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理念下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探析
2017-10-31陈南坤周彬周超英
陈南坤+周彬+周超英
摘要: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适应了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传统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存在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指导教师与培养工作需要之间存在脱节现象、校企联合资源共享平台尚未建立、联合培养研究生动力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不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与校企开展深度合作。协同创新理念要求为实现创新的目标,校企之间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与风险共担机制、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共筑资源共享平台、完善联合培养研究生动力机制等途径不断实现理念、人才、资源等要素的有效汇聚,共同推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和企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协同创新;理念;联合培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2-0089-0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日益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与核心,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为了不断更新技术,促进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各国都不遗余力地大力发展研究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研究生作为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创新动力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教育部、财政部于2012年联合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该计划要求“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任务,旨在突破高校内外部体制机制壁垒,大力推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校、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之间的深度合作,促进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不仅在科学研究上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也在人才培养上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与氛围”。因此,研究生培养应该“坚持以培育创新人才为中心,以协同创新为引领,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机制改革,将协同创新思想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新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
一、传统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对科技转化需求的增加,产学研相结合也越来越紧密,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应运而生。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一方面有利于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经济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研究生将知识理论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做到学以致用。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实践,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逐渐在全国拓展开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利益分配、人员配备以及教育体制机制等因素未能很好地解决,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质量及规模与预期目标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与制约着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与实效性。
1.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在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学校将研究生送入企业进行实习,因为研究生实习不同于本科生进入企业实习,研究生实习更多的是进行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工作,因此,如何看待与分配研究生在企业创造的价值与利益,尤其是研究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技术专利等方面的利益分配成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症结所在。一方面,高校强调研究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仅仅是作为一名学生参与其中,其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应归属于学校;而另一方面,企业则认为研究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其所操作的机器设备甚至是技术指导很多都是在企业内部进行,因此其取得的科研成果应该归属于企业。在目前国家对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期间所取得的成果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高校与企业如何平衡研究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科研成果归属问题上很难达成一致意见,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也只能是在摸索中缓慢前行。
2.指导教师与培养工作需要之间存在脱节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也由传统的单一化、机械化日益向多样化、智能化和专业化发展,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已很难适应新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变化的需求。这就要求实习指导教师(包括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的素质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指导教师的业务素质。近年来,虽然从高校到企业都在大力倡导和提高工作人员的各项能力,尤其是新入职人员的学历和专业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是由于指导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和受其对企业工作经验、专业的综合性要求的限制,从目前来看,实习指导教师业务素质与研究生培养工作实际需要还存在一定的脱节,还未完全匹配。
3.校企联合资源共享平台尚未建立。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和高校在多个方面和多个层次进行全方位的通力持久合作,方能取得良好的成效。从目前的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运行模式来看,主要包括項目合作培养模式、实践基地培养模式及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共建模式等。这些运作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应用性与灵活的操作性,为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提供了便利的合作方式,但“当前我国大学教育科研与社会实践脱节现象较为严重,大学与科研机构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自为政,未能有效整合社会办学资源和科研条件,与企业行业间的合作培养远远不够”。正是由于双方合作的深度不够,致使双方资源共享平台难以建立,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数量与质量的提升。
4.联合培养研究生动力机制不完善。“研究生联合培养动力机制驱动着政产学研各主体整合优势资源、开展深入合作,共同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推动和维持着联合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在实际联合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由于各主体处于不同的领域,存在观念、价值观、制度及管理等方面的差异,因此使得参与联合培养的各主体间存在着互补与互斥、竞争与合作”,客观上造成联合培养的困难重重。究其原因,主要是联合培养研究生动力机制不完善,使得各参与主体动力不足、意愿不强,主要表现为联合培养研究生理念不够清晰、主体缺位及合作参与不够深入等。
二、协同创新理念下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途径选择
“协同创新理念是指大学基于集成、合作、融合与共享的价值准则,谋求创新,以更好地适应时代需要,提高功能活动效率、水平和质量的思想观念”,“是为实现创新的目标,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相互配合、实现理念、人才、知识、信息、资源、制度、文化等要素的有效汇聚,充分释放各项创新要素的活力,实现不同培养主体深度合作的理念、范例、方法”。因此,协同创新理念指导下的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途径可以有效规避与减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endprint
1.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与风险共担机制。在传统的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因为利益分配与风险分担方面的权、利、责的不清晰导致校企合作双方纠纷不断与意愿不强,致使校企合作难以长久维持下去。依据协同创新理念,研究生培养主体之间要实现相互开放、利益均衡、风险平摊,因此,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与风险共担机制自然而然成为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中的重要途径。首先,学校与企业应该明晰利益分配方式。研究生在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无论是高校还是企业都对其培养付出了重大的心血,所以其研究成果应该属于双方所有,双方应该在校企合作协议中明确研究生在双方培养过程中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利益分成,按照双方实际参与程度与投资比例进行合理分配。其次,校企双方应该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大部分研究生在企业实习中,通过指导教师的启发与自身的努力钻研,通常会产生一定的创新性成果,但这些创新性成果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理论上的形态,是否能够转化为产业还需要企业的实践,一般企业并不愿意承担风险去应用这些成果,所以,校企双方应该通过建立风险共担机制,激励企业去实践这些理论上的创新性成果,如果企业运作成功,企业应该获得其中大部分收益;如果理论成果转化不理想或失败,高校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企业提供更好的专利成果助推企业发展。
2.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既是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一种新探索,也是对教师进行的一场考验。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式,后者更多强调的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科研能力的提升,而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则更侧重于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所以这需要指导教师既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也要具备很强的实践指导能力。校企联合培养的研究生通常采用“双导师制”即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培养。在协同创新理念指导下,指导教师应该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相互学习,共同探讨,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首先,完善指导教师考评机制。一方面,通过制度建设来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教师绩效考评体系,引导学校导师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使学校导师与企业“零接触”,让他们深入了解企业技术的应用与需求,丰富他们的工程实践经验,提升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与科研转化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应选派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企业导师,对他们担任企业导师予以工作量的计算,尤其是通过推荐优秀的企业导师进入高校深造不断吸引更多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担任企业导师,从而不断优化他们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完善指导教师沟通机制。目前在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过程中,虽然指导教师之间有所沟通,但没有形成完善的机制,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完全是一种自发的、偶然性的交流沟通形式。因此,完善指导教师交流沟通机制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指导教师交流沟通机制方面,学校与企业应该在签订合作协议中予以明确规定双方交流沟通的形式与频率,充分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除了日常交流沟通之外,指导教师均应参加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论文开题、中检和预答辩等培养过程,同时建立工作日志联系形式,在整个论文指导过程中,研究生应该撰写不少于12篇工作日志,这些日志都需要得到企业导师与学校导师的指导与签字确认。
3.夯实合作基础,共筑资源共享平台。在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由于对教育资源未能进行有效地发掘、整合和利用,学校和企业之间缺乏相应的学习和交流平台,致使合作过程中没有形成良好的资源共享和创新氛围,严重阻碍了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进程和实效性。因此,必须要统筹兼顾,与时俱进,充分发掘和利用教育资源,夯实双方合作基础,共同建设资源共享平台。首先,充分发掘和利用高校教育资源,为建设资源共享平台提供基础支撑。高校拥有完善的实验设施、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科研能力突出的教师资源,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和学院及相关行政部门应该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优势,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推动企业不断进行产业转换升级。其次,搭建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通过鼓励学校导师与企业进行项目申报与实践基地、实验室建设等全方面、多角度的深入合作,健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机制,通过举办校企合作论坛、人才培养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共享工作信息和研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此展示双方合作成果与筹谋未来合作方向,共同推进双方合作的维度与深度转换,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与育人环境。
4.完善联合培养研究生动力机制。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参与双方的共同协作与通力配合,在协同创新理念下可以有效调配各培养主体参与意识与激活培养动力,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与要素在联合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创造性作用。首先,加强战略合作,建立共同培养理念。在签订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之时,合作双方应该进行深度探讨,就未来培养研究生的方式方法、交流途径、合作模式、完成目标及资源配置等达成一致并写入培养协议之中,夯实双方合作的战略基础,形成共同的培养理念。其次,充分发挥政府职责,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推动校企联合研究生培养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在政策引导、经费支持和法律保障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为校企联合培养各主体提供沟通与咨询服务,在资金和技术方面提供扶持,协调各培养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和保证他们自身的合法权益,引导和激励高校与科研企业积极参与联合培养研究生,提升他们参与联合培养工作的积极性与动力,共同为提高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Z].2012-05-04.
[2]邵云飞.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4):79-84.
[3]黄正夫,易连云.协同创新视野下研究生培養模式的转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4):7-10.
[4]黄翠萍,刘庭,万洪英,路卫娜.协同创新环境下研究生联合培养动力机制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2):34-38.
[5]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7):81-84.
[6]别敦荣,胡颖.论大学协同创新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12,(10):4-8.
[7]黄正夫.基于协同创新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