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作品大赛对专业建设的引领作用
2017-10-28张耀锋
张耀锋
【摘 要】全国职业院校技能作品大赛在很多方面已成为评价和展示高职院校办学成果, 引领专业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冶金学院的实际情况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论述了全国职业院校职技能作品大赛在引领专业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作品大赛;职业能力;专业建设
0 引言
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大赛(简称技能作品大赛)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同期举办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中国职业教育界最具影响力、规模最大的展洽活动,展洽会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努力反映国家行业振兴和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反映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成果,反映体现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正确方向。展洽会在展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各界交流合作,营造全社会了解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很好的贯彻落实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弘扬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时代风尚,进一步深化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力推动职业院校的专业发展,促进了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创新,加快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
1 职业院校技能作品大赛对促进专业建设发展重大意义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作品大赛在引领专业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13年以来冶金学院积极参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作品展洽会,并取得了两个国家一等奖,三个国家二等奖,三个国家三等奖的好成绩。综合展示了冶金学院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经济发展;体现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展现冶金学院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手工艺作品等教育教学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院的知名度,体现了我院师生的能力和水平。展示了冶金学院教学改革发展成果和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展现了学生创新动手的技能,加快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技能作品大赛在很多方面已成为评价和展示高职院校办学成果, 引领专业建设的重要手段。
2 技能作品大赛对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
2.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工学结合与订单培养的特色
在参与技能作品大赛的过程中,职业院校按照社会人才市场需求,积极地寻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探索培养企业急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途径,形成以人才市场需求和市场运行机制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工学结合”的教学思路,把专业建设和职业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工学结合”与“订单培养”把职业院校与企业紧紧地连接在一起,迫使职业院校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合作,创新“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扩大“订单式”培养。通过创设校企结合的内外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所培养人才更接近职业岗位要求。通过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企业不仅订下所需数量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实现“订知识,订技能”,使培养的学生在德、智、体、能几个方面得到全面培养。同时根据社会和企业需求,积极推进“双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线,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教学计划与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要企业与学校相结合;教学过程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的角色要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相结合;学习的内容要与职业岗位的内容相结合。逐渐逐步形成 “校企一体、 深度融化”的办学机制与体制。
2.2 与企业合作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職业院校技能作品大赛反映了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冶金学院实行由专业带头人牵头,聘请企业专家指导,由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专业人员共同制定课程开发计划的课程构建方式。根据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设置职业技术综合课、职业综合能力专项训练课及选修课。技能实训课积极邀请企业选派管理人员或技术骨干到校讲课指导,或是在企业实习时由企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职业岗位专项训练。同时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行业企业专家的参与下,采用项目负责制,按照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分析研究相应岗位的工作任务,研制学习领域的各门课程标准。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工作领域,将工作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然后以工作对象或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和教学活动。通过“订单式工学交替”共同搭建的教学平台,进行融理论和实践于一体的教学活动,突出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职业态度的培养。
2.3 结合自身特色,进行教材建设
通过职业技能作品大赛, 实现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开发教材时的最大的变化是体现了多个对接,即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教材对接岗位,教材对接岗位技术标准,教材对接企业等。冶金学院在教材建设上,鼓励行业企业合作参与编写教材,根据市场调研、岗位需求、专家建议、学生反馈等信息资料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序化,由专业带头人牵头,企业专家参与,组织相关专业教师编写贴近实际的校本教材,完善课程标准、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践。学院重视教材建设,很多专业课程都由骨干教师牵头,企业技术专家和行业专家共同参与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按照工作任务,开发实训项目,探索实训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活动和考核标准等,以核心课程的建设带动本专业领域其它课程的建设。
学院坚持以冶金特色专业建设来带动专业建设。新增设了检测技术与应用及冶金设备应用与维护2个专业,完成了冶金技术专业作为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的项目申报,形成了冶金特色专业群,建立了品牌特色专业。评选出《钢管生产》、《数控编程、加工与检测》、《电工电子产品的安装与调试》等3门院级精品课,其中《钢管生产》课程被评为市级精品课;同时学院成功举办了天津市高职高专院校教材建设与管理经验交流会,听取专家的整改意见,科学设置公共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材,其内容更加贴近企业生产实际,符合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要求,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endprint
2.4 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加快青年教师培养。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参加技能作品竞赛或自己参加技能大赛,可以促进教师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让职业教育更有效地服务学生。冶金学院注重对青年教师培养,教师通过指导作品大赛,相互学习,相互提高,迅速融入专业氛围,推进动了整体师资水平的发展。冶金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规模适宜,结构合理,整体提升,适应需求”的建设原则,形成了“一体两翼五平台”的建设架构,推进师资团队的整体建设。每年组织青年教师技能比武活动,青年培训与业务提高相结合,采取“以赛促教”的做法,开展了多项课程教学竞赛。以各种竞赛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加快青年教师培养。通过指导和参加省市、国家级的技能作品大赛和各类竞赛,使学院各专业迅速成长了一批技术精湛的教学骨干和优秀指导教师,有效推动了学院专业品牌化建设;同时有计划有任务安排教师下厂实践,举办了冶金学院实践课程教学设计比赛,提高了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基本技能。依据学院“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创造条件,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让专职教师参与到企业一线的实践, 提高技术和技能水平, 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2.5 加强校企合作、产教结合
技能作品大赛能促进了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和实训基地建设。职业院校注重产教结合,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通过建立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关系,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思想贯彻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冶金学院充分发挥作为冶金集团牵头院校的作用,与行业企业、其他职业学校建立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依靠企业行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和科研基地,优化办学资源配置,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学院先后与天津钢管公司、天钢集团、线缆集团、三星电机公司、通用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合作,共同建立了教学实习和实训基地。学院应主动适应企业需求,广泛建立订单班培养模式,努力促进校企深度合作达到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运作,按照天津市提升办学水平示范校建设项目相关要求,加强了产教融合,深化了校企合作,学院与南京合融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开辟金融机具运维与管理方向;还与南京熊猫电子签订了校企合作战略协议,共建天津工业机器人培训中心。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创新办学模式,实现校企共建,资源共享,加强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推进应用型、科技型、实用型科研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冶金学院现有融“教、学、做”于一体的专业实训室49个,其中包括与美国罗克韦尔公司合作共建罗克韦尔实训室,以及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合作共建的GE Fanuc自动化系统实训中心;金属制品生产实训基地为首批天津市职业院校实训基地项目,电气工程实训基地获得市“十五”专项建设资金支持,机电实训基地获得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支持。冶金学院是天津市教委系统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考核基地、同时也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
2.6 创新教学模式及评价机制
技能作品大赛现场才艺展示体现教学成果。教学方式不再是通过黑板,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涌现出能工巧匠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专业技能工作室。技能作品大赛引领了职业教育“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理念,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实际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开发学习性工作任务,按照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教学过程的系统化设计并组织实施;改革了实践环节管理,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制定教学大纲,确定实训内容和实施办法以及考核办法。聘请企业、行业人员参与实践环节有关文件的修订,与企业共同制定实验、实训、实习等环节的评价标准和质量监控办法;制订学生评教体系,由学生对实践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以改进实践教学;以顶岗实习的操作能力、生产能力、生产组织与管理能力等作为顶岗实习的考核要求。改革了考试考核方法。针对技能操作比较强的专业课程采用过程考核方法,技能考核与作业态度考核相结合;课堂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校内老师与企业、社会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达到综合评价学生的目的。
3 总结
职业院校技能作品大赛促进了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改革,包括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青年教师的培养,校企结合和实训基地的建设,教学模式及评价机制等各方面的促进作用。高职院校要根据行业的发展变化和区域经济的特征,加强专业建设改革,不断探索引领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该给的新途径,实现高职教育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下转第144页)
(上接第159页)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王文涛.加强专业建设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9(Z2).
[3]邢晖.充分认识职业技能大赛的功能价值[N].中国教育报(第9版),2008-06-25.
[4]陈章达,黎帆.以技能大赛为载体全面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综合素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243.
[5]趙士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6]陈炳和.《技能大赛对高职人才培养的价值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