帮助,尽可能地完成好相应的任务,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团队合作共赢。通过这次的小组讨论课学习,学生不仅把课堂知识消化到了实际问题解决中,而且实现了组员的共同进步,而汇报课上小组之间的意见不同,相互辩论,也加深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点的理解,并大幅提高了学生的双语表达能力。

3.探究学习教学实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探索科学问题的机会、探究问题答案的机会。在遗传学双语课堂上,大量采用问题式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课下主动去查找问题答案,去探究遗传学的前沿动态,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去思考、领悟、发现,最终获得发展与进步。

五、遗传学双语教学总结讨论

双语教学是否有效,是否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是否还需要改进,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判断:第一,是学生试卷的完成情况,考查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度、对遗传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英语阅读和书写能力;第二,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满意度、双语教学的目标达成度以及双语教学需要改进的方面;第三,教学督导和同事给出的意见。

总体来说,学生和同事对这种新的双语教学模式的认可度非常高,对小组讨论学习的学习方式尤为满意,绝大多数学生的专业词汇量有了大幅度提升,英语听说和阅读能力也有了进步,对遗传学的知识和现象也充满了兴趣,并激发了对生命科学专业的学习动力。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比如每节课英文多媒体课件中的知识点较多,部分内容难以消化和记忆,需要更多的讲解,这个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意,另外,部分学生提出可以多介绍一些网络视频学习资料,尤其是国外的公开课资源,可以通过课后自学来更好理解遗传学的相关知识点,并且与目前的课程内容相对照。

参考文献:

[1]胡延吉,梁红,覃广泉,曾慕衡.遗传学双语教学的初步实践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7,(1):68-71.

[2]王芳,商艳,李强,孙树汉.医学遗传学双语教学的实践和思考[J].医学研究与教育,2009,26(6):91-93.

[3]刘进平,郑成木,庄南生.遗传学双语教學探讨[J].遗传,2004,26(1):87-88.

[4]赵俊丽,张边江,陈全战.遗传学双语教学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7,(19):258-258.

[5]张边江,赵俊丽,陈全战.遗传学双语教学改革探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84-185.

[6]邢万金,莫日根,苏慧敏,扈廷茂.遗传学双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体会[J].生物学杂志,2011,28(4):96-98.

[7]张羽.遗传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考试周刊,2007,(23):108-110.endprint

猜你喜欢

遗传学双语教学教学设计
例析对高中表观遗传学的认识
实验设计巧断遗传学(下)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医学遗传学PBL教学法应用初探
表遗传学几个重要问题的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