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斑牡丹在黑龙江省东南部的引种栽培试验报告
2017-10-30逄宏扬龙作义贾福
逄宏扬 龙作义 贾福
摘要:在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的海林市进行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S.G. Haw et L.A. Lauener)T. Hong et J. J. Li]苗木的栽培試验,连续3年对紫斑牡丹的生长发育表现、物候期进行了观测,采用不同防寒措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紫斑牡丹苗木部分植株地下根系不做防寒处理能正常越冬,但地上枝条冻害严重,保存率逐年降低,长势弱,每年生长量不明显;物候期与原产地相比均较晚;采用不同防寒措施对其萌芽期和始花期影响较大,对其成活率也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S.G. Haw et L.A. Lauener)T. Hong et J. J. Li];引种;试验;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S685.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18-3508-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18.029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test of Paeonia rockii(S.G. Haw et L.A. Lauener)T. Hong et J. J. Li seedlings which was introduced into southeastern region of Heilongjiang rovince, Hailin. was conducted for 3 consecutive years to observe the growth performance and phenology. And comparative test of different cold proof measures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artial plants of the roots of P. rockii seedlings could normally pass through the winter without cold treatment; but the freeze injury of branches was serious as the preservation rate decreased year by year; the growth was weak while annual growth was not obvious. The phenophase was later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 Different cold treatment had different effects on germination period and initial flowering period, also had certain effects on the survival rate.
Key words: Paeonia rockii(S.G. Haw et L.A. Lauener)T. Hong et J. J. Li; introduction; test; Heilongjiang Province
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S.G. Haw et L.A. Lauener)T. Hong et J. J. Li]为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 L.)落叶亚灌木,产于中国,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1]。紫斑牡丹因其花瓣基部有一个明显的紫斑而得名,是牡丹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因其种植规模、品种数量及其在国内外的影响,而成为中国牡丹中仅次于中原牡丹品种群的第二大牡丹栽培品种群[2,3],也是中国特有的濒危物种,是所有野生牡丹中受威胁程度较高的种类[4],对中国牡丹的栽培种影响较大。紫斑牡丹生长健壮,抗性强,花期又在中原牡丹之后,加之其独特的基部紫斑、浓郁的香气和浑厚的花瓣质地[5],在现有牡丹各品种群中又最耐寒,所以价值很高。并且其种子含油丰富,除了具备很高的观赏价值外,还有较高的食用价值[6],是原产中国特有的生物资源[7]。2011年紫斑牡丹种子油被批准为国家新食用油种类,明确可用于加工[8],因而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各地都在积极引种培育适合本地的紫斑牡丹品种。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牡丹江市和尚志市等地都进行过紫斑牡丹的引种栽培,而且效果良好[9,10]。本次试验引进了抗逆性较好、经济价值较高的紫斑牡丹优良品种,在黑龙江省东南部的海林林业局石河林场进行了连续3年的动态观察,通过引种试验,探索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较实用的紫斑牡丹防寒技术,为探寻紫斑牡丹的抗寒性提供理论依据,为牡丹资源的创新做前期准备,也为选育抗寒新品种、应用及建立寒地牡丹品种群奠定基础。同时防寒技术的研究也能为大规模引种提供借鉴。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海林林业局石河林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海林市,地理位置为北纬44°30.26′,东经129°14.65′,年平均气温3.0 ℃,年无霜期125 d,年降水量528 mm,年蒸发量952.7 mm,≥10℃的年有效积温2 450 ℃,年最低气温-32.8 ℃,年日照时间2 160 h,大气相对湿度72%。土壤以暗棕壤为主。
1.2 试验材料与管理
以2014年从甘肃省兰州市引种的株龄为二年生、三年生紫斑牡丹苗为试验对象。选择地势高敞向阳、排水良好、土壤深厚的沙质土壤,裸根栽植,栽植时间为2014年4月中旬,株行距80 cm×50 cm。栽植前用ABT生根粉溶液处理苗木30 min,并用杀菌灵溶液浸泡杀菌消毒,以防病菌感染,栽植深度以根颈部位与地表平齐为宜,每株施农家肥约2 kg,栽植当天浇1次透水。1周后用垄土封根颈部,第二年春天再扒平垄土。endprint
在2015年早春植株萌动、生长开始时,进行第一次施速效肥(有机氮肥中混入少量磷肥),匀撒在植株周围,松土后浇透水。根据降水和土壤情况,在土壤干燥时随时浇水,整个生长季节保持土壤潮湿无积水。结合施肥、浇水进行中耕除草,以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保持土壤墒情稳定,防止病虫害发生。当年10月末到11月初,按照试验设计采取防寒措施,并浇灌封冻水。
1.3 试验方法
1.3.1 生长情况调查 对引种的紫斑牡丹挂牌20株进行田间生长情况调查,在2014-2016年的生长期,都记录其生长动态及形态指标,评价植株的树势,测定株高、冠幅,以及一年生枝的长度、粗度、个数等,结果取平均值。
1.3.2 物候期观测 对引种的紫斑牡丹生长发育物候期进行观测,随机抽取20株挂牌作为观测对象,记录其萌芽期、展叶期、开花期、落叶期等对应时间。从2015年4月开始,隔天观察记录一次,遇有物候转折时期则每天观测记录1次,11月初观测结束。物候期观测采用田间目测,各物候期确定标准分别是:①萌芽期,从田间5%以上的植株芽体开始膨大、芽鳞变色算起;②始花期,从5%的植株花蕾开放到20%花蕾開放;③末花期,约80%的花朵凋谢时;④种子成熟期,以果实成熟后荚果背缝线裂开的日期算起;⑤落叶期,从叶片开始变色、落叶的日期起,到全部植株叶片枯萎、失去生理功能、没有观赏价值的日期。
1.3.3 防寒处理 在2014、2015年的上冻前,捆拢田间植株枝条,做防寒处理。防寒处理有:①整株覆土5~10 cm;②盖草帘;③整株绑草帘后套编织袋。在做完防寒处理后植株外侧堆土15 cm。以地面不加防寒物、只在根颈处堆土15 cm的防寒处理为对照(CK)。到次年春季芽萌动时,解除植株上的防寒物,撤去堆土。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重复20株。观察各处理的萌芽期及始花期,调查2015、2016年的成活率、枝条冻害程度;并进行年度间对比分析。
1.4 数据处理
试验所得数据应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3程序处理,并制表,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动态
引种到海林市的紫斑牡丹生长量调查情况见表1。实际观察记录显示,引进的紫斑牡丹当年栽植成活率较高,达95.5%,第二年的保存率为58.4%,第三年保存率为35.6%。2014年栽植后,紫斑牡丹在主干的基础上萌发出了新枝,并有零星植株开花、结果;2015年,大多数紫斑牡丹主干部分基本冻死,但一些从根部萌发出的新枝有零星植株开花结果;2016年,同样是大多数主干部分基本冻死,有一些从根部萌发出的新枝零星开花并结果。从表1可知,栽植后的紫斑牡丹长势弱,生长量各样株差异不明显,其原因是在越冬后,前一年营养生长的地上主干部分基本被冻死,在根部萌发出的新枝条成为新的主干,但经过越冬后又被冻死,底部又重新萌发新枝并形成新的主干。株高最高的是2016年,为23.43 cm,比株高最矮的2014年高出5.78 cm;当年生枝长度和粗度最大的均是2015年,分别为13.43 cm、5.54 mm,最小的是栽植当年的2014年,分别为7.37 cm、4.87 mm;当年生枝条个数最多的是2015年,为2.84支,最少的是2014年,为1.73支。冠幅方面3年的差距不大。
2.2 物候期
引种到海林林业局石河林场的紫斑牡丹物候期调查情况见表2。从表2可知,引种栽植后,紫斑牡丹的萌芽期约在4月中下旬,花期集中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均比原产地甘肃省兰州市迟1个月左右,单花花期7~10 d,群体花期10~15 d;落叶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引种地和原产地差10 d左右;从萌芽到开花,原产地和引种地的时间差别不大,分别为43 d和41 d,但是两地的年生长期差别较大,分别为206 d和185 d,原产地比引种地年生长期多出21 d;分析其原因,这是因为引种地气候寒冷、引种过来的紫斑牡丹萌芽时间晚所造成的。通过2年的观测,引种栽培园内仅有零星紫斑牡丹开花,所以引种地的花期物候是以园中所有开花植株观测统计的结果。总体来看,与甘肃省兰州市原产地相比较,海林林业局石河林场引种的紫斑牡丹物候综合表现为萌芽、开花、种子成熟期开始时间均较晚,落叶期差别不大。
2.3 防寒处理对主要物候期的影响
防寒处理对主要物候期的影响情况见表3。由表3可知,不同防寒处理对萌芽期影响较大,整株绑草帘后套编织袋的处理萌芽最早,为4月15日,萌发最晚的是不加防寒物仅堆土防寒的处理(CK),其萌芽期为4月22日,二者相差7 d。防寒处理对始花期也有一定的影响,整株绑草帘后套编织袋的处理始花期最早,为5月27日,始花最晚的为不加防寒物仅堆土防寒的处理(CK),其为6月1日,与前者相差5 d;而覆土防寒处理的植株均无开花现象。
2.4 防寒处理对越冬成活率的影响
紫斑牡丹的地下部分抗寒力较强,田间多表现地上部分枝条冬季干枯,地面或地下芽春季萌发替换老枝。经过2014年的防寒处理,2015年春季萌芽后撤去防寒物,待5月下旬叶片展开后,调查不同防寒处理对紫斑牡丹成活率的影响;同样有2015年做防寒处理,2016年春季萌芽后撤去防寒物,并做同样的调查,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从引种移栽第一年(2015年)的成活率来看,平均成活率为63.33%,采用防寒处理和不采用防寒处理的成活率差别不大,以整株绑草帘后套编织袋处理的成活率最高,为66.67%,然后是盖草帘与覆土防寒处理,两处理的成活率分别为63.33%和60.00%,成活率最低的为不加防寒物处理的对照,为58.33%;2016年的平均成活率为38.75%,以盖草帘处理的成活率最高,为43.33%,然后是整株绑草帘后套编织袋处理与对照,两处理的成活率分别为40.00%和36.67%,最低的处理为覆土防寒,为35.00%。endprint
3 小结与讨论
3.1 紫斑牡丹的生长特点
紫斑牡丹在海林市引种栽培后,部分植株地下根系不做防寒处理也能正常越冬,但地上部分的木质化枝条受冻严重;采用防寒处理后,大多数植株还是会冻死干枯而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使引进的紫斑牡丹保存率逐年降低。由于黑龙江省春天气温回升晚,秋季短,紫斑牡丹根系还没有生长充实就面临寒冷冬季来临,使根系和地上部枝条的抗寒能力受到影响。经过2015、2016年连续2年的观测,引种的紫斑牡丹开花率极低,全园仅零星开花结果。造成零星开花的原因一方面是植株幼小,另一方面是冬季温度低,防寒不彻底,而且植株在本地的抗凍能力不足,栽植后的紫斑牡丹长势弱,每年生长量不多,并且在越冬后,上一年营养生长的地上主干部分基本被冻死,仅靠从根部萌发出新的枝条成为新主干。
3.2 物候期
与原产地甘肃省兰州市相比,海林市引种后紫斑牡丹物候期综合表现为萌芽期、花期均比原产地迟1个月左右,落叶基本一致。所以年生长时间差别大,原产地比引种地年生长期多21 d,这主要是引种地气候寒冷、春季升温迟、引种过来的紫斑牡丹萌芽时间晚所造成的。
3.3 防寒处理对主要物候期和越冬成活率的影响
不同防寒处理对紫斑牡丹物候期萌芽期和始花期影响较大,整株绑草帘后套编织袋处理的萌芽期、始花期均最早。从引种移栽第一年(2015年)成活率来看,整株绑草帘后套编织袋处理的成活率最高,第二年(2016年)盖草帘处理的成活率最高,这可为寒冷地区大规模引种紫斑牡丹的冬季防寒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周仁超,于东明,黄言强,等.紫斑牡丹的濒危机制与保护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2,1(3):74-75.
[2] 成仿云,李嘉珏,陈德忠,等.中国紫斑牡丹[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3] 李嘉珏.中国牡丹起源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20(2):22-26.
[4] 景新明,郑光华,裴颜龙,等.野生紫斑牡丹和四川牡丹种子萌发特性与其致濒的关系[J].生物多样性,1995,3(2):84-87.
[5] 李 欣.10种紫斑牡丹在哈尔滨地区的抗寒性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9.
[6] 陈慧玲,杨彦伶,张新叶,等.油用牡丹研究进展[J].湖北林业科技,2013(5):41-44.
[7] 韩长志,左安建,刘云霞.油用牡丹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16(20):194-197.
[8] 国家卫生部.关于批准元宝枫籽油和牡丹籽油作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EB/OL].http://www.nhfpc.gov.cn/sps/s7891/201103/cffd9def6
007444ea271189c18063b54.shtml.
[9] 鞠志新.东北地区牡丹生态适应性及抗寒性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10] 丛 啸,玉 铮.突破禁区北方寒地牡丹艳——尚志自然条件与露地牡丹栽培研究[J].中国花卉园艺,2002(14):22-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