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科学视域中的道德教育范式转变
2017-10-27胥桂宏曹辉
胥桂宏+曹辉
摘 要 复杂性科学的兴起,为研究教育现象和德育复杂系统提供了崭新的思维方式。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审视,学校德育系统具有开放性、自组织、动态结构和非线性等复杂性特征。为此,学校德育应选择开放性和整体性的策略,注重混沌思维和非线性思维,在揭示德育活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关系动态变化的基础上,指导学校德育的科学组织与决策,从而使学生的道德生活走向丰富和生动,激发受教育者道德自觉的巨大潜能。
关键词 德育系统 复杂性 复杂性科学
法国学者埃德加·莫兰曾经在《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一书中,深刻地预测了21世纪新科学哲学的崛起和教育研究所要面临的范式转变,认为用复杂性科学的视角“迎战学校教育将要面对的众多不确定性”是“未来教育所必须面对的七种知识”之一[1]。此后,许多教育学者从分析、反思和批判传统科学的简单化、定理化的视角,揭示了复杂性科学对教育系统影响的必然性。复杂性科学所表达的全新的思维方式,为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复杂系统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对于学校德育的理念更新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一、复杂性与复杂性科学
复杂科学是20世纪中叶以来,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和推动下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它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基础,以研究复杂性和复杂系统为核心,强调不同学科的联系与交叉,提出了一系列描述复杂性的概念、原理与方法,日益引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众多学者的关注,成为世界科学发展的热点和前沿,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景的新科学”[2]。
1.复杂性的内涵与复杂性科学的实质
所谓复杂性,是一种“多个事物间的、多层次的、有意义的、不确定的、可区分的、非周期的存在方式”[3]。这一概念的提出,打破了“自牛顿、笛卡尔以来,长期主导科学的线性思想和还原论的束缚”[4],强调了事物之间关系的多样性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性。复杂性概念的基础是“去中心”和“非线性”的事件,反对以牛顿力学为支撑的现代科学把事物之间的联系简化为公式和定理,主张真实地诠释事物之间关系的随机性和动态性。复杂性科学是对复杂性的存在以及由复杂性所组成的复杂系统进行研究的交叉学科。复杂性科学认为,复杂系统存在着大量的交互作用的方式和互动的因子,因此不能用简单化的原则来解释世界。复杂系统“运作于秩序与混沌的边缘”,既不是秩序井然的,也不是混沌不清的;系统中因子互动的规则既不是本来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复杂系统中,存在着多个自由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是分层和独立的,具有完整而且独立的功能与结构,因此复杂性问题具有多因素、多变化和多层次的特点。为此,必须突破传统的以线性、还原、简化为代表的思维方式,以开放、动态和非线性的认识范式,立足于对复杂事物的完整性的认知,研究各要素的性质、活动方式与相互作用的特点。
2.复杂性科学对教育研究的价值
作为当今世界极具影响力的观念体系,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正在向各个领域渗透,有力地推动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与渗透研究,在人类探索未知科学奥秘的路途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当前,自然系统、人体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研究开始了声势浩大的传统科学反思运动,批判了局部的、线性的、孤立的、机械的传统科学方法论,正在把复杂性科学的整体论、关联性、动态性和开放性方法引入其中。教育作为一种与人类社会共生共存的社会系统,无论从其组成要素、存在形式,还是从教育活动的过程和实践活动方面来看,都具有复杂系统所蕴含的各种特性。教育本质多样的内涵、教育主体人格的差异、影响因素和教育环境的多变与复杂、活动过程的动态性、结果的不确定、教育因素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等特性都表明,教育系統具有“复杂的巨系统”的显著特征,即:教育各要素的存在、活动与相互作用显现了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协同性、非线性特性[5]。因此,用复杂性的思维反思教育的发展,研究德育系统的复杂性特征,有助于在理论上拓展德育研究思路,在实践中重新审视学校德育的策略。
二、学校德育系统的复杂性特征
学校德育系统是教育系统的重要构成。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审视,学校德育系统具有开放性、自组织、动态结构和非线性等复杂性特征。
1.德育系统的开放性
复杂性理论认为,复杂系统的开放性表现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上,任何社会组织都是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赖以生存、实现发展、获得资源的。学校德育系统不是自我孤立与封闭的,而是与外部环境有着相依共存的互动关系。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大众传媒、社区、家庭等众多因素,共同构成了学校德育庞大的外部环境。受教育者道德发展的内部规律表明,仅仅依靠有计划、有组织的学校德育,难以形成人们在道德人格上的健全发展。必须构建学校、社会一体的开放的德育体系,才能覆盖个体道德成长的全部历程,从而影响受教育者一生的道德社会化水平。
2.德育系统要素的松散结合性
“松散结合”是复杂系统的重要特征,是指系统的各要素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可分割性,并且各自担当相应的责任。在学校德育系统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等要素尽管结合在一起协同作用,但这种组合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各要素的活动均具有多样性、即时性和琐碎性的特征。尤其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个体,使得德育过程动态发展、德育效果充满变数。尤其是在当前“全员德育”理念的倡导下,校长、管理人员、专职德育教师和学科教师都有责任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而每一位德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对德育活动都有很大的自主权和自由度。因此虽然从表面上看学校德育系统是一个充满内聚力的结构,但是在观念层面却不是“千人一面”的。这种观念的多样性使得学校德育系统是一个“观念上松散的结合体”[6]。这一“松散结合”的系统特性使学校德育可以针对同一德育问题做出不同的反应,设计不同的德育策略。
3.德育系统运行的不可还原性与非线性endprint
系统的不可还原性是指客观事物经由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了不可逆的新型态或与外周因素形成了新关系。在德育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伴随着种种不可还原的特征,如德育是师生双边活动、双向影响的过程,学生道德水平提升以后,将与教师在道德发展上形成新的关系,甚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教师学习的榜样。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是由德育体系各要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我们不能将学生的发展归功于某一教师的贡献;学生的道德人格是与其智力、体力共同发展的,我们不能将其整体的发展还原为单一道德品质的发展。德育系统运行的非线性表现在,影响受教育者德性发展的诸多因素之间的作用机理不是简单的因果规律,而是多边的、复杂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并且德育实效的发生与否,还受制于德育的背景、场景、受教育者的心理准备等各种实存的条件。德育活动的多因素、多条件、多变化的特性表明,德育效果的评价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单一的因素,也不能依据因果关系对某一道德教育行为的效果作绝对的判断。
4.德育系统具有自组织的特性
学校德育虽然是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但是这一体系并不是完全可控的。教育者教育理念的差异、人格影响力的不同、师德水平的差距,受教育者道德需要和道德动机的变化,使得德育系统的活动常常偏离预期的组织和策划。后现代交往理论也日益证明,道德人格的形成是大量的个体在价值商谈、对话、协商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7]。德育过程不是教师对学生的说教、灌输与控制,而应是道德主体之间平等的影响。学校德育系统不是绝对的“被组织”,其形成过程具有明显的自组织的特点。在德育系统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具有独立的道德人格,每一个个体都受到他人的影响并且反作用于他人,平等地存在于这一复杂的系统中。教育者虽然把学生的德性发展作为自身本质力量和职业价值的体现,但受教育者并不把教育者视为目的,而是将其视为道德发展的辅助力量和推动力量。对于学生来说,教育者只是工具性价值而非目的性价值。因此,德育系统的结构实质上无法完全他定或外定,而是其内部众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三、复杂性科学视角下的学校德育策略
复杂性科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开放性和非线性的思维方式为道德教育提供了全新的理念、思路与方法。在复杂性科学的启示下,学校德育应选择开放性和整体性的策略,注重混沌思维和非线性思维,从而在揭示德育活动复杂的要素结构演化的矛盾和规律的基础上,指导学校德育的科学组织与决策,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
1.开放性和动态性策略
由于道德教育系统涉及了人与自然、社会、群体、他人和自我的各种复杂关系,并且与自然、宗教、文化、社会、家庭等外部环境有着相互作用的影响关系。因此,道德教育必须坚持开放性的原则,从根本上转变长期以来存在的封闭的、单一的价值取向,走向开放、复杂和多样。现代社会文化的多元和信息的开放使人们更容易和外部世界产生联系,道德教育要植根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把受教育者的道德发展和火热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鼓励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通过与周围环境的协商对话自主地实现道德品格的提升。同时,由于道德生活和外部环境的多变性,道德教育要坚持动态性的策略,敏锐地观察德育系统中各种因素和相互关系的变化,及时、适宜地把握道德教育的机会,使学生的道德生活不断走向丰富和生动。
2.运用非线性思维分析德育问题
德育系统的非线性特征要求学校德育必须运用非线性思维分析德育现象、审视德育问题。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往往从“良好的愿望”出发,把学生的道德发展视为线性的系统,简单地把学生看作是教师的“劳动对象”,认为教育者的努力和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平是正比的函数线性关系,忽视了看似无关的非线性因素,致使学校德育实效不佳,甚至遭遇学生严重的心理抵触。德育系统的线性思维“造就”了众多校内诚实、校外撒谎,在校热爱劳动、在家养尊处优的分裂性道德人格。道德教育的非线性思维要求教育者充分尊重学生的道德生活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道德生活,自主选择、判断、决策和行动。教师要在深刻认识学生道德人格成长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创设有意义的道德生活场景,转变灌输者和控制者的传统角色,着力于激发受教育者道德发展的内在自觉,树立积极引导、平等对话和协商合作的新形象,促进学生内在的道德水平走向自律。
3.发挥德育系统“自组织”的整体作用
复雜性科学重视系统的自组织特性,这对于重新认识学校和教师在个体品德形成中的价值与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可否认,学校和教师是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德育系统的开放性和自组织特性提示我们,必须利用系统的整体性,看到系统各要素的复杂联系,使系统内外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才能使学校德育真正产生实效。为此,学校德育要紧密联合家庭、社会的道德教育力量,使德育系统的内部要素与外部因素从相对的孤立、静止走向更为活跃的互动。在德育系统“自组织”的空间里,受教育者的道德生活成了德性形成的广阔背景。
4.注重混沌思维
德育系统的复杂性特征,决定了德育过程产生混沌效应的必然性。混沌现象是确定性系统的随机现象,它以行为的不可预测性和初始敏感性为特征,表明系统活动的初始条件不同,将在结果上显示出较大的差别。德育过程虽有德育目标指引,但常常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规定性。然而一些具有初始敏感性的条件变化,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时教师“苦口婆心”的劝说、费尽心机的方案并不能对学生有任何的感化,而异性同学的一个赞许与敬佩的眼神可能会使人心灵触动,激起他道德自觉的巨大潜能。因此,学校德育要敏锐地观察、关注和运用这些细微的“初始条件”,把握偶发事件和随机性事件的教育机会,理解德育实践效果的不可预测性,充分重视德育过程的“初始敏感性”因素。
参考文献
[1] 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 Warfield,J.N.and A.Roxana Codenas.A Handbook of Interactive Management[M].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Ames,IA,1994.
[3] 米歇尔沃尔德罗普.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M].陈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4] 埃德加·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 范国睿.复杂科学与教育组织管理研究[J].教育研究,2014(2).
[6] 尼克里斯,普利高津.探索复杂性[M].罗久里,陈奎宁,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6.
[7] 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胥桂宏(1973-),男,江苏兴化人,江苏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与评估中心助理研究员,硕士;曹辉(1971-),男,江苏徐州人,江苏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与评估中心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 孙晓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