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的生活化策略探讨
2017-10-27庄绪军
庄绪军
“生活即教育”。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我们的实际生活即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现代课程论也认为,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育也必須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儿童的生活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课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教师必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让学生从生活中进行体验,以体验促进理解,使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那么如何使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由生活导入科学,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很多学生不了解科学,对科学没有兴趣。很大一部分原因不是因为教师将知识点讲得不够详细,不够到位,而是因为很多教师在科学学科导入学习的时候,没有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地方,没能够利用好学科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先用一些小故事或者是一些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去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说,教师可以问学生每次打雷的时候是先看见闪电呢,还是先听见雷声呢,这样的导入方式与生活实际联系很密切,很生活化,是每个学生都见过的事情,这样的提问会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问题思考当中去,而不是一味地教师讲课,学生听,学生参与到思考中去,无论得出的答案是正确的还是错误,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能够让课堂更有活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很大的学科,科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当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之后回答先看到闪电,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进行讲解,原因是因为光速比声音速度要快。所以,打雷的时候,人们总是会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
二、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材料
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科学现象,学习科学知识,因此科学的探究材料是探究中最关键的一部分。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生活中的科学材料和学生所熟知的材料进行探究。探究材料如果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被学生所熟知,那么学生很容易地就进入到课堂的教学探究当中,同时也更有利于探究的顺利展开,增强学生对探究的兴趣。例如在学习《能量的转换》一课时,给学生提供一些生活中的工具,如打火机、电吹风机等,让学生在这些生活化的物品中学会观察科学现象,进行思考。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物品的观察就能够明白,这些物品有的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有的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从而掌握本节课的科学知识。利用生活化的物品进行探究可以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印象,具有良好的探究效果。
三、探究生活化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育除了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外,还应当注重对学生探索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当将目光放在启发学生积极探索这一点上。通常,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化问题,引导学生大胆探索,追求和解决问题的答案。如教学《液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时,笔者以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几种液体作为案例,让学生探究生活中这些液体是否存在热胀冷缩现象。从这点出发,笔者设计了三个较为普通又极具探索意义的问题:醋、酒、牛奶、可乐等液体是否存在热胀冷缩现象?将装满冷水的烧水壶加热,会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我们在超市买的矿泉水,为什么总是没有全部装满?在提出这三个问题之后,笔者给予学生充足时间自我探索与讨论,同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分组合作探究。学生围绕以上几个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最终得出答案,一来加深学生对液体热胀冷缩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二来提高小学生对生活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也要生活化
教学方法的生活化要求教学评价也要做相应变化,不再像以前一样,以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唯一标准,而是把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与生活相联系的能力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重要指标,这也是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的重要体现,还是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生活化教学要求师生加强交流,及时反馈意见,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五、课外活动生活化,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而小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在学生已理解了一定的科学概念,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之后,教师要十分重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把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扩大学生的科学知识面,拓宽学生实践和创新的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丰富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去进行一些新的或较深层次的探索,这是学生从学习知识到灵活应用知识的一个深化过程,一个知识有效迁移的过程,更是思维与能力提高的重要表现。
总之,科学与人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科学对小学生来说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我们要使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要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科学知识就蕴含在平常生活之中,体会到科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通过创设氛围,使科学走进学生的生活,融入学生的实际,让科学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具体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一系列探究活动中逐步体验科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科学的力量,进而完成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学业成绩的提高。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大村中心小学江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