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剧院公共空间导向标识系统设计
2017-10-30朱昊睿
朱昊睿
摘要:导向标识系统是为目标访客提供一系列以视觉为主的寻路行为设计,为提高访客的寻路体验,需要建立完善的导向标识系统。以国家大剧院为例,通过对现场相关数据的统计和观察访客的日常寻路行为,分析国家大剧院公共空间标识现存问题;并以访客需求为中心,从导向标识点位规划、信息读取以及信息可识别性等方面提出系统性优化建议。以期通过对国家大剧院现有导向标识系统优化研究,探求大剧院公共空间导向标识系统的设计原则,改善访客寻路体验。
关键词:国家大剧院 公共空间 导向标识 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U23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4-0148-02
一、大剧院公共空间及导向标识相关概念
(一)大剧院公共空间
大剧院是以建造专业化剧场为中心,为话剧、歌剧、芭蕾舞以及室内乐等各类表演艺术打造独有演出空间的建筑综合体。大剧院公共空间则是各种独有演出空间之外,为访客、工作人员、演出人员等各类人士提供活动、休息、交流的开放性空间。
(二)导向标识
导向标识是帮助人们定位方向、寻找道路、了解空间环境的信息设施;是与人们生活质量密不可分的以视觉为主的信息引导。在大剧院公共空间中,合理的标识导向系统可以提高观演访客的空间体验。
二、国家大剧院导向标识优化建议
(一)国家大剧院公共空间特性
国家大剧院内部构造讲究空间对称,本文所述大剧院公共空间包含北大厅、北水下廊道、橄榄厅、一层公共大厅。
北大厅是访客进入大剧院的第一印象空间,此空间层高约6米,形似半椭圆形,位于大剧院负一层,是连通室外广场、地铁、地下停车场、大剧院内部的重要交通节点,为访客提供售票、取款等服务。
北水下廊道顶部采用玻璃天棚搭建而成,由一个长16米宽24米的长方体过渡区与橄榄厅相连。
橄榄厅形似橄榄,面积约870万平方米,拥有高46米的巨大穹顶;北侧为歌剧院池座入口,东西两侧各有一扶梯通往一层公共大厅。
一层公共大厅以歌剧院为中心,西侧戏剧场,东侧音乐厅,南面下楼可达小剧场。此公共空间兼具临时演出、临时展览、商业售卖等功能,并设有东、西咖啡厅以供休憩。
(二)现场状况及访客问题
为真实了解国家大剧院访客的寻路需求及导向标识系统现状问题,自2016年7月9日至2016年9月25日共进行13次现场调研,观察并访问访客,对频发问题进行综合整理(表1)。
(三)现状问题分析
根据国家大剧院公共空间现场调研情况、现有导向标识分类及数量统计(图1),从访客角度出发,归纳分析标识现状问题核心点,可总结为以下4点。
1.建筑限制。国家大剧院建筑内部空间有别于寻常建筑,初到访客无法按常规思维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预设,大多数初到访客会产生空间错觉,将负一层误认为一层;同时,现有导向标识对建筑墙体、地面均采用专设材料,不宜打破其完整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导向标识的设置及安装形式。
2.现有标识形式、尺寸多样化,缺乏统一性。
3.导向标识点位缺失。主要人流决策点导向标识引导性不足;剧场之间缺乏导向指引;剧场缺少终端标识,致使访客抵达目标地而不自知。
4.现有导向标识版面信息读取困难。信息缺乏统一性、连续性、完整性,例如:负一层同时具有“M”、“-1”、“B1”“池座”等不同命名,导致访客楼层认知错误,影响目标地找寻。
(四)国家大剧院导向标识优化建议
为解决因现有标识缺陷给访客所带来的寻路问题,模拟不同目标访客(观演、参观、活动访客)路径,在维护建筑语言独特性、不改变标识基础造型、字体、图形符号的同时,从标识规划点位、版面信息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以期改善访客寻路体验。
以初次抵达国家大剧院欣赏戏剧的访客路径为例。根据现有空间名称及访客需求,将信息分类分级(表2),由上至下逐级指引。
模拟访客动线,北大厅为起始点,经过北水下廊道、橄榄厅、一层公共大厅抵达戏剧场入口(图2)。位于北大厅(图3)的观演访客主要信息需求为入场口、售票厅位置,及反向寻路所需的出口位置。
道路交叉口——橄榄厅为主要寻路决策点。为减轻访客因寻路问题造成的橄榄厅人群滞留、拥堵等现象,在决策点前3-10米处新增标识点位,提前告知目标空间的准确方向信息,决策点时再重点指引。为便于访客快速读取信息并作出判断,决策点导向标识版面信息需精简有序,建议去除版面装饰字体,放大主要目标空间信息,将其他楼层信息(依据目标空间选择楼层信息,目标空间为戏剧场,则楼层信息中不指引音乐厅单体建筑内部楼层功能信息)及服务信息划分为不同板块;并突出当前楼层信息,便于访客对当前所处位置进行定位(图4)。
抵达一层公共大厅时需要进行连续指引(图5),为访客提供信息接力。根据现场调研发现,此点位版面地图信息不仅识别率低也影响文字信息读取,建议取消。并在当前楼层信息后增加当前空间名称,增强访客当前位置认知。
一层公共大厅的主要信息决策点为通往二层的扶梯口,为避免造成访客楼层及剧场入口认知混乱(现场较多访客误以为二层为戏剧场主入口,同时将二层误以为一层,以至于入场门寻找更加困难),仅提供单一主要路径指引,具体楼座或池座在剧场建筑单体外部的公共空间不做指引(图6)。戏剧场入口处增加终端位置标识,增强访客的抵达感。
以此类推,根据设定不同目标访客并模拟访客路径的方法,对国家大剧院公共空间的现有导向标识提出优化建议并加以验证(具体后续工作内容此处不作细述)。
三、大剧院公共空间的导向标识系统设计原则
近年来,国内的剧院数量和建设程度在不断提升,建立完善的导向标识系统越发重要。通过对国家大劇院公共空间导向标识系统的研究发现,导向标识不仅需要融入环境,同时又要访客能够清晰地识别;它需要结合建筑特色、准确传达易识别的位置和方向信息;保证美观和功能性,才能给访客轻松悠闲的心理感受。因此总结大剧院公共空间的导向标识系统设计原则如下:
(一)准确性和系统性
导向标识系统的目的是使访客能够在陌生的空间内,不受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影响,方便、准确、迅速地获取所需信息,并相对自由的活动。在大剧院公共空间中,为了使初到访客能够迅速熟悉大剧院的空间环境,快速识别目标地,需要导向标识在访客面临寻路决策时,为其在合理的位置节点提供准确无误、清晰明了的信息,并在各个信息节点保持信息统一、连续的系统性,指引和规范不同目标访客在不同情形下的行为。
(二)文化性和美观性
大剧院公共空间的导向标识也体现着大剧院的文化内涵,其外在形式需与大剧院公共空间的整体艺术氛围和谐统一。追求功能至上的同时兼顾当地文化特色与美观性。
(三)人性化
大剧院的功能特征决定了导向标识的服务对象,好的设计需要以人为本。因此在尺度、形状、信息传达方式等方面需要多方面考虑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实现无障碍设计。
结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愈发强烈;大剧院作为表演艺术中心寄托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建立完善的导向标识系统不仅能提升大剧院整体服务品质和对外形象,也能使大剧院更好地发挥各项职能。随着研究的深入,导向标识系统设计将兼顾不同目标访客的需求,合理地规范化寻路行为逻辑,改善访客寻路体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