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贺俊花:做人要诚孝

2017-10-28

幸福家庭 2017年10期
关键词:颁奖仪式榆林市奖学金

家住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的贺俊花是从上世纪90年代由农村迁入县城的,她上有公公婆婆,下有孙子外孙,又有小姑外甥,生活在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崇尚家庭美德,注重家庭教育。

自设家庭奖学金制度

为教育好儿女,贺俊花家庭从1999年开始,设立了“家庭奖学金”制度,评奖标准以每个学生的学校表现、社会表现、家庭表现分为综合成绩、单项奖励、获奖情况3部分,用百分制考核。奖金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4个档次,按考核成绩分别奖励,幼儿班学生发给“希望奖”。单项奖励分为:考上高中奖100元,考上大学奖1000元,考上研究生奖5000元。获奖所得分值加入综合成绩予以奖励。

贺俊花家的“家庭奖学金”颁奖仪式每年都有一个主题。刚开始,孩子们都小,主题强调好好学习,奋发向上。2005年举行的第7届家庭奖学金颁奖仪式,主题是“好男儿志在天下,英雄汉四海为家”,旨在鼓励孩子们走出家乡,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打拼。第16届主题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鼓励孩子走出国门,融入国际舞台。

2015年,賀俊花家举行第17届家庭奖学金颁奖仪式,主题是“德成名自立,行在言之先”,希望每位家庭成员都能树立诚实守信的做人准则,从自身做起,从自家做起,影响和带动周边的人。

将热心公益作为家训

贺俊花说,设“家庭奖学金”制度,目的就是要求每一个孩子养成能吃苦,爱劳动,讲文明,有礼貌的习惯,形成不讲吃穿,不乱花钱,热心公益,懂得感恩的行为规范。

“做人要诚,处事要公,为官要清,为子要孝,兄弟要亲,邻里要和,勤俭持家,自强自立”。贺俊花说,这就是他们家的家训。

受长辈的影响,贺俊花家庭的成员热心慈善事业,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在抗震救灾、集资办学、扶贫济困以及村里修桥、建设村级活动室等公益活动中积极捐款,捐款累计达10万元之多。每逢寒暑假,他们家都要求孩子们回农村体验生活,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到福利院看望残疾儿童,让孩子们养成助人为乐的好习惯。

18年影响3代人14个家庭

为了教育好儿女,贺俊花家从1999年开始,自设“家庭奖学金”制度,以严格的家风家教激励孩子们成长,至今已连续实施了18年。18年来,这项制度影响和激励了j代人14个小家庭。在家庭奖学金制度的影响下,孩子们形成了哥哥姐姐帮弟弟妹妹,高年级帮低年级,大学生帮小学生,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学习氛围,孩子们追求的目标一个比一个远大,表现一个比一个优秀。老人示范家凤,子女继承家风,孙辈顺受家风,兄弟姐妹竞比家风。

贺俊花说,公公工资低的时候,每次家庭奖学金为800多元。现在家人工资逐渐涨起来了,每次家庭奖学金为3800多元。据统计,至今已累计发出7.8万元。孩子们工作后,也已开始回报家庭,在今年的家庭奖学金仪式上,筹集奖励基金1.6万元。目前,在贺俊花的大家庭里,已有5个研究生、7个本科毕业生、5个在校本科生。

2010年,贺俊花家庭被评为神木县“十佳书香家庭”,受到神木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2014年3月,被评为榆林市“五好文明家庭”;2014年5月,被推选为“全国最美家庭”提名家庭;2014年11月,贺俊花家庭被授予“三秦最美家庭”之星,并入选“感动榆林”2014年度人物;2015年3月,贺俊花家庭被评为“榆林市最美家庭标兵户”;2015年5月,被全国妇联推选为“全国最美家庭”;2015年6月,贺俊花家庭被中宣部、全国妇联推选为全国10户教子有方“最美家庭”;2016年12月12日,贺俊花家庭被评选为“全国文明家庭”,在北京接受表彰。

(摘自中国文明网)endprint

猜你喜欢

颁奖仪式榆林市奖学金
第八届“华灿奖”颁奖仪式在江苏昆山举行
学成必有为 不忘桑梓情——写在“谈智隽奖学金”第二十七次颁奖大会后
冬奥颁奖仪式
叶锐仙作品
破解民企“经理荒”——榆林市“云端”培育万名职业经理人
不让脱贫攻坚“踱虚步”——榆林市强化脱贫攻坚督查
雏凤再鸣云上头——第二届“刘征青年诗人奖”颁奖仪式在网上举行
《这片黄土地》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黄土画派作品展在榆林市举办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第一届“装文化人”大赛颁奖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