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才升级:手把手教你做好公众英语演讲

2017-10-25黄君怡

新东方英语·中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仪态怯场口才

先说说我自己的故事。小学的时候,我属于乐于举手发言的学生,最初也是因为年龄小,所以一直有一种“迷之自信”,没有怯场过,即使回答错了也有一种理直气壮的大方。就因为这个,我被老师看中,选去在国旗下讲话,讲着讲着竟然生出了一种“全操场我最棒”的豪情。接着初中出现了断层,做了三年沉默的听众。结果我刚一上高中,老师就让做presentation,那时什么反应都上来了:浑身发冷发抖,心跳加快,手心出汗,双眼望着天花板,声音发抖,还破过一次音。这些反应都是典型的“公众讲话综合征”。所幸我准备得比较充分,就算脑子发懵也在不知不觉中把要讲的东西都讲了。做完presentation走下讲台,抬手一摸脑门儿,满手都是汗,倒是忘了台上发生了什么。后来还是勇敢地看了录像,研究了一下这次表现究竟如何:结构清晰,内容充实,但是声音较小,还打着战,精心设计的笑点也没有出来效果。此后,我好好反省了一番:为什么三年前自己可以面对几百人演讲面不改色,现在反而成了这副畏首畏尾的模样?

我得出的结论简单粗暴:练少了;长大了。小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那股子心气儿俨然已经被时间这把杀猪刀给磨灭掉了,心里多少没底儿;由于很久没有在公共场合讲话,上台的时候有种暴露在各路目光之下、无处可逃的仓皇感;而且长大后开始要面子了,害怕自己讲错了会被嘲笑。这个时候,老师送了我一句话: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先假装自己能够做到,直到自己真的做到了。)而我当时直接解读为:把脸皮养厚些,即使说错了,也要唬住观众,让他们认为自己说的是对的。虽然我的解读不够到位,但是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抓住了:不能怯场,气势得出来。

气势是怎么出来的呢?当然是练出来的。每次上台前默念十遍“I am Miss. Not-afraid”,然后假想自己是超级英雄降临地球。第一次装肯定会有些忐忑,但是装着装着就会得心应手,那种“我什么都不怕”“我说的是公理”的自信最后就能够不刻意、水到渠成地展现出来。

然而,不怯场只能让自己讲话时看上去像那么回事,要想真正讲好、称得上有口才,还需要进一步的升级。要想练就一副好口才,演讲者的仪态、讲话的内容、遣詞造句以及讲话的节奏等都十分重要。下面,我就从仪态大方、句子精巧、用词及表达到位三个方面来讲讲如何为口才升级。

公众演讲与写作不同,再好的内容,如果演讲者仪态不佳,说话磕磕巴巴、躲躲闪闪,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但是如若仪态让人信服,让人有继续倾听的意愿,这就成功了一半。那么,可以确定,口才升级的第一步应该是做到仪态大方。那么,要怎么做呢?

①培养气势

首先,正如我前面所说的,不能怯场。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在演讲前准备充分、多次练习外,还要经常找机会上台演讲。只有多次经历这种场合,在心理上适应以后,身体才可以跟着放松下来。

②训练台风

不怯场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公众场合演讲辩论,还要有好的台风。首先,公众演讲对演讲者的各种姿势、手势、眼神等都有要求。例如招手如何招,手指间、手和身体间要保持多大的距离;笑要怎么笑,微笑时露多少颗牙齿,什么情况可以在台上大笑等等,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就一些常用的演讲手势来说,有下面几种:比如说表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向往时,常常是单手与水平夹角四十五度抬起,手肘略微弯曲以显自然;表示自己的信心和勇气并想借以鼓舞观众的时候,常常是单手握拳,放在胸口前方,并随着演讲内容的变化而挥舞。

当然,在台上适当的走动也很重要,僵直站立不仅会给自己“我很紧张”的身体暗示,同时也会给观众留下很呆板的印象。如何“轻松”地在台上走动也是需要锻炼的。同样,开始的时候可以先fake it,比如自己设计好路线,看是走直线还是曲线,身体有无旋转,走动速度如何调整等等。这样做一开始可能很刻意,但通过一次次改进熟练之后,就可以装成是很轻松地走动的样子。此外,很多同学在台上也会有潜意识的“摇摆”动作,比如说重心频繁地从一只脚转移到另一只脚,头不由自主地摇晃以及多次摆弄垂下的头发等等。这些动作(包括看向天花板的动作)本人是很少会注意到的,但如果看一看录的视频就会发现这些动作在舞台上显得特别扎眼,不太好看,因此都需要通过刻意的训练来纠正。

此外,好的仪态还包括了站姿、拿话筒的姿势等等。仪态的培训实践重于理论,在此不一一赘述。

一个人口才好,首先要能时不时地穿插一些精彩的语句。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下面我们分演讲开头、结尾和中间三部分来看。

1. 开头用故事或画面

什么样的开头才受欢迎?通常情况下应该是故事型的开头,毕竟人人都喜欢听故事,用故事引入主题是屡试不爽的技巧。仅次于故事型的开头则是画面型的开头,就是描述出一个画面来,但要留白,让读者自行想象。要把故事讲得鲜活或者描述好一个画面就得靠大量的细节,因此就得有细致的描述。比如要进行一个有关山区孩子们生活环境的演讲,用孩子们坐在简陋教室里学习的画面引入显然是不错的选择。或许很多人会选择直接说:On the hill stands a classroom. (山上有一间教室。)这句话从语法角度来说已经不错了,用了倒装句,强调了教室在山上,敏感的观众可能已经get到要讲的话题了,不能get到的观众则会有疑惑:为什么教室在山上呢?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整个画面描述得更精细一点:On the hill of a remote, deserted village stands a damaged classroom. (在一个偏远、荒凉村庄的山上,有一间破旧的教室。)这个时候,细节是有了,但是只有画面,没有声音,是否略显单薄呢?我们可以在第一句话后面再加上这样一句话:Every day, resonant voices reverberate with the energy of kids—they are reading books after the teacher. (每一天,生机勃勃的孩子们响亮的声音在山间回响——那是孩子们在跟着老师读课文的声音。)这样一来,画面变得十分有声有色,因而也十分吸引眼球。endprint

2. 结尾用排比

使用排比最便捷的方法莫过于借鉴著名演讲稿。史上最出名的演讲稿之一、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份演讲稿最大的特色就是用了很多排比句。我们在演讲中,也可以在结尾借用这样的排比句,显得气势十足。比如说一篇促进动物与人之间的和平的演讲稿的结尾可以是这样的:

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birds can fly without worries in the sky, tigers can wander with joy in the woods, and elephants can exist with their tusks.

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cats and dogs will not be tools to appease humans' misery and anger and other negative feelings, but true friends who remind us of peace and hope and happiness of life.

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no wild animals will be afraid of being hunted, afraid of becoming our dinner the following hour, afraid of being just a dead piece of fur in a month to come.

I have a dream that these creatures can be cherished just as life should be cherished.

可以看出,上面的排比更重要的是从句部分,因为那部分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而前面重复的I have a dream that只是营造了一种气势而已。同样,在结尾用排比段落虽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在内涵上要层层递进。比如上面的例子中,从动物形体上的自由到生命应该被善待、被珍惜,这就是一种递进。层层递进结构的好处就在于最后戛然而止的一刻,能让人在越来越震撼的同时联想到更多深层次的东西,从而使演讲的主题变得深刻。

3. 中间部分要有趣犀利

开头结尾说完,接着就要谈到中间的部分。这部分从结构上来讲有大致的层次就行,这里重点来看语言方面。开头有故事,结尾有排比,那么中间的部分怎么才能引起听众的兴趣呢?我们需要言之有物,并且内容吸引人。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呢?此时我们还是可以借鉴名人演讲。很多名人演讲稿常常不是演讲者本人写的,例如奥巴马就有专门为他写演讲稿的写手,更甚者,还有专门修改演讲稿的人员。因此精彩的演讲稿往往是好多人的心血,所以我们需要多多学习和借鉴。借鉴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套用,一种是改写。

仍以“I have a dream”为例。我们看到其中有一句话是:We cannot walk alone. As we walk, we shall make the pledge that we shall always march ahead. (我们不能孤立无援地行动。当我们行动的时候,我们应起誓永不放弃。)如果演讲涉及大家一起努力、做好艰苦卓绝奋斗的准备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套用这句话,比起招牌式的I have a dream来说,也不会让人一眼就看出你在借用别人的演讲词。

此外,我们在演讲时还可以对名人演讲中的某一句话进行改写,使其为我所用。仍旧以“I have a dream”为例,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One hundred years later, the Negro is still languished in the corner of American society and .nds himself an exile in his own land. (一百年后,黑人们仍旧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饱受折磨,发现自己在自己的国家里流放。)我曾经在一场辩题为“北京是否应该限制外来人口流入”的辩论中改写过这句话。我是这样用的:“It is tragic that a Chinese citizen finds himself rejected in a Chinese city.”改写之后,依稀可见原文的影子,但是如果不把这两句话单独列出来,被发现的可能性也不大。这句话虽短,却暗含对比。在原文中,马丁·路德·金拿exile和his own land进行对比,暗示黑人遭遇之不公;而在我的辩论稿中,将Chinese citizen、rejected和Chinese city对比,形象地表示出这种政策对千千万万心怀美好希望来到北京的人是不公的。

其实,能让我们利用的演讲稿有很多,例如奥巴马的“Yes, We Can”、卓别林的“The Great Dictator”等等。通常來说,模仿三四篇著名演讲稿写出来的稿子,如果修改得巧妙,融合得圆融,就可以说是一篇很精美的演讲稿了。

接下来就得谈谈用词的问题。有前辈提到过,无论是演讲还是公众讲话,用词不能太过“高大上”,长的、难的单词应该尽量避免。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毕竟演讲的目的是让听众听懂,否则无法达到传播观点的目的。但是,同时也要注意,这句话的适用情况是:听众是母语非英语且英语水平不高的人。如果是英语为母语的听众,或者是在参加比赛的情况下,通篇简单用语不仅不会让人觉得亲切,反而会使人有一种大人听小孩讲话的感觉。

那么如何来解决用词的问题呢?最简单的一点就是在无关紧要的地方使用一些较难的词汇。一方面听众听不懂也没有关系,因为不会影响句子的意思;另一方面,听得懂的听众会因为高级的用词对你高看一眼。如果觉得这样讲比较抽象,下面我们就来看个具体的例子。在做informative speech (信息型演讲,目的是分享信息或知识)的时候,我的选题是“弗洛伊德解梦”。比如这样一句话:“弗洛伊德解释说,梦是潜意识欲望的满足。”这句话最简单的表达法是:Freud explained that dreams are subconscious wish-fulfillment. 这句话中重要的是从句部分的内容,如果要提升单词的格调,自然不会更改从句中的内容,将它改得晦涩、让听众难以理解显然不利于演讲目的,得不偿失。那么,能做手脚的也只有前面的explained一词。怎么改呢?不能改意思,那么只能往同义词身上想了。比explained更高级一点的是interpreted, 比interpreted更高级一点的是elucidated。用了后面两个词,即使听众听不懂这个单词,整个句子也还是:Freud that dreams are subconscious wish-fulfillment. 这句话的重点——弗洛伊德、梦、潜意识欲望的满足——都是听众能够捕捉到的信息,不影响信息的传播。endprint

然而,不论是对母语为英文的听众还是母语为非英文的听众,有一点是共通的:不要使用繁复的从句。听人讲话的时候,并没有人会一点点地分析句子结构,毕竟声音稍纵即逝。相比起一些听不懂的单词,各种华丽的从句才是名副其实的沟通杀手。不仅说的人要不停地想句子成分完整了没有,就连台下听的人也要不停想到底说到主谓宾的哪里了——俨然一场语法考试。还有一点,我们并未受过系统的断句训练,如果断句断错了,又是一个灾难。当然,很容易断开的状语从句、非限定性定语从句还是可以使用的。如果我们去研究名人演讲,就会发现短句对气势的累积、抑扬顿挫的划分更有利。

比较下面两种情况。

原文(短句): We think too much and feel too little. More than machinery we need humanity. More than cleverness we need kindness and gentleness. (Charles Chaplin, The Great Dictator)

修改后书面体(长句):The reason why dictators can rise is that we have too many desires and too little care for the actual people around us. The fact is that machinery has made us cold-blooded when cleverness reduces us to arrogance. But what we need most at the moment is the essence of being human, which is presented by kindness and gentleness and anything else that exemplifies humanity.

不可否認,在试卷里的书面表达题中,上述修改后的书面体更有机会多得分,因为长句能让人看出英语功底。但是对于演讲来说,短句会更震撼人心,长句反而显得重心不明。要知道,无论是演讲还是辩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句子的节奏。而节奏就要求最好是一连串的句子结构相仿,相应位置的单词读音相近。相对而言,短句更能让听众明显感受到这种“相近”,因此也就更有节奏感。总而言之,如果说写作是要把句子写长,那么演讲就是要给句子“瘦身”。用最精简的语言表达出最丰富的含义是需要我们不断练习和打磨的。

总之,要想做好公众英语演讲,就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光看理论肯定不行。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当你fake成功的时候,就离真正的成功不远了。

作者简介:

黄君怡,北京新东方优能中学酷学酷玩口才营老师,本科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期间公众演讲课95分、英语辩论本专业分数第一,初次雅思考试7.5分;热爱阅读英文原著,也能为刷英美剧变为couch potato。热爱运动,热爱美食,热爱生活。

各位亲爱的T粉:

本期精美微电子刊“英语演讲炼成记”内含八篇有关英语演讲的文章,可扫右侧二维码下载,也可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①电脑下载,链接:http://download.dogwood.com.cn/qkpdf/teens/1710.pdf

②加入TEENS读者QQ群(群号:205334629),在“群文件”——“杂志福利”中下载

下期将会为大家奉上“赏美食,学英语”,也欢迎小伙伴们推荐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哦~~endprint

猜你喜欢

仪态怯场口才
哲理漫画
别怯场
高校大学生演讲与口才实践能力提升研究
雪(新韵)
语言就是力量
如何对幼师女生进行仪态与气质塑造
中学生音乐表演怯场现象的调查及对策
《演讲与口才》项目式课程教学改革应用探索
作报告的学问
让怯场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