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危重患儿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及预后
2017-10-30邵彤郭洁李蔚蒋丹陈魁玲
邵彤 郭洁 李蔚 蒋丹 陈魁玲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危重患儿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及预后
邵彤 郭洁 李蔚 蒋丹 陈魁玲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于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危重患儿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05—2016-04在某院接受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82例危重患儿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案,分析两组护理前后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变化,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2 h、24 h,两组p(O2)逐渐上升,p(CO2)逐渐下降,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24 h后p(O2)、p(CO2)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危重患儿通气治疗十分必要,但影响因素多,针对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过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大大改善通气质量,纠正低氧血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危重患儿;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综合护理;血气;并发症
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呼吸暂停、胎粪吸入、湿肺等引起的新生儿危重患者病情普遍严重,进展快,如不及时通气治疗将导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1]。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常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抢救治疗,该通气方式适用于小儿,能促使萎缩的肺泡重新扩张,降低表面活性物质消耗,达到增加肺顺应性,促进气体交换的作用[2]。NCPAP操作程序较多,稍有操作不当会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鼻损伤、动脉导管未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不但影响通气的连续性和质量,还会严重威胁患儿生命,不过加强通气过程中的护理干预,NCPAP对于新生儿危重患儿抢救治疗还是有着显著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NCPAP危重患儿,以血气和肺功能作为指标评价护理的效果及并发症预防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单位:450018 河南省儿童医院内科监护室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从我院NICU选取82例危重患儿,均行NCPAP治疗,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成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实验组男24例,女18例;胎龄28~41个月,平均(34.4±2.6)个月;体质量1 783~4 032 g,平均(3 012.2±203.5)g。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胎龄30~41个月,平均(35.2±2.5)个月;体质量1 803~4 022 g,平均(3 027.2±196.7)g。两组患儿胎龄、性别、体质量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危重患儿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通气前护理 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鼻塞型号,及时对鼻塞及管道进行调整,确保鼻塞与鼻孔接合紧密,不致压伤鼻部。
1.2.2 呼吸道管理 通过检测呼吸道状况,观察患儿呼吸反应等对其呼吸道情况进行评估。经鼻通气容易形成呼吸道分泌物阻塞,要及时进行吸痰,定期湿化气道和翻身、扣背等,鼓励有效咳嗽,确保呼吸道通畅。
1.2.3 呼吸机管理 定期对消毒管道进行消毒处理,每日更换消毒湿化瓶、鼻塞等直接接触物。确保呼吸机干净,同时要对湿化瓶及时添加蒸馏水。
1.2.4 并发症预防护理 密切监测患儿血氧指标,一旦发现气促、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尽快调整气道通气压力参数,避免气压伤;对经口插胃管患儿进行常压加压,减少对胃黏膜的损伤;加强患儿卫生,及时更换尿布,定期清洁口腔,避免感染。
1.3 观察指标 检测两组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2 h、24 h时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变化;记录两组护理干预前后通气时间变化及平均住院时间;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前后血气指标比较(表1)护理干预前,两组p(O2)、p(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2 h、24 h,两组p(O2)逐渐上升,p(CO2)逐渐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护理干预后2 h两组p(O2)、p(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24 h后实验组p(O2)、p(CO2)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前后p(O2)、p(C O2)比较(±s) 单位:mmH g
表1 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前后p(O2)、p(C O2)比较(±s) 单位:mmH g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1 mmHg=0.133 kPa。
p(CO2)干预前 2 h后 24 h后 干预前 2 h后 24 h后实验组 51.12±13.46 64.82±14.19* 78.31±16.37*△ 77.25±14.12 69.32±12.16* 56.29±17.45*△对照组 52.11±14.32 58.44±15.29 71.42±14.44* 79.14±15.28 74.23±12.24 62.57±11.48*p(O2)组别
2.2 两组患儿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表2)两组护理干预前,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通气时间均出现上升 (P<0.05),不过实验组通气时间要短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儿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患儿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通气时间/h 平均住院时间/d干预前 干预后实验组 9.21±0.62 59.44±13.62*△ 7.65±1.3△对照组 9.31±0.48 82.44±14.15* 14.32±1.1
2.3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例,脑出血1例,鼻损伤1例,并发症发生率9.5%;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例,鼻损伤3例,动脉导管未闭2例,腹胀2例,坏死性肠炎1例,并发症发生率27.5%。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9,P=0.04)。
3 讨论
临床对于新生儿危重患儿主要采取尽快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达到促使血气恢复,纠正缺氧状态的目的,目前最有效的手段是氧疗、辅助呼吸机支持通气等,其中NCPAP是使用比较广泛的通气手段[3-4]。临床实践表明,NCPAP能快速纠正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增强通气量,避免转入气管插管呼吸,对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有积极的效果。然而,NCPAP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并发症问题,如鼻损伤、感染、气压伤等,对正常通气及通气质量造成干扰,是护理干预的重要课题[5-7]。
在本研究中,对危重患儿实施NCPAP的同时,对部分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从外围的基础护理、环境护理、心理护理,到与呼吸直接相关的呼吸道管理、呼吸机管理、呼吸体位等,如呼吸体位调整确保患儿呼吸道通畅;呼吸机通气压力参数调适避免出现通气压力过大,造成患儿脑出血、肺水肿等并发症;呼吸道管理上加强吸痰护理,避免造成胃黏膜损伤等等[8-9]。从结果来看,实验组护理干预后24 h,p(O2)上升和p(CO2)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证实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危重患儿血气指标,纠正低氧血症有更为优异的效果。另外,实验组护理干预后通气时间要短于对照组(P<0.05),原因可能是综合护理干预更为有效地提高患儿的通气质量,通气效率和效果改善,造成辅助通气时间因此缩短,与周佩艳[2]报道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实验组经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的27.5%(P<0.05),说明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能减少或避免通气过程中相关并发症发生,利于通气顺利进行,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1]陈素香,江珊.循证护理对降低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并发症的应用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6,8(2):234-236.
[2]周佩艳.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0):1187-1189.
[3]孙丽娜.护理干预在危重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药与保健,2015,24(3):115-116.
[4]侯怡,魏丽蓉,李秀春.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及护理对策[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7,32(2):297-299,302.
[5]李娜.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9):49-50.
[6]皮玉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危重患儿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10):912-913.
[7]蔡容燕,吴少皎,李淑妮.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及护理[J].河北医药,2016,38(19):3029-3032.
[8]郑映芝.减少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并发症护理探讨[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6):700-701.
[9]陈凤莲.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9):1143-1145.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602345)
1005-619X(2017)11-1229-02
10.13517/j.cnki.ccm.2017.11.047
2017-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