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睡莲之翼

2017-10-30谭立威

航空世界 2017年8期
关键词:教练机米格孟加拉国

谭立威

2017年7月11日,孟加拉国空军的一架雅克-130在吉大港附近训练时坠毁。所幸的是,两名飞行员成功弹射跳伞。这也使得一向较少得到关注的孟加拉国空军,一时间成为国际媒体关注的热点。

事实上,孟加拉国空军的这批雅克-130是年轻的空军元帅阿布·埃斯拉尔(1961年出生)于2015年6月接任孟加拉国空军总参谋长,成为空军新一代掌门人之后,才刚刚交付的。

与外界对孟加拉国空军神秘的刻板印象不同的是,孟加拉国空军其实一直积极地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早在1995年,孟加拉国空军就派出过1架贝尔212直升机前往科威特一伊拉克,参与联合国的军事维和行动。

2003年,孟加拉国空军的两架贝尔212直升机赴东帝汶执行联合国的支援任务。此后,在非洲多国的蓝盔行动中,都有孟加拉国空军的身影。最近的一次,是2015年9月,孟加拉国空军的3架米-171Sh直升机参与了联合国在海地的军事行动。

下面就让我们走近孟加拉国空军,看一看这支南亚空中力量的现状。

作战:米格-29与F-7

第5中队

该中队成立于孟加拉国刚刚独立后的1972年1月31日,当时称507中队,是孟加拉国空军组建的第一个战斗机中队。彼时,中队里仅有一架T-33,5周之后,又接收了两架F-86E“佩刀”。最初的几个月里,这3架原巴基斯坦空军的老古董构成了该中队的全部战力。

1972年9月,这3架飞机退役,第5中队在此后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无机可飞。11个月后的1973年8月,中队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新战机,6架米格-21MF和2架双座型的米格-21UM。此外,1979年底该中队开始飞中国产的双座FT-5(歼教5的出口型),专用于战斗机飞行员改飞。

FT-5一直服役到1986年,孟加拉国空军最后的3架米格-21则直到1989年才退役。16架F-7MB(歼7专门出口孟加拉国空军的衍生型别)和9架双座型的FT-7MB取代了米格-21,成为孟加拉国空军的主力战机,当时分别隶属于第5和35中队。

2005年,孟加拉国又购入了16架F-7,其中包括12架F-7BG(F-7MG专门出口孟加拉国的型别)和4架双座型的FT-7BG。2006年3月和9月,新战机分两批完成交付,全都部署在第5中队。目前,第5中队驻防于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古米塔尔的班加班杜空军基地,其首要目标是空防,不过在实战中也将承担空对地的职责。

第8中队

现今,孟加拉国空军最先进的战斗机是米格-29。8架米格-29(其中两架为双座型)于2000年交付,隶属于驻防首都达卡班加班杜空军基地的第8中队。

该中队重组于1976年12月28日,当时装备中国产的F-6(歼6)和双座型的FT-6(歼教6),均为巴基斯坦捐赠的。F-6后于1996年退役。

第8中队的首批米格-29飞行员受训于俄罗斯,米格公司的试飞员也前往孟加拉国提供了培训。这期间,孟加拉国空军借助马来西亚皇家空军的米格-29进行了模拟作战训练。

孟加拉国空军米格-29上装备的N019火控雷达,具有一定的超视距作战能力。近年经过在乌克兰的翻新后,这批米格-29有望至少再服役10年。

第21中队

该中队组建于1986年7月15日,如今是孟加拉国空军唯一一个只承担对地攻击任务的中队,驻防在孟加拉国第二大城市吉大港。

第21中队初创时就驻扎在吉大港,1991年孟加拉国遭到那场著名的强台风侵袭之前,该中队移驻达卡的古米塔尔,直到2000年才重返吉大港。

自1991年,第21中队就开始装备16架中国造的A-5Ⅲ(强5Ⅲ)攻击机。孟加拉国空军的F-6退出现役后,剩下的双座教练型FT-6都分配给了21中队,用于训练A-5飞行员。

该中队的部分A-5Ⅲ和FT-6曾回到中国进行翻新,其余的也进行了寿命延期改造。2015年,孟加拉国空军订购的雅克-130开始交付,至此A-5Ⅲ和FT-6全部退役。孟加拉国引进的这16架雅克-130全部交付给了第21中队,从2015年9月开始交付,至2016年完成。

第25中队

该中队现驻防吉大港。自1989年11月27日,第25中队就列装了F-6和FT-6。1995年10月,孟加拉国接收了8架L-39ZA“信天翁”教练机,全都分配给了25中队,使该中队成为孟加拉国空军的作战训练中队。2012年4月,第25中队的1架L-39ZA“信天翁”失事坠毁,1名飞行员不幸遇难。

2013年,L-39ZA教练机全部移交给了第15中队,第25中队改飞从第35中队接收过来的F-7MB和FT-7MB,用于高级喷气式战机的改飞训练。

现任孟加拉国空军总长阿布·埃斯拉尔曾担任过第25中队的中队长。

第35中队

该中队绰号“霹雳猫”中队,驻防首都达卡的班加班杜空军基地。其首要职责是空中支援、近空支援和空中遮断,其次是训练和空防。

1989年,孟加拉国空军从中国引进的16架F-7MB和9架FT-MB开始交付,取代了原有的米格21。第35中队组建于1990年1月11日,最初原本计划将F-7MB和FT-7MB全部装备该中队,但是由于米格-21退役后,第5中队一时无飞机可飞,因此这批战机分配给了第5和35中队。

2011年11月,时任孟加拉国空军总参谋长齐亚·拉赫曼宣布,将再次引进16架F-7,其中包括12架单座型F-7BGI(F-7BG的改进版)和4架双座型FT-7BGI。

这批最新型的F-7于2012--2013年之间完成交付,全部裝备第35中队。该中队原有的F-7MB和FT-7MB则转交给了驻吉大港的第25中队。

支援:安-32与C-130Bendprint

第1中队

该中队为直升机中队,驻防吉大港。其前身是1971年9月28日,在印度迪马普尔组建的一个飞行分队。彼时,正是孟加拉国空军在印度的帮助下创建伊始。该中队组建之初称501中队,1973年更名为第1中队。中队里最初装备的是“云雀”Ⅲ直升机,1973年接收了米-8直升机,一直服役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

1995年,孟加拉国空军接收了首架米-17直升机,此后共接收35架不同型别的米-17。从1998年开始,第1中队开始飞贝尔212直升机,其中一架装备有远距无线电系统和起吊装置,并采用高亮涂装,专用于执行搜救(SAR)任务。

第1中队现在的主要职责是战术地面支援,并为陆军和政府组织提供后勤保障。此外,该中队还用于执行侦察任务,特别是在救灾方面往往扮演着重要角色。

2014年7月,意大利阿古斯特一韦斯特兰公司宣布,与孟加拉国国防部签署了一份协议,孟加拉国空军将购进两架AWl39直升机,用于执行海上搜救和其它任务。2015年,这两架AWl39业已交付,目前在第1中队服役。

第3中队

该中队绰号“独角兽”中队,组建于1971年12月30日,原番号为503中队,后改称第3中队。最初装备DHC-3“水獭”飞机,1973年之后开始飞安-24和安-26运输机。1977年,安-24退役。安-26则一直用到1989年才被安-32运输机取代。

第3中队驻防在吉大港,目前是孟加拉国空军规模最小的中队,一度曾只有两架安-32,1995年才又增加了1架。这3架安-32运输机,包括两架安-32A和1架安32B。

不过,可不要小看这个袖珍中队。第3中队是孟加拉国空军唯一的运输机中队,承担着主要的空运职责。此外,还要执行海事监控和巡逻任务。一旦需要的话,还可挂载炸弹,执行轰炸任务。

在孟加拉国历次大型救灾行动中,例如2007年的特强气旋风暴“锡德”和2009年的气旋风暴“艾拉”,第3中队都承担起沉重的救援和运输任务。

第9中队

该中队绰号“蝎子”中队,贝尔212直升机中队,创建于1975年11月,最初番号为第17中队,1982年改称第9中队。中队里最初装备“云雀”Ⅲ直升机,1977年开始陆续接收了10架贝尔212,此后又接收了3架用作贵宾专机和1架用于搜救任务的贝尔212。

第9中队现驻防于首都达卡泰吉宫的巴沙尔空军基地,主要为陆海军和警察提供支援,其装备的贝尔212直升机可用于运输、战术侦察,以及为特种部队提供战术支援。此外,在孟加拉国国内的救灾行动和海外的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也时常能见到孟加拉国空军第9中队贝尔212的身影。

第31中队

创建于1981年1月,原贝尔212直升机中队,1983年换装米-8直升机,直到1995年米-8才全部退役。此后,第31中队就成为米-17直升机中队。如今,该中队驻防于首都达卡的巴沙尔空军基地,共装备有4种不同型别的米-17直升机,其中包括2015年12月最新交付的5架米-171Sh。

第31中队的米-17主要用于战术地面支援、运输、侦察、空中撤离和医疗救援。所有的米-171均可携带武器,其中米-171Sh的火力尤为强大,除携带航空机枪外,还可挂载火箭弹和炸弹。

第101特种飞行单位

这是孟加拉国空军唯一一个固定翼飞机与直升机混编的单位,驻防在达卡的巴沙尔空军基地,下辖两个飞行联队,即直升机联队和运输机联队。如今,该单位除辖有不同型别的米一17直升机外,还装备有4架C-130B“大力神”运输机和3架捷克生产的L-410运输机。

第101特种飞行单位创建于2001年4月,其首要职责是运送贵宾(VlP)和超级贵宾(VVIP),以及执飞特别行动。最初,该单位装备有米-17和贝尔212直升机,以及1架安32运输机。

现在,该单位除了米-171外,还装备有两架米-17-1V直升机,涂有特别的蓝白涂装,用做贵宾专机。这两架直升机是2006年3月交付的,仅用于执行贵宾和超级贵宾的飞行任务。至于其他的米-171和C-130B则往往还要执行贵宾飞行之外的使命。

孟加拉国空军的4架老式C-130B“大力神”运输机来自原美国空军多余的库存。尽管这4架早有些廉颇老矣的“大力神”的机翼已经按照C-130H的标准进行了升级改造,不过发动机却还是最初的。除了日常的运输任务外,这些老“大力神”还要参与孟加拉国军队在非洲的联合国维和行动,以及国内的救灾行动。

在国际援助方面,孟加拉国空军的老“大力神”也频频登场亮相。2004年著名的印度洋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发生不久,老“大力神”就为受灾严重的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运去了两架参与救援的贝尔212直升机。2005年10月巴基斯坦大地震之后,他们也曾参与援助。2008年5月特强气旋风暴“纳尔吉斯”席卷缅甸时,老“大力神”送去了一支医疗队和救灾物资。

第101單位最新的装备是那3架2015年才交付的L-410UVP-E20运输机,目前主要用于多发运输机的改飞训练。

训练:PT-6与K-8W

孟加拉国空军的飞行训练始于1974年12月4日在首都达卡泰吉宫机场组建的学员训练队。1976年9月1日,飞行教官学校的开幕典礼上,孟加拉国空军总长巴沙尔在首飞活动中遭遇飞行事故,不幸坠机遇难。为了纪念这位殉职的空军总长,他遇难的泰吉宫机场从此改称巴沙尔空军基地。

1977年,学员训练队改称学员训练联队,从达卡迁到了孟加拉国西南的杰索尔。1982年,改称孟加拉国空军学院。空军学员的飞行训练由飞行训练联队来完成,该联队下辖3个中队。2014年秋天,孟加拉国空军招收的首批女飞行员开始接受训练。

第11中队

初级飞行训练和给学员们上航空理论孟加拉国空军第15中队的K-8w高级教练机课程是第11中队的主要任务。该中队组建于1982年,从初创至今,一直在使用中国生产的PT-6(初教6的出口型)初级教练机。

孟加拉国空军最早的PT-6是1977年交付的4架。此后,历年增购的PT-6总数在50架以上。如今,其中的部分PT-6教练机已经进行了升级,加装了自动定向仪(ADF)和GPS系统。2014年12月,孟加拉国政府宣布将采购12架新PT-6教练机。

孟加拉国空军的初级飞行训练通常在120飞行小时左右。第11中队每年都会有两个学员班,每个班的学员人数在10到15人。此外,中队还会接受来自孟加拉国海军和陆军的飞行学员,以及来自斯里兰卡、马来西亚、伊拉克等国的学员。

第15中队

通过初级飞行训练的学员将会选择飞战斗机、运输机或是直升机。选择飞战斗机或运输机的学员就将在第15中队受训。固定翼喷气式飞机的改飞训练,通常在35~40飞行小时。

该中队组建于1977年10月25日,最初装备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英国老式教练机“教师”,使用了20年之后,才从第25中队接收了12架美国空军于1996年转让给孟加拉国空军的T-37B教练机。

2011年12月,由于选出进行测试的3架T-37B中,有两架的弹射座椅系统没有通过测试,因此第15中队的T-37B全部退役。为了解决第15中队无教练机可飞的困境,作为一个临时的解决方案,2013年将第25中队的L-39ZA教练机调拨给了第15中队。

2014年9月,最终的解决方案来了,随着9架中国产的K-8W教练机陆续交付,这款新型高级教练机全部装备给了第15中队,使得该中队成为孟加拉国空军目前唯一的一个K-8中队。不过,K-8W开始服役后,L-39ZA仍留在第15中队。

第18中队

孟加拉国空军的旋转翼飞行器改飞训练,主要是由第18中队来完成的。该中队组建于1982年4月1日,拥有4架贝尔206L直升机。

直升机的改飞训练,包括4周的地面课程和50~70飞行小时。除了为孟加拉国空军培养直升机飞行员,第18中队还为陆海军和外军飞行员提供飞行训练。

编辑:石坚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练机米格孟加拉国
Hungry horses amid pandemic in Bangladesh 孟加拉国疫情中受饥的马
翱翔全球的K8教练机
莫迪访问孟加拉国
练瑜伽
以色列计划对M—346教练机进行升级
俄罗斯将用米格—35替代现役米格—29战斗机
彩图吧
玻璃蛋中的那粒米
孟加拉国将建核电站
M-290“雷多哥”多用途教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