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科学课堂充满活力
2017-10-27减艳玲
减艳玲
科学课堂上,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能学进去,讲出来,教师就要实现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突破点就在于课堂上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教学中多给学生“动”的机会。下面就如何让科学课堂“动”起来,让科学课堂充满活力,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动心
布鲁纳说过:“要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良好的学习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促人深省的发问、妙趣横生的游戏、引人人胜的简单实验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进入一个认识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境地,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磁铁的两极》一课时,我准备了一个小钢珠和一个用纸包裹着的条形磁铁,把钢珠放在磁铁的中间,而它却“跑”到了磁铁的一端。学生看后都惊奇地叫起来了:“真神啊!魔术!”学生们都想弄清楚是怎么回事,课也听得更认真了。通过这样创设情境,引起了学生对科学事物的关注和热爱,学生探究的欲望就被激发起来了。
二、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
“百闻不如一见,不看不如一练”,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牢,只有动手做一做,才能真正地学进去。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决定了科学实验在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皮亚杰曾说:“要认识一个客体,就必须动之以手。”科学课上,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的创造性学习。
教师让学生动手实践时,更要关注“活动的内化”。如果教师始终让学生只是停留于实践操作的层面,而未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内化建构起相应的科学概念的话,就根本不可能培养真正的科学思维能力。
比如:在上《溶解的快慢》一课,我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搅拌能否加快食盐的溶解时,强调对比实验的原则是:只允许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操作时要同时放入食盐。实验结束,再放手让他们在小组中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热水、捣碎”能否加快溶解。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做实验的过程中,就把所学到的知识“内化”了。所以当我问学生:“生活中,你用过这些加快溶解的方法吗?”学生的发言就能证明他们能学以致用了。
三、积极参与,让学生动脑
我在上《种子的萌发》一课时,课堂上根本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观察到种子萌发的现象,于是我就放手让学生课外去做。在课外实验中,学生把绿豆种子分别放在阳台上的杯子里、冰箱冷藏室和冷冻室里,分三个不同地点来做实验,实验证明阳台上的种子发芽最好,冰箱冷藏室里的种子也能发芽,但是芽发得不好,冷冻室里的种子根本就不发芽。课堂上再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这些都是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得来的结论,通过思考讨论后他们会懂得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进行这些课外小实验,无论在实验器材的准备、过程的设计、现象的观察与分析、结论的得出都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这些实验也不仅仅是课堂实验的重复、书本上实验的照搬。一些实验器材不具备,用什么物体代替,还需要怎样的改进,实验现象不明显或根本看不到有什么现象发生,结论与书上的截然不同等等,都需要学生积极思考,不断尝试新方法,反复实验,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四、发展思维,让学生动口
思维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核心,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學生的动手操作活动多,动口的机会也多,像实验仪器的认识、实验方案的制定、实验操作的方法与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都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动口的机会,让他们想说、敢说、会说。
如:《溶解的快慢》一课,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搅拌能否加快食盐溶解时,问学生:怎样做实验?(生答:把食盐放入两个杯子的水里,一个搅拌,一个不搅拌,看哪一个溶解得快。)实验中要注意什么?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后,大家一致认为:
(1)食盐的量要相同。继续追问:如果不同呢?
(2)水量要相同。为什么?准备用多少水?
(3)水温要相同。用常温水还是热水?为什么?
(4)两份食盐要同时放入水里。怎样才能做到同时放入?
(5)怎么计时呢?
这样在发展思维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根据特点,积极合作
科学探究是一种综合性活动,这就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工,动手能力强的来操作实验,擅长书写的就做记录,表达能力好的就带头发言,观察能力突出的就带动小伙伴们捕捉实验现象,爱动脑思考的就做好抛砖引玉工作。小组成员的分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采用轮换制,根据情况一课一换,或隔课一换,保证小组成员人人有事做,合理分工,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同时要团结协作,共同来完成小组实验。
科学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设计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猜测、实验、观察、推理与交流”。让学生在亲历“动心”“动手”“动脑”“动口”“合作”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真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自主活动,使科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作者单位:徐州市铜山区房村镇郝湾小学江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