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堰市教育信息化迅猛发展分析

2017-10-31张东升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十堰市教学点培训

张东升

2012年以来,十堰市抢抓国家教育信息化区域试点建设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遇,累计争取和投入资金约3.8亿元,根据中小学应用实际需求,结合信息化产品更新换代快的情况,坚持“适用、够用”的原则,逐年加大教育信息化设施配备。

更新观念夯实基础强化培训重视应用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焕然一新

1.宽带网络“校校通”目标基本实现。各地采取逐年新增、升级的办法,做到统筹资金支付网络费用。截止2016年10月,全市665所有规模的普通中小学和中职学校中,共有650所使用10兆以上光纤接入宽带互联网,接入率达到97.7%。

2.优质资源“班班通”设备基本配齐。各县市区把实施“班班通”建设作为落实省级专项项目工程的重要工作,在省配“班班通”工程结束以后,各地自筹资金完成剩余学校的“班班通”装备。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全市目前1076所普通中小学、教学点和中职学校的9170个普通教室,共配备“班班通”多媒体设备8489套,配备率达92.6%,基本实现为每个教学班配备一套交互式多媒体设备的建设目标。

3.计算机配备水平逐步提高。全市制定了教师办公计算机配比城市1︰1、农村2︰1的标准。各地采取政府列预算,学校作配套等办法,全市中小学教师27834人,已完成配备办公备课计算机21129台;各级各类中小学共建有计算机教室701个,学生用计算机26267台。

4.录播教室、教学点互动网校建设工作稳步开展。各县市区积极筹措资金,在落实“一师一优课”活动中,为有条件的中小学新建录播教室130个,超过20个录播教室能与远程学校进行互动教学。按照省教育厅安排,第一轮教学点网校建设工程已在郧阳区、竹山县16个教学点落户。

5.农村“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全面完成。2013年,全市317所国家项目教学点率先完成“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工程”,当年教学点教师培训、使用率均达到100%。近两年,各县市区自筹资金全部完成新增教学点的数字资源覆盖任务,部分县市将教学点互联网接入,列进教育信息化工程统筹规划,全市目前411所教学点已有282个接入互联网,接入率达到68.6%。

6.教育信息化服务支撑体系初步形成。以“政府统筹、企业参与、区域协作、保障有序”为思路,各地采取了县、乡、校三级联动的服务方案,形成了以乡镇为片区,县区聘用境内优质服务商及时为片区提供上门维修维护服务,各中小学校信息化管理员为设备管理、应用指导和技能培训提供保障的信息化应用运维模式。

二、信息化教育教学应用硕果纷呈

1.信息化云平台应用。2013年,十堰市搭建了“十堰教育信息化应用云平台”,全市选定47所中小学作为第一批教育信息化应用试点学校。各试点学校对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逐步形成本地区本校的信息化应用特色,涌现了一批信息化云平台应用引领示范学校。其中,竹溪县实验中学、市东风高中、东风分局21小学等学校积极探索“电子书包”走进课堂;东风分局五中实行网络备课提高备课效率,尝试“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课题中的学生作业当堂评价;东风分局铁路学校开展网络条件下的教师校本研修,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丹江口市龙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应用教育资源进行“微课”制作、尝试“翻转课堂”教学;竹溪县城关中学、茅箭区武当路小学等学校依托“十堰教育信息化应用云平台”积极开展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等等,积累了许多教育信息化规模应用的好经验。

2.中职学校教育信息化呈现勃勃生机。2014年,十堰市中职学校教育信息化试点获得省教育厅批准。2016年5月,“十堰市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平台的搭建和学校专业信息化资源建设,学校教师自主或通过校企合作开发实用教学软件,丰富了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目前,完成信息化资源建设13000余个,为中职学校信息化应用提供了本地化特色职教数字资源,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整体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今年底,中职学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将接收市省两级验收。

3.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精彩纷呈

丹江口市每年组织2~3期教师观摩交流、优质课竞赛、说课比赛、微课制作、网上晒课等活动,有力促进了辖区中小学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育教学的习惯养成。郧西县开展年度优课展评活动,将教师参加“名师优课”“课内比教学”结果与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等级认定、评职晋级、年度考核等工作相结合,使其制度化常态化,有效提升了全体教师课堂信息化教学能力。竹山县举办教师基本功大赛,参赛教师通过网络在线考试系统进行信息技术能力测试,成绩被列为教师基本功的重点考核内容。竹溪县積极组织开展“微课”原创作品大赛,并在竹溪教育信息网开设大赛专栏,开展网络投票评比活动,辖区教师学、制、用“微课”热情十分高涨。东风分局开展多项活动促进“五用”:以“适用”为原则,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要用”为要求,创新教育信息化管理机制;以“会用”为标准,落实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以“乐用”为目标,注重信息化常态应用实效;以“活用”为追求,助推辖区教育信息化更上一层楼。东风分局报送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创立“五个用”的工作机制,扎实有效推进教育信息化》已获评“2016年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4.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应用成效显著。郧阳区城关镇桃花沟教学点刘兆明老师借助教学点数字资源开齐开全教学点课程的先进典型,被国家、省、市级媒体竞相报道。竹溪县蒋家堰镇漫荆沟教学点56岁的汪世万老师、县河镇东平教学点57岁的熊传莹老师,过去只能通过传统复式教学方法组织三个年级十几个学生的语文、数学课,而现在他们都能熟练地运用“国家教学点数字资源”组织多媒体教学,以前无法开设的科学、音乐、美术等课程都能正常开设。

三、教育信息化分类培训成绩斐然。

1.分层次组织教育管理者培训,促教育信息化管理理念转变。目前,全市共有30余位市、县市区教育局主要或分管领导参加了教育部、省教育厅的教育信息化局长专题研修;已有千余名校长参加省、市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通过专题培训,各级教育管理者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数字校园”及“智慧校园”等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等理念有了较清楚的认识,教育信息化应用的领导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2.积极组织骨干集中研训,促骨干教师信息化应用技能提高。近几年,各县市区组织各层次的信息化骨干教师、专业技术教师的省、市集中培训20余个批次。全市已有1500余名信息技术教师参加市级技术提高培训,7000余名学科骨干教师参加了各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能力集中培训。通过系列培训,广大骨干教师信息化素养和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显著提高。

3.认真落实网上国培工程,促教师全员信息化在线学习普及。教育部、省教育厅为教师全员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搭建了多个网上学习平台,并为网上信息化研修配套了足够的培训资金。截止2015年年底,全市共有25592名教师全部完成注册,绝大部分教师修满学分,完成了网上学习任务。2016年,十堰市市直、东风分局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已基本结束,全员完成网络研修工作。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长期过程,在推进十堰区域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同时,要把十堰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主动融入全省教育信息化工程,主动作为,创新思路,完善措施,很抓落实,努力摸索经验,打造十堰教育信息化特色品牌,提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十堰方案。

参考文献:

[1]薛瑞昌,王清.互联网+环境下教师信息化培训新模式研究——基于APP平台的混合学习教师培训[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3):73-77.

[2]散国伟.襄阳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J].软件导刊,2014,(07):3-4.endprint

猜你喜欢

十堰市教学点培训
“先劝后罚”,该赞!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A Very Scary Trip
Natural Environment in My Hometown
My Favorite Hobbies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学点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