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访问学者归国后的追踪和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2017-10-25梁婧
【摘要】近年来,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前往国外留学访问的学者日益增多,但对于此类学者归国后的追踪和评估工作尚未形成统一系统的评估体系。为保证公派出国访问学者归国后发挥最大作用,本文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分析了追踪和效益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且从科研创新、教学改进和国际化交流三个方面对效益评价体系提出构想。
【关键词】公派留学 访问学者 追踪 效益评价
一、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背景
21世纪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迈上国际化的进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脚步加快,以进一步增强全国高等教育水平,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缩小与世界一流高校的差距。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为高等教育实现国际化、为高教人员提升能力和水平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由国家出资资助留学人员赴国外研修,加强重点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并与国外高校和学术机构合作并达成可持续发展共识。
2016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共资助六万余人在95个国家留学,新派出三万余人中约一半为访问学者,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公派出国留学项目无论对于学者本人、所在单位还是国家都具有长远而深刻的影响,但目前国内鲜有对于访问学者归国后的追踪和效益评估,主要原因是追踪周期长且效益无法简单量化,但这些原因并不能否定这一工作的必要性,因此本文将从各方面对这一工作提出主要思路和构想,以期相关单位和个人能以此为支点切实完善效益评估体系,从而最大程度發挥归国访问学者的效益,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二、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选派工作流程
国家留学基金委对于申请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的访问学者采取个人申请、单位审批、受理机构审核推荐、专家评审的方式最终确定录取人员名单。个人根据所申请项目的选派办法网上提交申请,并将相关材料交由所在单位和受理机构初审。初审的内容包含国内教学及科研成果、研修计划、国外合作导师介绍、综合素质、发展潜力等。初审通过后再由国家留学基金委进行专家评审,并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确定最终录取人员名单。
在这个过程涉及到的个人和单位除了访问学者本人以外,还有其所在院系或部门、所在单位、教育主管部门、及国家留学基金委。访问学者申请时使用的网上信息平台不但能够展示访问学者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成就和成果,是一份完整详实的个人简历,同时也是上述单位了解访问学者研修计划和目标的平台。访问学者在网上申请时需要就研修计划和目标填写非常详细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现有学术成果、计划研修方向、具体研修计划及时间安排等等,其中研修计划是访问学者对留学过程的自我规划和目标设定,也可作为相关单位在访问学者回国后对其效益进行追踪和评估的依据和参考。
三、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追踪和效益评估的必要性
对国家公派出国访问学者归国后进行追踪和效益评估,无论是从个人层面、派出单位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层面、以及国家层面而言,都有着绝对的必要性。
1.对于访问学者来说,建立完善的归国后追踪和效益评估标准和体系有助于督促访问学者在出国前明确自身留学任务和目标,做到带着问题出国,通过在国外的学习探索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才能带着收获回国。由于每位访问学者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其留学目的也各有差异,其中不乏有个别访问学者忽视了其访问学者的身份,以游为主,以学为辅,成了名副其实的游学。建立追踪和效益评估体系能够提醒和督促访问学者在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做到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2.对于所在单位和地区来说,持续的追踪和效益评估有助于增强该校师资力量,并扩大所在地区的留学效益,产生辐射作用。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国际化是教学合格评估和水平评估的标准之一,也是衡量该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访问学者归国后的在教学和科研上所获的成果和成就不仅是其个人的荣誉,也为其所在院系和学校增光添彩,扩大学校和所在地区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报考所在学校,吸引更多优质人才前往所在地区,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3.从国家层面来说,对访问学者归国后的效益进行评估也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为配合国家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经济率先转型升级战略的实施,做好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地方合作项目的选派工作,国家留学基金委采取与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具体确定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资金配套比例、选派规模、类别、期限、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及其他有关事宜。因此对于访问学者,特别是参与西部地方合作项目的访问学者而言,其归国后的成果是项目效益的最直观体现。
四、对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归国访问学者的追踪和效益评估的构想
由于访问学者是被追踪和评估的对象,且其所在单位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其行使直接管理职能,因此其归国后的追踪和评估工作应主要由其所在单位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牵头,从而保证这项工作在公正客观的基础上具有可操作性。所在单位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于归国的访问学者进行追踪和效益评估。
1.教学改革和教学效果。对于有教学任务的访问学者来说,可以依据其教学改革程度和教学效果对访问学者进行考察。大部分访问学者在留学期间以学生的身份走入课堂聆听国外教师授课,对于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都有了切身体会。因此回国后可以就访问学者对于所授课程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或者是否能够开设新课程或双语课程等方面进行追踪和分析。同时也要关注教学工作的直接对象,即学生,对于访问学者重新回到课堂后的改变有怎样的体验和评价。学生对于专业的兴趣、课堂的参与程度、自我学习的方法、文化视野的开阔、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都可纳入对访问学者教学工作的追踪和评估体系中作为效益评估的标准。
2.科研成果和前沿创新。科研成果是访问学者在国外所学所获最重要的体现,其访学内容之一就是与国外留学单位导师共同研究相关课题,并就研究内容和成果以适当形式呈现,例如发表论文、参与国际会议、申请课题或项目、取得科研创新成果等等。科研成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访问学者出国前对自己的研修计划和时间安排,以及访学过程中对计划的执行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访问学者在留学期间学习到的除了国外导师对于科研的严谨态度外,更学到了选题及写作等方面的方法,同时也加强了英文的论文写作能力,这些态度和能力都会在归国后的科研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持续影响访问学者,因此对大多数访问学者而言,归国时间越长,科研成果越丰富。因此所在单位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将科研成果作为最重要的效益之一进行长期的追踪和效益评估。
3.国际化交流与合作。访问学者利用国家公派留学的机会前往留学单位进行访问和学习,宏观层面上丰富了两个国家的教育交流活动,微观层面上更是带动了两个地区、两所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为日后开展区域合作项目、教育资源共享、师生交换互访、产学研一体化和国际化奠定良好基础。具体来说可以考察访问学者归国后是否与国外导师或其他专家共同推进学术研究,是否带动更多国际交流活动,是否能够参与更多国际项目等。从这些角度对访问学者进行追踪和效益评价,不但能够增进访问学者本人与外方导师建立的了解和互信,更能促进其所在学校和地区的国际化进程,从而推动双向互利的中外国际交流合作模式。
综上所述,尽管对于访问学者归国后的追踪工作周期漫长,效益评估工作无法全盘量化,但对于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的追踪和效益评估仍是十分必要的,且对于访问学者本人、所在单位和地区以及国家都大有裨益,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因此有关单位和机构应从教学改革和效果、科研成果和前沿创新、以及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方面构思,设立完善的追踪评估体系,为已经归国的访问学者和日后即将参与公派出国留学的访问学者搭建更好的平台,使其能够最大程度发挥作用,实现从个人到国家的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黄明东,姚建涛,陈越.中国出国访问学者访学效果实证研究_黄明东[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6(5):50-61.
[2]李金芬.国内访问学者制度研究[J].当代继续教育,2015(10): 42-49.
[3]刘婵娟.高校教师发展研究初探-“国外访问学者”模式实证考察[J].科技风,2011(15):240-241.
[4]蒋玉梅,刘勤.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教师出国访学收益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62-70.
作者简介:梁婧,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务员,助理工程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