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研究型作业的实践研究
2017-10-27曹阳
曹阳
本文结合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植物的一生》的内容,设计研究型作业并实践,对研究型作业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让研究型作业走进教学,融入教学,真正实现研究的价值,大大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提高。
一、概况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必须以科学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创设有趣的情境,提供大量可参与的机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经历一个个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研究型作业是科学课堂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科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对大力推动探究科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科学研究型作业的开发与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现状分析及国内外研究情况
從小学科学研究型作业的现状分析,大多数学生在完成研究型作业时,思想上不够重视,没有充足的时间,精神上得不到支持,材料等硬件上得不到支持。同时,通过查阅资料发现,目前国内对于研究型作业的研究相对不多,还停留在理论阶段,明显缺少实践经验,而在科学学科领域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三、《植物的一生》研究型作业的设计
笔者身处一线教学岗位,立足于现有的教学现状,分析原因,希望通过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等多方面形成合力,探讨适合小学科学研究型作业协同学习的措施与实践。以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为基础,分层设计研究型作业,并加以说明。
根据学生差异,《植物的一生》单元研究型作业设计如下:
设计目的:以大波斯菊生长发育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指导学生种植大波斯菊,观察大波斯菊的生长发育过程,探究其生长变化的规律。通过长达三个多月的观察、探究活动,实现“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此项作业全班参与。
(一)校内实验组:种植类作业一一大波斯菊的种植
实验分组: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合理分工,明确目标。
实验方法:1.整理规划土地;2.备种;3.播种,浇水,同时等待种子发芽;4.及时记录种子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并能写好自己的观察体会日记;5.收种。
记录的形式:用文字、图画或数据填写记录表格
(二)科学实验组:探究类作业一一植物的一生的探究
实验分组:此项作业在全班选拔10名学生组建科学兴趣小组,在种植类作业的基础上,同时开展探究类作业。
实验方法:仍旧以大波斯菊生长周期各个时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探究实验。具体如下:
3月备种期——种子的马拉松
自己动手培养不同作物的种子,观察它们萌发过程中的细微变化,记录你所有的发现并分享。
4月幼苗期——种子的光明与黑暗之旅
这是一个对比性试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光”这一条件。同学们通过对比自然光条件下和完全避光的黑暗条件下种子萌发,观察并总结二者生长情况的差异。
5月生长期——植物的向光性
植物有眼睛吗?植物能看见吗?植物对光究竟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呢?这就是我们本次实验要完成的任务。
六月花期——花儿的解剖
通过解剖波斯菊,了解菊科植物的基本结构。
[成果展示]1.相应的图片资料;2.完整的实验记录;3.花儿的解剖图
(三)个性化学科整合作业——阅读与创作
阅读作业:阅读《种子的故事》([英国]乔纳森西尔弗顿)、绘本故事《安的故事》(黄丽)和诗歌《早发的种子》(顾城)
故事创作作业:
阅读完《安的故事》这个绘本,我们改变条件进行大胆的创作PE!
校内实验——《大波斯菊的种植》作业时,100%的学生能完成观察、记录。一学期下来,不但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而且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小组之间合作、竞争。参加科学实验组的同学又在种植的基础上,参与更多的科学实验研究。以种子的马拉松实验为例,小组里的同学将大波斯菊的种子放在培养皿中对种子的发芽情况进行了仔细观察并制作成PPT和全班分享。
四、结语
本研究主要以《我的种植——波斯菊》为教学案例,在实践研究型作业——种植大波斯菊,落实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同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和探究的能力。通过实践研究发现:这样的研究型作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科学学习的积极性,又让学生有意识、有目标地参与其中,进行观察、记录并引发思考;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设计时分层次设置,展现出不一样的形式,让所有参与其中的学生在收获成功的同时构建植物的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大大提高研究性学习的完成率。
[作者单位: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江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