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这瓶泡泡水,为啥现在还能吹出钱?
2017-10-26许冰清
许冰清
最近的创业投资圈里,除了热闹的八卦,也有些令人欣慰的正经消息。比如终于有共享充电宝公司真的倒掉了,而今年5月初为这个匪夷所思的商业模式撂下狠话的王思聪,也可以名正言顺地拔掉自己在朋友圈里立下的flag了。
我们本没有什么资格去看王思聪的热闹。他投资超过20家公司几乎不曾失手、把5亿元本金“折腾”成60亿元,在年轻人造出的各种风口上屹立不倒的本事,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这背后很重要的原因,当然还是因为他是个见过大风大浪大场面的富二代,创业这潭深浅难测的水,一时半会还真淹不死他。
你肯定还记得几年前“创业”这个概念最火的时候是什么样子:路上的二维码越来越多;花点小钱就能享受到还不错的服务;身边一下子冒出了不少CEO和COO;如果不尽快投身其中,就意味着每天都在与金钱的洪流、乃至大型财务自由的机会擦肩而过。
然后就听说,资本的寒冬来了、创业泡沫破灭了,CEO们也都变回了个体户和上班族。但现在看来,这一切也只是表面的平静,只要还有胆大的人愿意拿根吸管,往水里猛吹上几口气,就还能像以前那样,搞出一大串色彩斑斓的泡泡来。
不用说,共享经济肯定算是这批泡泡里最大的几个之一。从自行车、雨伞、篮球到充电宝,只要不像Uber和Airbnb那樣要求你把家里的那份也拿出来参与共享,在国内可能都会受到追捧。而这样的闹剧,竟然直到共享图书之类的恶搞概念被提出后,大家才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图书馆么!”足见,“我的就是我的,共享的也能变成我的”这样根深蒂固的物权思想,在中国再怎么砸钱创业也改变不了。
但创业可能也稍微改变了一些事情,比如把你从朋友圈的鸡汤里解救出来,成为一个愿意为前沿概念、速食知识、好听声线乃至创业者“思想”买单的年轻人。当然更重要的是,经过这些年的大浪淘沙和市场教育,过去的黑话如今已经成了通俗用语,当年的酷炫又迷幻如今“只道是寻常”。于是,那个挤满了聪明的脑袋、围绕着资本和创新运转的世界便开始了一刻不停的升级。而相比卖货,这一轮浪潮显然考验的更多是创业者卖自己人设的能力。
为了让用户和投资人相信,自己确实是能够为他们的生活和生意带来巨大改变的潜在成功人士,而不是成功学大师培养出的新一批关门弟子,创业者开始将更多看上去“有点高级”的标签贴到自己身上,以便昂首迎接新一轮的挂牌出售。
那些站在创业者对面的投资人,也早已不再如创业报道所写的那样,像小时候给你少许零花钱时的爸妈一样严酷无情,甚至会问东问西了。相比联手改变世界的压力,他们的一唱一和、亦步亦趋、穷追不舍和恩断义绝,倒更像是舞台上的搭档演出。再加上坚持坐在台下、一如既往热情参与互动的你,少了谁,创业的这出大戏,唱得可能都没那么好听。
本轮创业圈爆款人设有哪些?
理工科Ph.D
除去科研圈子里“我们将人类的知识边界顶高了一点点”的自我陶醉,以前在社会上这是个存在感很弱的黯淡光环。即使被印在名片上,或是在社交场合的尬聊中被提起,也很难不被认为是“大龄宅”的同义词。但在创业圈,这会被视作能创造出各类突破性黑科技的一项充分条件—即使8年时间大多花在了拖延症上,也能对多层神经网络的场景化应用给出另辟蹊径的解决方案。
常春藤盟校商学院
在美国,由于靠近硅谷或是东西海岸大城市等人才、资源和资本集聚的区域,过去哪怕是从常春藤盟校商学院辍学或是延期毕业看身上好像也带着一点创业的灵气和知名院校校友的经验加持。但这几年哥伦比亚大学的文凭开始“通货膨胀”,现在连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的受欢迎程度都大不如前,所以很难说这是个性价比极高还是极低的选 择。
FLAG/BAT核心成员
以上两个单词均为缩写,FLAG即Facebook、 LinkedIn、Amazon和Google,后者嘛,不必赘述了。如果在国内的创业报道中看到前者,大多数情况下意味着这是一位不怎么差钱(把手里的股票期权都卖了)、有点享乐主义(习惯了老东家的各类福利)、作息不一定规律(时差都不怎么能倒过来)的创业者。而如果拿到融资的是后者,则可能是跟他出身同一家公司的投资人提前勾兑小半年的结果,要么就是投资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硬把钱打到他账户上了。
黑客和艺术家
自从保罗·格雷厄姆的《黑客与画家》作为创业必读书目火了之后,有些创业者的日常形象也开始向这两个词靠拢了,然而现实是往往只能实现一半—要么立志在各类编程马拉松上集齐各大互联网品牌印了logo的连帽衫;要么衣柜里只有黑色高领毛衣和牛仔裤,志向是用设计改变世界,做“××界的苹果”。至于能将这两种人设完美集于一身的,应该不是创业奇才,就是套钱老手。
《福布斯》的30 Under 30榜单
只要项目做得不是太烂,哪个创业者没有接到各类创业路演节目、“最具潜力/价值/影响力创业者”的评选组委会的电话呢。而《福布斯》的“30 Under 30”(30位30岁以下创业精英)榜单,则是这种行业现状的集大成者—真正意义上年轻有为的创业者,可能好几年加起来都凑不齐30个,但稍微努努力就能跟ofo之类的明星公司在网页上挤个同框,转发到朋友圈时感觉也会格外好。
所谓风口,就是这个马甲过气了就换下一个
算法/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
如果你是已经对应着行业风口的变换迭代过几轮产品的创业者,大概能够看出这几个词之间的递进关系—在公司里,实现这些概念的程序员总数不一定越来越多(甚至也有可能越来越少),但其跨行业捞钱的普适性和雾里看花的程度,一定是越来越强的。总之,都是黑科技,黑你没商量。endprint
新媒体/内容创业/知识付费
这是对互联网技术不怎么了解的创业者更熟悉的一组递进关系。最早写点东西是赚稿费;有了一个公众号之后叫运营新媒体;同时管着两个及以上公众号并互相转发,或是学会接广告、卖点货之后,可以改叫内容创业;有了稍长几年的工作经验,有人求着你开个在行分答值乎得到项目的时候,自然就可以讨论“知识付费是财务自由的必经之路”这一话题了。
共享经济
仔细想想,在Uber和Airbnb之后,市面上冒出来的几乎所有共享经济创业项目,本质上都是花小钱租硬件的故事。如果能区分创业者是无意还是有意这么做,就能判断出他是蠢还是坏,抑或是既蠢又坏。共享充电宝的故事,脑子不太灵光的投资人可能一时还没转过弯来,但一旦连共享图书和共享女友都出现了,这个概念的最后一点价值也掉光了。
国际化/出海
创业者多将其描绘成为了躲避国内的流量大战和巨头绞杀而开辟的新战场,背后则可能是下一轮融资前拍脑袋的孤注一掷,或者干脆是拉上国内用户一起消费的那种“扬我国威”的自豪感。而现在市面上的升级版套路是:“中国团队给外国消费者做产品,再找人将产品模式复制回国内。”绕了这么大一圈,也不嫌麻烦。
××界的××
本来是产品界为了不懂技术的外行人想出的类比,现在倒是已经成为一种让人习以为常的蹭流量手法。作为被蹭者,无论苹果、Facebook、WhatsApp,还是无印良品、滴滴出行、今日头条,只要是还算成功的企业和产品,在各个细分领域、各个应用市场,甚至各个语种里,很快都能找到一批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
投资人的戏,可能比创业者还多
一页纸融资协议
据说巴菲特每次确认投资时,最重要的内容一页纸就能写得下。但当这种极简风格也被真格基金等国内的投资机构采用时,有时就很难分辨这到底是真的是对创业者的强力信任,还是为了缓解繁重文书壓力的偷懒,亦或是表面上风风光光,背地里连个拿得出手的案例都没有了。
史上最快打款
以前几乎只有那些真有两把刷子的初创公司,才能在老道狡猾的投资人那里快速搞定公司的新一轮融资,而不太需要应付旷日持久的盘问。现在,“1小时敲定协议,3小时融资到账”早就不是都市传说,而是很多投资机构标榜自身的最大亮点。至于项目到底如何,唔……只要一时半会不死,圈子里总能找到更有钱的大佬接盘吧。
再撑3个月
原本是上市公司的梦魇周期,因为朱啸虎这批大佬投资人放下的几次狠话,也变成了一批热门创业公司的梦魇。只不过,前者是用3个月完成增发就能上市,后者则是过了3个月大众才刚弄明白你的项目是干什么的,生死考验才刚刚开始。朱啸虎后来辩解说,行业形势时时变化,自己判断错时机甚至是方向都很正常,3个月更像是个随口诌出来的时间点。但事实证明,大多数情况下,他看中的那些风口,3个月后的战局都会因为更多紧张兮兮的投资人和创业公司的加入显得更加胶着混乱。
“idea都有了,你搭个团队吧”
投资人有时候也苦恼啊—上千份优劣商业计划书、配上数年实战经验,好不容易在酒店泡澡时,变成了一个看上去很美的创业计划。但舍不得手头的项目,更舍不得之前的项目还在天上飘着的超额分成,只能期待遇上个想不清楚为什么要创业又还有些能力的家伙托付了。模式验证了,公司做大了,摇身一变可以成为创始合伙人;若是不幸失败了,想想也没什么损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