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对抗肿瘤骨转移
2017-10-27张一秋
张一秋
晚期恶性肿瘤可转移到包括骨在内的任何组织或器官。随着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不断增多,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肿瘤骨转移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在各类恶性肿瘤中,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的概率居第一位(晚期乳腺癌骨转移发生率65%~75%),其他常见的骨转移恶性肿瘤还有前列腺癌、肺癌、甲状腺癌、肾癌、鼻咽癌、黑色素瘤、结直肠癌、胃癌、骨与软组织肿瘤等。
骨转移≠肿瘤终末期
肿瘤骨转移的最常见表现是骨痛,疼痛随时间延长逐步加重,以夜间疼痛为主。肿瘤骨转移可导致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等并发症。有些患者受轻微外力作用就会发生转移部位骨折(病理性骨折),若出现脊柱转移,还可能会破坏脊髓、神经,导致截瘫。
骨转移的出现并不是肿瘤终末期的“宣判”。对于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腫瘤,应尽早进行筛查,以便及时、准确地评估病情,适时采取有效治疗方式。例如,肺癌易发生骨转移,初诊患者应进行骨转移的常规筛查:若没有发生骨转移,尚有手术治疗的机会;若已发生骨转移,可选择化疗、靶向治疗或局部放疗。
骨显像:早期发现肿瘤骨转移
对于肿瘤骨转移的筛查及早期发现,首选检查方法是骨显像,通常可比X线、CT检查早3~6个月发现骨转移灶。X线、CT是形态学的局部检查,哪里痛就查哪里;磁共振虽能更敏感地发现骨髓腔内的早期转移,但也是局部检查,需在检查前准确定位,否则易漏诊。骨显像可以通过一次检查获得全身骨骼图像,从而敏感地发现可疑转移灶。
常规核医学骨显像包括骨全身显像(即全身骨显像或骨扫描)和断层显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成像仪,SPECT)。目前,核医学科的显像仪器已从SPECT发展为与CT置于同一机架内的融合影像设备SPECT/CT。借助CT所获得的诊断和解剖信息,SPECT/CT可实现功能影像与解剖影像的融合,提高诊断准确性;借助全身骨显像的高灵敏度,SPECT/CT可发现疑似骨转移灶,确定CT扫描部位,患者在同一台机器上即可完成。通常患者先做骨全身显像,医生决定要不要进一步行SPECT/CT。
18F-FDG(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是诊断肿瘤骨转移的另一项核医学检查,可以全面评价全身软组织和骨转移状况,灵敏度和特异性更高。但它并不能替代骨显像,对于部分特殊类型的肿瘤骨转移筛查,骨显像联合SPECT/CT更具优势。
核医学:靶向治疗肿瘤骨转移
肿瘤骨转移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介入治疗、核医学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治疗等,目的是减轻疼痛,预防、减少或推迟骨骼相关事件(如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核医学内照射治疗法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副作用小,主要针对全身多发骨转移伴骨痛患者。经静脉注入亲骨性放射性药物后,药物会靶向寻找骨转移灶并沉积于病灶部位,杀伤肿瘤细胞,从而缓解疼痛。其发出的射线照射距离短,几乎不会对正常组织造成影响。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89Sr(氯化锶)治疗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肾癌、鼻咽癌等肿瘤骨转移,可与唑来膦酸及内分泌、靶向、免疫、放射治疗联合应用。
一般情况下,氯化锶的疗效多在给药后3~20天出现,一次注射平均维持3~6个月。5%~10%的患者可有反跳痛(骨痛增剧),持续2~4天后逐步消失。出现反跳痛,预示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一般无明显不良反应,部分患者4周左右会出现一过性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3个月内即可恢复。
专家简介
石洪成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核医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常委、肿瘤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血管病影像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常委,上海市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核医学影像诊断与放射性核素治疗。
特需门诊: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