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养与生命力
2017-10-27朱辉
朱辉
青少年时期看古装电影,银幕上许多清官家里都挂着一幅字“制怒”。清官们被逼得火冒三丈时,抬头看一看这两个字,顿时就平静了下来。这些年类似的场景在影视剧里比较少见了,但常能见到街头某些年轻人手臂上纹着一个“忍”字,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他们只是耍酷,并不理解这个字的含义。纹着“忍”字的人常常一身戾气,你瞅他一眼,很可能被吼“你瞅啥呢?”
大多数人的情绪管理能力会随年龄递增,这点在同学聚會时体验最深。一些当年的愣头青,20多年不见,都已是心平气和的中年人了。不过也有例外,当年和我关系最铁的二毛一点没变,依旧个性张扬,说话直来直去,一不留神就容易得罪人。我们私下里很羡慕他,他周围的人想必都能包容、理解他,他才可能不想长大就不长大。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去年二毛突然中了风,虽然及时抢救,如今也只能靠轮椅代步了。中风之前其实早有预感,二毛因为一些琐事和同事争吵,心情郁闷,去喝了几杯闷酒,当时感觉着要出事,就真出事了。
住着别墅,有着一份高薪工作,二毛的一生眼看朝着完美收官的方向发展,却被重病一票否决了。假如他平日注意控制情绪,遇事淡定一点,悲剧原本可以避免。
近几年,随着年事渐高,我父母一年要住几次院,个中过程更是清晰地体现出个人修养在重要时刻的价值。母亲平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陪护起来很容易。大家都没空时,请个最普通的护工即可。有一回请了个护工,包吃之外3500元一个月。那位护工大婶做事毛手毛脚,睡觉鼾声震天,很不尽如人意。有时还看到她在抠脚,怪恶心的。可是母亲却并不介意,说自己小时候也是农村人,不嫌弃她们有些坏习惯,只要人品大致不错就行。何况在地摊上花5块钱买个戒指,你能指望是纯金的吗?想想也是,现在给3500元,人家肯替你照顾病人,算是很厚道了。母亲吃饭尤其不讲究,伙食好坏,吃得一样多。生着病,两个馒头一碗稀饭就能解决一餐。由此,母亲每回病后免疫力恢复都很快,让医生省心。
父亲生起病来,陪护难度极高。父亲在武汉住了50多年,几乎不会说武汉话。躺在病床上与医生、护士交流,必须配备“翻译”。父亲脾气不好,爱发火,仅此低于六七千一个月,恐怕没人会接护理他这活儿。还要会说上海话,这样的护工一万多也未必找得到。父亲是个美食家,同样一道菜,炒得差点火候,他一口都吃不下去。可想而知,病重时胃口不好,他就很难吃得下东西。这给医生带来很大压力,人家手术后十天就能在走廊上散步了。父亲却越来越瘦,站立起来都摇摇晃晃……
人的前半生,许多问题被旺盛的生命力掩盖住了。到了后半生,一些原本觉得很虚的东西开始显示出价值,比如个人修养。就拿二毛来说,如果能让自己不那么容易发怒,也许就能陪着我们一直走下去。父亲如果能像母亲那样宽容周围的一切,对生活要求低一点,心态平和一点,如今的健康状况肯定会好得多。
修养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越到人生最后关头,你越会觉得它很值钱,千金难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