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的供求关系及其改革
2017-10-27饶丽娟刘秀光
饶丽娟+刘秀光
摘 要 教与学的供求关系是教育资源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教师是教育资源的供给侧,而学生是教育资源的需求侧。教学的“供给侧”与“需求侧”是否有机结合,将直接影响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如果使两者达到有机结合,从教育经济学角度看,就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在教育领域的“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问题的缘起和争论,就其根源而言是对“两中心”认识的误区所致,“教学相长”则是对“两中心”辩证关系的诠释,以及对“两中心”之争的结论。
关键词 教与学 供给侧 需求侧 两中心 改革
究竟是供给创造需求还是需求创造供给的关系问题,这是经济学中经常而持久引发争论的问题。在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中有两个历史久远的命题:“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的“萨伊定律”和“需求自行创造自己的供给”的“凯恩斯定律”,这两个命题构成了经济学说史上的“两定律”之争。
在教育领域同样存在着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教”是教育资源的供给,而“学”则是教育资源的需求。因此可以说,教师是教学资源的供给侧,学生是教学资源的需求侧。近些年来,在教育领域有“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这两个命题所隐含的也是供给创造需求还是需求创造供给的关系。因此,可以将其称为教育领域的“两中心”问题。
在经济领域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的背景下,同样启发了我们对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教学改革问题的思考。本文通过说明教与学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辩证关系,重点探讨教学的“供给侧”改革问题,实现教育事业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教与学“两中心”的源起与辩证关系
1.“两中心”的源起和理论基础
所谓“两中心”,是指“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前者是从教育目的论和教学方法论等视角来看教师的地位,这种定位由来已久。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1632年)中提出的班级授课制,被公认为是教师中心理论的先驱。该理论经过教育实践过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到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课堂、教师、教材”的“三中心”说,奠定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基础。
19世纪末以前,西方的高等教育主要是以教师中心为主,主要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突出课程教学形式,以教材为主要媒介,突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支配和控制作用。19世纪以后,因为人本主义理念、认知学派的兴起,以及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人们开始质疑“教师中心论”。
在对“教师中心论”质疑甚至批判的同时,有研究指出,发掘教育潜力的基本途径应从关注教师教到关注学生学,把学生学习作为教育的基本目的和归宿,由此,“学生中心论”思潮形成并且备受推崇。
2.“两中心”的基本内容
什么是以教师为中心,文献对此并没有统一的解释。主要从教育理念或价值取向、教育目标与内容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选择等维度,来阐释教师的中心地位。例如,从教师课堂权威理解以教师为中心,认为由教师决定课堂进程和形成权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体现[1];从教学结构特点即知识的传授和接受、信息载体及来源视角诠释教师中心思想,认为以教师为中心意味着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学媒体是辅助工具,教材是信息主要来源[2];从教学与管理职能的角度突出教师中心理念,认为教师应管教学生并令学生服从,教师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并检查学生学习效果[3]。
对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主要从以教师为中心对应立场理解。如,由学生控制和管理的学习活动就是以学生为中心[4];以学生为中心是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概念理解、关注学生学习进步及发展的差异” [5];以学生为中心包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6];等等。
3.“两中心”之间的辩证关系
“两中心”区别主要在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关注的是如何教,突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威性和主体性,强调教师对教育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或策略、评价等系列教学要素与活动的主导与支配,体现教师对学习活动过程的控制。以学生为中心则突出學生的学,关注的是学生发展,以学生的当下发展为基础,以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为目的,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两中心”也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二者并非“非此即彼”的对立,而是你中有我或我中有你[7]。教育具有满足社会需要的工具价值和满足学习者需要的本体价值。作为社会代表的教师,在实现工具价值上发挥主体作用。而实现教育的本体价值,学生则是主体。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虽然被公认为是“教师中心说”的典范,但他却极其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在其《普通教育学》(1806年)中指出,学习应该服务于从中产生兴趣。学习终究会结束,兴趣会终生保持[8]。这充分说明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说并非不关注学生,更不是将学生的地位边缘化,而是强调教师在教学、学生发展的主导和过程管理中的控制作用。
以美国教育家罗杰斯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说”,尽管提出了学生的中心地位,但也绝非否认教师的作用,他只是反对教师绝对权威。罗杰斯非常关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与理解,关注情感教育。他在其《学习的自由》(1969年)中提出,促进意义学习的关键乃是教师和学生的某些态度品质[9]。
上述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辩证关系,用一位大哲学家的话说就是,任何事物既是非此即彼,也是亦此亦彼,一切都在中间融合。因此,如果机械地将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断然分开,那就违背了事物的辩证法,切勿陷入“一种倾向掩盖着另一种倾向”的认识论。“教学相长”这一在实践中被反复证明了的真理,可以看作是“两中心”之间辩证关系的朴素解释。
二、教学“供给侧”的改革问题
1.教学“供给侧”改革要避免的误区
在教学“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避免以下三个误区。endprint
二元对立是第一个误区。二元对立是指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思想是相互对峙的,是非此即彼而不相容的。主要是源自于对以教师为中心的误解。有观点认为,以教师为中心的特征是教师“主导、控制和强制”,而学生则是“被动、顺应和接受”[10]。
教与学之间从表面上看,的确是主动和被动、传授和接受。但从本質上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强调,教师是在目标—活动—评价三位一体教学活动中体现其主导作用,但并不否认学生的主体性,如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环节关注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和背景技能。因此,尽管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组织与管理中的控制作用,但并不排除学生在过程中的自主性和互动性。
第二个误区是绝对中心。绝对中心是片面夸大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的权威,而以学生为中心又片面夸大了学生的地位。通俗一点说,绝对中心问题是在教学过程中,是教师说了算,还是学生说了算的问题。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说”的“中心”并非指教学由教师“说了算”,教师“中心”作用的发挥也是建立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状态,以及发展需求和兴趣取向等基础上的,并非违背教育学规律的“教师中心”。而以学生为中心并不等于让学生放任自流,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往往是关键性的。在现实世界中,“无师自通”的人确实存在,但却寥若晨星。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同样不能将特殊现象误认为是普遍真理。
“绝对优劣”是第三个误区。所谓绝对优劣主要是针对教育领域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推崇,而对以教师为中心功能的忽视。认为以学生为中心是现代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体现,而以教师为中心则是传统的、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体现。
“两中心”的起源和演变说明,是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双方在特定历史时期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内在价值,也具有各自的优点。以教师为中心显示出教育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系统、教学过程有效控制、班级组织与管理效率,以及教师作为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传递的代表,有利于学生品质的塑造和道德教化。而时代的急剧变革和创新,新理论不断涌现,新技术爆炸式发展,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知识必须顺应时代要求不断更新,才能提供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才能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传道授业解惑”。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有利于多样化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必然趋势。但需要关注以学生为中心隐含着的某些局限性,如对学生管理的理想化、松散性等。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布了一份报告:《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1983年),直指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导致了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是造成学生丧失就业竞争力的主因。
2.教学“供给侧”改革的方向和内容
分析表明,“两中心”代表着两种价值导向和教学实践模式,既不存在孰优孰劣,也并没有对立和冲突。然而,对“两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各自作用的认识存在的误区,将导致在实践中教师教学“供给侧”和学生学习“需求侧”形成错位,由此引发教学有供给而学生无需求,或者学生的需求教师没有供给的失衡现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供给侧结构性问题。因此,改革的方向应该也必须是实现融合和对接。
目前,教学“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和内容,在理念或者认识论的角度,要从“两中心”的“二元对立”转向有机结合,不要纠缠谁是主体或者谁是客体的所谓“主客体说”。坚守如前所说的“教学相长”,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教师指导学生,而学生的进步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良性互动。
站在教学实践的角度,教学的“供给”要瞄准或紧扣学习“需求”,将教育资源的“供给侧”与“需求侧”紧密结合起来,使其真正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的每个环节。教学“供给侧”改革的最终境界和理想结果应该是,学生对知识的敬畏之心。在学生敬畏知识的基础上,进而真正超越而不是拘泥于这些知识,他们才能“站在巨人的肩上”,成长为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所需要的人才。同时,教育的功能也就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需要指出,教学的“需求侧”许多问题也是现实的存在。例如,学生可能仅仅依据个人的偏好选择专业和学习领域,尽管基于尊重个人的选择对此也无可指责,但其中透露出来的急功近利等思想倾向,也是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务,等等,也都是需要探究的内容。本文只是将分析的重点放在“供给侧”教学改革问题上,而对教学改革的“需求侧”问题留给另文来说明。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生产者只有密切关注供给和需求两侧,才能保证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的统一。而在教育领域,“教”是教育资源的供给,“学”则是教育资源的需求。
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是从不同角度说明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针对教学的“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存在的供求失衡现象,需要对教的“供给侧”和学的“需求侧”改革创新,激发教育活力,扩大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从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事业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洪才.何谓“学生中心主义”[J].大学教育科学,2014(6).
[2] 何克抗.教学结构理论与教学深化改革(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7(7).
[3] 任丹丹,徐媛媛.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说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及其整合发展趋势[J].邢台学院学报,2011(1).
[4] 杨帆.两种教学理念比较及其对教师教育改革的意义[D].苏州:苏州大学,2015.
[5] 李凯.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设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
[6] 赵炬明.论新三中心:概念与历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3).
[7] 饶佩,周序.大学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的时代辨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6(1).
[8] 陈敏子.从《普通教育学》探寻赫尔巴特的师生观[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3(3).
[9] 曹树真.论罗杰斯的师生观[J].外国教育研究,2000(27).
[10]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EO/BL].(2013-3-3)[2017-3-7].http://wenku.baidu.com/link?url=P15InnOPITRQM-a1-QGrziH8EmSw7yXIUhVmQc96SGPJgVqudUBxDxIRUR0y-pjVCL.
[作者:饶丽娟(1979-),女,江西九江人,广东白云学院院校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硕士;刘秀光(1950-),男,山东青州人,广东白云学院应用经济学院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杨 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