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型学习视域下微博的应用
2017-10-28李琳
李琳
【摘 要】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通讯的日益完善为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教学应用模式和平台。微型学习(Micro-Learning )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化学习方式正慢慢的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互联网+时代也为用户提供了很多优秀的技术服务,微博以其简单易用、内容碎片化、交互新颖等优势,与微型学习特点完美贴合,适用于微型学习的开展。
【关键词】微型学习;微博
1 微型学习(Micro-Learning)
1.1 定义
微型学习是“指向存在于新媒介生态系统中,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新型学习”,是一种借助新媒介技术实现双向交流的学习方式,能够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学习。微型学习的出现不仅适应了移动通信技术引发的学习媒介的变化,也满足了学习型社会中学习者对非正式学习的需求,并且提供了数字化操作的实用模式。
1.2 特点
微型学习是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数字化学习的一种拓展和创新。Micro-Learning 中的“micro”有微、小、轻等含义。这种微小体现在学习者多利用零碎的时间,使用微型学习媒介随时随地的进行碎片化知识块的学习,其特点概括如下:
1)学习时间零散化:学习者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借助便携式学习工具随时随地的学习。
2)学习内容片段化:整个学习内容被分解成许多小的学习模块,这些学习模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同时又是相互独立的“知识块”。
3)学习方式多样化:学习者既可以进行自我发现、自我反思和探索性学习,也可以与他人进行协作和交流,同时还可以利用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和网络通讯进行学习。
4)學习媒介微型化:学习者使用便携式移动设备,如手机、PAD等手持设备,借助移动网络通信平台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
2 微博(Weibo)
2.1 定义
微博(Weibo),即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种基于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网页或手机APP等客户端构建个人社区,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更新信息,以实现即时分享。
2.2 特点
1)内容短小精悍:微博内容内容简短,不仅为用户减轻了信息负担,还能有针对性的使用户获取和发布信息。
2)跟随与被跟随的模式:微博用户既可以是观众,可以轻而易举地知道感兴趣的人的最新动态,同时也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与其关注者分享自己的观点、看法以及优秀的资源。
3)信息资源类型丰富:发布内容支持多种媒体,如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等。
4)广泛的传播性:微博的去中心化使得人人是主角;“核裂变式”传播方式,使消息传播的范围更加方便迅速的得以扩大。
5)信息共享便捷及时:支持移动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即时发布信息,其信息发布速度超过传统纸质及网络媒体,使人们交互更加快捷自然。
3 将微博应用于微型学习
微博因创新的交互性、便捷性和广泛的传播性,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领域。在教育信息化和泛在学习的趋势下,微博应用于微型学习具备非常显著的优势。如何将微博应用于微型学习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在应用的过程中,设计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是关键。基于这些,我们构建微博应用于微型学习的一般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微型学习下微博应用的流程
表1
(下转第81页)
(上接第91页)
3.1 创建学习微群
选择要使用的门户微博,作为开展教学的平台。确定开展教学的内容主题,建立微型学习的资源之间的联结。在熟悉微博使用的基础上,关注学习群组中的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其他同学,组建学习微群,让有共同兴趣的人使用微博更方便的进行交流。
3.2 开展教学
成功组建学习微群之后,在学习过程中分划分教师和学生两种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在微博课堂有不同的行为,共同参与教学的开展。
3.3 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和评价
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时地做出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微博私信与学生私下交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加以纠正和引导,鼓励学生积极的投入学习。在课程进行中不断进行阶段性评价并做好记录,如微博的数量和质量、与他人互动频数等,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4 结语
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知识观的进步,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得到扩展和延伸。微型学习已不再是一种补充性学习,这种新型的信息化学习形态在学习系统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这也是无缝学习的方向,通过利用零碎时间来完善学习时间,从而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2)微型学习的内容形态微小,在技术层恰好可以以微博博文的形式表现。通过对微型学习资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内容进行设计分解后,利用Camtasia、Photoshop等制作软件对知识点进行再加工,采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不同的形式在微博上发布。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一定要体现“小而精”的特点。
3)基于微博的微型学习可以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不断地给予学习者持续学习的刺激与反馈。学习者也可以发布或转发自己喜欢的内容,增强了微博的互动性。在学习群组中,每个人既可以扮演“教师”角色,也可以扮演“学生”角色。这都取决于微博中“点对点”和“点对群”的交互方式。这些方式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助于学生的自我表达和个性发展,增强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互助,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4)微博应用于微型学习,可以有效的创建微资源,从而进行个人知识管理。学习资源的分解、发布的知识点微博、学习者之间的知识交流等都组成了微型学习中的微资源。微博对共享内容的发布功能、对话题的分类管理以及其创新的交互方式都有效的帮助学习者对于微资源的组织与管理,形成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知识链,为知识的有效整合奠定基础。
5)基于微博的微型学习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在新媒体环境下引入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是新媒体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是社会的现实需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