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烹饪专业构建选修课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2017-10-25朱志威敖华勤池文胜
朱志威 敖华勤 池文胜
目前的人才市场上存在着这样一种怪现象:酒店找不到合适的技术员工,而烹饪毕业生又找不到如意的工作。具体表现在:在每年一度的企业走访过程中,有多个厨师长问:“为什么现在的学生毕业后不顶用?”而烹饪毕业生常常抱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带着这个问题,笔者思考了很久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烹饪行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而学校的培养方式还是一种模式,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解决这个难题,笔者认为要根据市场需求来改变教学模式,构建选修课体系,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一个个性化发展的空间。
一、调查研究,构建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
以前的烹饪教学是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大纲安排课程,不管学生的兴趣,只要坐满三年(其中约有一年时间进企业实习),基本就可以毕业。按这样标准培养的学生基本上技能一样。然而,随着社会发展,酒店岗位分工越来越细化,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如西餐中做、中餐西做、分子烹饪技术等。这就迫使技工院校烹饪教学要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具有不同技术特长的毕业生来满足不同的企业需求。
如何培养不同技能特长的学生来适合企业(酒店)不同岗位?笔者认为,应因人而异,根据自身条件与兴趣爱好,充分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使其个性化发展。首先要构建技工院校烹饪选修课体系,让学生在一个体系框架中自由选择。根据调查,对于文化课要求烹饪学生只要达到够用就行,如一般来说,烹饪学生招进来分数相对其他专业较低,英语、数学在第一期为必修就差不多了,其他学期为修课;对于涉及需要长期“养成”教育的四个学期为必修课,如德育、语文、体育等;对于专业特长培养,学校通过“广选”激发兴趣,再来“精选”加深专业技能。根据市场调查结果,本课题组确定必修文化课模块为德育、语文、体育、音乐,必修专业课模块为基础厨房、配送与加工、烹饪原料与营养,文化选修课模块为厨房实用英语、数学(高一第一学期为必修),专业选修课模块为成本核算、西餐制作、中式面点制作、西式面点制作、菜品策划与设计、台州名小吃、果蔬雕刻、冷拼与摆盘、炉台实战技艺、饮食文化、分子技术等等。
二、调整课时,合理安排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的课时与进度
确定了必修课模块与选修课模块课目后,还必须科学、合理安排课时数。通过两年多尝试,笔者发现在校二年四个学期都上数学必修,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完全没有必要。笔者调查了在校240多名学生,其中对上数学课觉得很有必要的占23.94%,认为学一点相关知识的占51.17%,根本听不懂、纯粹浪费时间占19.25%。由此可见,大部分同学认为数学够用就好了。课题组把高一第一学期数学列为必修,其他三个学期列为选修,再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愿意接受这种方式。通过调查统计发现,有地方特色的选修课接受率为台州名小吃占77.00%,台州名菜占63.85%,浙菜与八大菜系占61.50%。学校正在尝试精深模块选修课,比如先进的盘画艺术、奇妙的糖艺、神奇的分子菜等,通过外聘教师与请企业或行业一线人员教学,将其整合成为一个专业选修课程,以新兴模块形式为学生提供选修。目前对于文化必修课周课时安排都比较固定,德育1~2节、语文2~4节、体育1~2节、音乐l节。文化选修课通过摸底考试加学生自愿选择,引导学生参加相应程度教学班学习。专业必修课周课时也比较固定,如基础厨房2节,配送与加工2节,烹饪原料与营养2节。专业必修课根据学生意愿与学校条件(场室与师资等)开设,先预报名再筛选调剂,确定学生名额与任教教师,通过“走班上课”的形式,第一学年通过“广选”激发兴趣,第二学年通过“精修”加深技能。教师由原来第一线的专业精英来担任。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意愿,学校及时调整课程结构,增加选修课的比重。考虑学校现有实际情况及师资、实训场室条件,确定第一学年为“广选”阶段,将全校近70个行政班,分成5个专业区块,其中电商、旅游、烹饪为1个区块,该区块里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校确定的选修课;第二学年采取本专业内部选修:烹饪专业确定每周二、三、四为选修课进行日。
三、构建选修体系预期效果与存在的困难
构建技工院校烹饪专业选修课体系,应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空间。经过两年尝试,我们取得了预期效果,也遇到了很多困难,现总结如下。
1.取得的效果
第一,拓展了电商、旅游、烹饪三个专业学生的视野。
第二,增加了学生实用技能。如学生选修淘宝微商后,在网上卖水果、小饰品,学习临海名小吃课程后,在家帮助家长做小吃,大人孩子都喜欢,增加了亲子活动项目。特别是留守儿童之家,个别学生学了选修课后,能在家做饺子、手打面、煎牛排、比萨饼等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自己吃。
第三,打破了專业之间界限。旅游同学学会了淘宝,电商同学学会了西餐、小吃,烹饪专业的学生学会了微商技能、艺术插花,提高了品位。
第四,进一步整合了师资资源,充分发挥了各位教师的技术特长,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场室的闲置资源。
2.遇到的困难
第一,必须先将烹饪专业所需的基础文化、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等最基本的内容分好理顺(没有现有理论根据),再将多出来的课时为学生提供有益的优质选修课。但是这个选修课非常难排,由于所报人数与场室等限制,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排课工程,工作量大,没有相应的电脑软件支持,手工操作难度大。
第二,指导学生选修有难度:由于现有的实训场室、行政教室、任课教师等限制,势必限制选修班班额,因此只能让学生有限制地自由选择。有些选修课开出很少有人选修,而有些却人满为患;教师任课课节也常常不匀衡,有些老师课务非常重,有的老师则课务轻得无课可上。如果以增加课时报酬或者为了凑够凑满课时为目的,势必影响教学质量。
第三,不同专业模块全面开放,自由选择选修,考核打分、评价与原来的专业设置课目相冲突,是否影响毕业等,还没有相应配套的文件可执行。
第四,走班选修打乱了原有行政班学生考勤考核,对班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我们实践了部分设计和模块,深受学生欢迎。构建选修课体系,如同建了烹饪专业的毛坯房,而选修课就像一间间房子,学生根据个人的成长经历、能力构成及需求,通过个性化内装修(选修),才会在相同空间体现不同风格。构建有自己特色的烹饪专业选修体系,虽说摸着石头过河,但效果相当明显。可以预见,我们探索的是一条可行之路,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走出一个灿烂的明天。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