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亲历腾讯阿里抢滩
2017-10-26胡剑龙
中国科技企业的崛起,使班加罗尔的创业者和投资人将目光转向喜马拉雅山脉另一侧的邻居,而不再局限于大洋彼岸。
两大巨头在印度的投资风格迥异,腾讯更多专注于晚期投资,所投的领域繁多;而阿里巴巴则致力于营建自己的“生态圈”。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胡剑龙
发自印度班加罗尔
班加罗尔的“中国通”
拉胡尔在分析印度企业时,在每一张幻灯片上,都列出了相应对标的中国公司。
科尔曼加拉区(Koramangala)和英迪拉格尔区(Indira Nagar)是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创业的心脏地带,孵化器、共享空间、天使基金,还有数不清的创业者在这里扎堆。连接这两片“心室”的主动脉叫中环路。
接近午夜,骤雨初歇,中环路沉寂,在行驶中的Uber里,笔者收到一位印度天使投资人拉胡尔的邮件。他最近春风得意,之前投资的杂货电商Big Basket刚获得了2.8亿美金的融资,其中2亿美金来自阿里巴巴和“印度支付宝”Paytm。
“哥们,最近我们打算投一家装修企业。想看看中国的这个市场怎么样。你知道to8to吗?它们盈利模式是怎样的?交易量有多大?市场容量到底有多大?”拉胡尔急切地在邮件中发问。
类似邮件,笔者接到不少,通常是在做投资决策前。他们想看看中国的对标企业发展得怎么样。而因为来自中国,笔者无意中成了免费投资顾问。
认识拉胡尔,还是在科尔曼加拉区的一家孵化器,印度“硅谷”的一家在线教育企业正等待路演。那时,中印边境对峙的新闻每天都占据着印度报纸的头版。
但是,拉胡尔在分析印度企业时,比如语言培训、课外辅导、职业教育类的,他在每一张幻灯片上,都列出了相应对标的中国公司。
中国科技企业强势崛起,这已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根据2017年6月有“互联网女皇”之称的华尔街证券分析师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发布的2017年互联网趋势报告,全球最有价值的前二十家互联网公司中,中国公司占据七席。腾讯和阿里巴巴更是跻身全球最有价值企业前十位。这改变了中国企业以往在国际上的形象。
“数字巨头之间未来的竞争很可能发生在全球舞台上。中国和印度的互联网市场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这将对两国的经济产生强大的有益影响。”米克尔团队在报告中写道,中国和印度的移动支付基础设施使得这两个国家“处于令人羡慕的地位”,印度处于数字服务行业爆发的边缘。
中国科技企业的崛起,使班加罗尔的创业者和投资人将目光转向喜马拉雅山脉另一侧的邻居,而不再局限于大洋彼岸。就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中国和印度更接近,这也让班加罗尔的创业者越发重视中国企业。
印度投资机构500Startup的一位投资人就向笔者解释,“这里的创业者,还有投资人,很多都有硅谷背景,以前想着的就是把美国的东西搬到这里来。但逐渐发现行不通了。”
2017年年中,在英迪拉格尔区一家临街的5楼会客室,萨提希一头乱发,向笔者演示如何使用他创立的在线医疗平台。
他直言不讳,说他们就是要做印度的“春雨医生”。他嘴里不停蹦出的“微医”,令笔者惊讶不已。原来,他在硅谷专门雇用了一位斯坦福大学毕业的中国留学生,追踪、分析中国在线医疗行业的动态,把中文资料翻译成英文供他参考。
在“天猫双十一”开锣前大约一个月,印度版“双十一”——大富翁日(Big Billion Day)鸣锣,活动从9月20日到24日。
显然,印度电商们借鉴了阿里巴巴的促销经验。为了备战印度的“双十一”,本土电商Flipkart获得1.56亿美元贷款。据该公司透露,“双十一”的前20个小时,该平台上的手机销量就达130万台。
印度的“AT之争”
除了美国资金外,印度创投市场正在分化成两个阵营:腾讯-纳斯贝和阿里巴巴-软银。
对更多班加罗尔创业者来说,中国企业最吸引他们的,还是深不见底的钱袋子。
2017年10月21日下午,在班加罗尔科尔曼加拉区的一家咖啡馆内,迪帕克和笔者会谈时表示,如果有中国资本对他的公司感兴趣,“不妨将他们介绍过来”。
迪帕克是一家现金贷公司的创始人,客户主要是在校学生。他透露,客户数量已达10万人。中国资本对这个行业很感兴趣,包括晨兴资本等,都和他的公司接触过。
显然,两家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将印度创业者的胃口吊起来了。
10月11日,印度最大的叫车平台Ola宣布获得11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这是该公司成立六年来规模最大的一轮融资。其中,腾讯通过其下属公司向其注资4亿美金。此前,腾讯在印度已做了多笔投资。
根据公开数据,从2016年到2017年6月,中国企业已向印度创投企业投入23.7亿美元资金,阿里巴巴和腾讯是最主要的贡献者。
传统上,印度创投市场几乎完全依赖美国企业提供的资金。而不缺钱的中国资本玩家正在改变游戏规则。
除了美国资金外,印度创投市场正在分化成两个阵营:腾讯-纳斯贝(Naspers Group)和阿里巴巴-软银(SoftBank)。
南非的纳斯贝集团是腾讯的早期投资者,也是后者的最大股东。纳斯贝在印度市场非常活跃,而腾讯顺理成章地成为他们的跟投者。
阿里巴巴-软银阵营的形成,也是源自相同逻辑。软银是阿里巴巴的早期投资者,同样在印度频频出手。
不过,两大巨头在印度的投资风格迥异。腾讯更多专注于晚期投资,而且所投的领域繁多,从电商、出行、社交媒体到在线医疗。
而阿里巴巴在印度则有的放矢,致力于营建自己的“生态圈”。“我们并不是很主张去买买买,我们看重的是,被投企业能否融入阿里的整个生态系统。”阿里巴巴旗下公司的一位内部人士透露。
阿里巴巴2016年8月斥资6.8亿美元,投资印度最大移动支付和商务平台Paytm,就折射出其投资哲学。入股后,阿里派出自己的技术人员,帮助改造其后台。而在莫迪实施“废钞”政策后,这笔投资回报颇丰。2016年11月,印度总理莫迪宣布,为了打击贪污和洗黑钱,决定废除500和1000卢比两种最大面额纸币的流通,发行新的500和2000卢比面值的钞票。移动支付平台无疑是这一政策的获益者。
高估值门槛
70亿美金主要投向了几家独角兽企业,而更多嗷嗷待哺的初创企业难以在市场上获得资金。
但是,印度人对中国资本的期待不止于此。
印度正成为外资争相进入的热土。2014年上任以后,印度总理莫迪推出“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计划,宣布放宽对外国直接投资(FDI)的限制,允许外国资本进入包括航空、制药和国防在内的大部分领域,并将通过改革劳动法和税收,简化审批,吸引外资企业在印度投资建厂,将印度打造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
除了美的、小米、华为、腾讯和阿里等中国企业,富士康、三星、特斯拉等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也先后宣布在印度投资设厂。英国《金融时报》旗下的外国直接投资情报部(FDI Intelligence)发表的2017年外国直接投资报告显示,2016年,印度继续领先中国和美国,成为全球绿地外国直接投资额最高的国家,吸引外国投资额共计623亿美元,涉及809个项目。
会计师事务所安永(Ernst &Whinney)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也称,市场巨大、劳动力成本低以及劳动者技能提高成为印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最重要三个因素。
水涨船高,资本大规模进入背景下,最近数年印度创投市场也持续火爆。2017年上半年,创投市场总交易额就已接近70亿美元。
不过,亮眼的数据背后,也有危机潜伏,比如市场分化越来越严重。以2017年上半年为例,70亿美金主要投向了几家独角兽企业,而更多嗷嗷待哺的初创企业难以在市场上获得资金。
障碍之一,便是印度初创企业的高估值。不止一次,在班加罗尔,笔者听到几名中国投资者抱怨:不是我们不想投印度公司,实在是太贵了。
10月中旬,在新德里的一个路演大会上,一位在线保险的创业者分享了项目后,和笔者聊起来。
“你们打算融多少钱?”笔者问。
“1100万美金。”
“那不少啊,你们现在的年收入有多少?”
“30万美金左右。”
如此高的估值当然会吓退不少中国投资者。而在印度创投企业协会主席马亨德看来,过高的估值是印度企业高度依赖美国资金的恶果,“美国的投资者和机构在决策时,对标的公司都是美国的。印度的创业者也这么想”。
在新德里的使馆区和笔者聊天时,马亨德正准备带一批印度创投公司于11月7日到8日去北京路演。“我们也希望印度市场的资金更多元化,特别是中国的资本进入,这样能把估值降下来,更多企业会获利。”马亨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