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营养计划》告诉我们什么?
2017-10-27谭敦民
谭敦民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以下简称《计划》)。据了解,这个计划是由相关部门的多位专家历时一年半时间调研讨论完成的,为国人“舌尖上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方案。《计划》指出,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营养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国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但仍面临影响国民健康的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相关疾病多发、营养健康生活方式尚未普及等问题。
那么,《计划》有哪些硬性措施?国人怎样才能吃得更健康、更安全呢?
这个计划严格设置了很多硬性指标,并分别提出了2020年和2030年要实现的目标,包括降低人群贫血率、控制学生肥胖率、提高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住院病人营养筛查率和营养不良住院病人的营养治疗比例等。
营养不营养,标准是前提
如今,对于多数国人而言,吃饱已不再是问题。但各类“隐形营养风险”仍然存在: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消费比例过大,脂肪摄取明显增加,盐分摄入过高;奶制品摄入不足,膳食纤维、某些微量元素等有益营养成分摄入不足……由于缺乏专业指导,我国居民长期维生素、豆类食品摄入不足,全社会亟须加强营养知识的普及和相关专业服务。
《计划》提出,要制订和修订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人群营养不良风险筛查、糖尿病人膳食指导等行业标准,研究制定老年人群营养食品通则、餐饮食品营养标识等,确保公众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同时,我国还将围绕中小学生、孕产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实施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健康行动、学生营养改善行动、贫困地区营养干预行动等,开出细致的“营养处方”,全面提升国民营养水平。
《计划》提出,要坚持政府引导、科学发展、创新融合、共建共享,立足现状、着眼长远,到2030年,营养法规标准体系更加健全,营养工作体系更加完善,在降低人群贫血率、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控制学生超重肥胖率、提高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等具体指标方面,取得明显进步和改善。到203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和孕妇贫血率控制在10%以下,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在2020年基础上提高10%,居民超重、肥胖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计划》还提出了旨在提高人群营养健康水平的六项重大行动。一是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健康行动,提高孕产妇、婴幼儿的营养健康水平。二是学生营养改善行动,包括指导学生营养就餐,超重、肥胖干预等内容。三是老年人群营养改善行動,采取多种措施满足老年人群营养改善需求,促进“健康老龄化”。四是临床营养行动,加强患者营养诊断和治疗,提高病人营养状况。五是贫困地区营养干预行动,采取干预、防控、指导等措施切实改善贫困地区人群营养现状。六是吃动平衡行动,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运动人群营养支持能力和效果。
食疗养生行业亟待纠偏
食疗养生是我国一种传统饮食养生习惯,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以简便、适口、廉价等特点,为不同人群提供了个性化的食养指导,发挥了营养健康的积极功效。
但近年来,一些所谓的“食疗养生”行为也受到全社会关注:从朋友圈里的养生“爆文”到电视节目里的“养生专家”,以次充好、掺杂使假式的食疗养生方法频频出现。去了“张悟本”,来了“李悟本”,不断有各类“大仙”粉墨登场。有的甚至宣称生食泥鳅、绿豆也能治病……种种违规行为,已侵犯到消费者合法权益。
为了让“生吃泥鳅治病”这样的所谓养生法不再出现,重要一环是要加强规范,强化各部门综合监管。为此,《计划》提出,要开展传统养生食材监测评价,完善相关评价制度。专家指出,相关部门将深入调研,筛选出一批具有一定历史和实证依据的传统食材,对其养生作用进行实证研究,真正做到去伪存真。我国还将开展食材中功效成分、污染物的监测及安全性评价,进一步完善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名单。
《计划》强调,要从强化组织领导、保障经费投入、广泛宣传动员、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保障工作实施和目标实现。地方各级政府要将国民营养计划实施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评,确保取得实效。
吃的营养、健康,是人们的新需求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得更营养、更健康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新需求。有关专家指出,讲究膳食营养平衡是一门科学,需要营养师等专业人才服务,我国一些高等院校虽然也开设了营养课,一些医院也设立了营养科,但与我国13亿多人口庞大的营养需求相比,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等相关专业人才十分短缺,发展不规范等问题也十分突出。
为解决这个问题,《计划》提出,加快推动营养师、营养配餐员等人才培养工作,推动有条件的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等场所配备或聘请营养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营养教育培训。对营养师的配备还有明确的指标要求,即在临床中,要使临床营养师和床位的比例达到1:150,组建营养支持团队,开展营养治疗。
专家强调,必须坚决制止目前社会上存在的短期培训“交钱拿证”现象,不能让那些不具备专业知识背景的所谓“营养师”误导百姓。同时,每位国民都要加强营养健康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我健康管理水平。
有巨大发展空间的全谷物食品及营养健康食品
如今提倡全谷物营养,但目前全谷物产品数量和品类都比较少。有关专家提出,今后要积极开展全谷物食品相关研究工作,增强科研力度,加大科研投入,不断开发出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产品。产品开发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传统产品的延续和多样化,如饼干、谷物片和蛋糕等烘焙食品;二是开发新产品,例如营养棒和谷物饮料等。
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强调,每人每天应该摄取一定数量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具有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特性,不能被吸收也就不会产生热量,而且摄入的膳食纤维还会延缓胃部排空,增加饱腹感,对于控制血糖及血脂很有帮助。而全谷物食品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值得提倡食用。
不过,我国目前还缺乏对于全谷物食品的定义、标准和标识等,市场上的相关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以全麦产品为例,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不同品牌的全麦粉,虽然国家颁布了推荐标准,但是没有强制要求企业执行。有些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生产的产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麦粉。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将对全谷物食品开发提供政策支持,加快完善全谷物食品的国家、地方、行业法规和标准体系。
普通人群可以适当搭配食用全谷物食品,最适合食用全谷物食品的人群,则是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病患者和营养过剩的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指出,全谷物食品也没必要天天吃。人们可以从蔬菜、菌类等很多食物中摄取膳食纤维,不必全靠全谷食物。而且,全谷物食品属于粗粮,如果做得不够熟烂、过量食用或者咀嚼不充分,会给肠胃带来负担,肠胃功能较弱的幼儿、老人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腹胀等不适症状。最重要的还是饮食多样化、营养均衡。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把每天水果推荐食用量从400克降到了350克。有的人为了减肥,晚上不吃饭,拿水果当饭吃。水果普遍含糖量高,多吃也容易导致肥胖,还是控制摄取为好。每天还应该食用适量坚果,食物多样才能平衡膳食。“足量饮水”也是人体保持足够营养的关键,有关专家经科学论证发现,原来推荐的每天喝1200毫升水已经不够,现在推荐成年人每天的饮水量为1500~1700毫升,夏季也许需要更多,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