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荒漠化的“中国智慧”
2017-10-25张霄
张霄
作为率先实现荒漠化土地零增长的国家,中国在防治荒漠化领域积极负责的态度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赢得与会各国代表的广泛赞誉。
中國荒漠化土地面积由20世纪末每年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每年缩减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由20世纪末每年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每年缩减1980平方公里,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2017年9月6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举行。在9月1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家林业局公布的这一组数据表明,中国多年来的防沙治沙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已实现荒漠化土地零增长。
作为世界上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受影响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通过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荒漠化防治,形成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中国方案”。作为此次大会的东道主,中国在大会上与各缔约方分享的防治荒漠化的经验和模式备受各界关注。
“中国经验”赢得赞誉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联合国环境公约缔约方大会。其主题为“携手防治荒漠,共谋人类福祉”。在为期两周的会议期间,来自190多个缔约方国家、20多个国际组织的2000余名代表,围绕防治荒漠化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和磋商。
此次大会主席、中国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表示,大会达成多方共识,取得积极成果。这些成果凝聚着与会代表的智慧,明确了全球防治荒漠化事业今后努力的目标和举措。
大会审议通过了《鄂尔多斯宣言》。《宣言》强调了政府主导、多方合作及调动私营部门、民间组织、妇女和青年参与的重要性,认可了防治荒漠化、遏制土地退化、减缓干旱、缓解沙尘暴危害与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粮食安全的密切关系,承诺加强荒漠化防治,遏制土地退化,修复和重建退化生态系统。
而作为率先实现荒漠化土地零增长的国家,中国在防治荒漠化领域积极负责的态度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赢得与会各国代表的广泛赞誉。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莫妮卡·巴布表示,中国防沙治沙取得的成果令人瞩目,为世界荒漠化防治提供了中国经验、中国技术、中国模式,为全球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作出杰出贡献。
斯洛伐克土地科学与保护研究所研究员贝亚特·赫斯科娃说:“中国取得的治沙成果显而易见,沙漠周边到处是美丽的绿色。我对中国的治沙行动非常赞赏,人们克服缺水、干旱的困难,正在创造奇迹,这是其他荒漠化严重的国家和地区值得学习的榜样。”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希望,中国与国际社会积极开展合作,利用多年来在防治荒漠化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参与国际荒漠化防治政策、评估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帮助更多的国家治理荒漠化问题。
在本次大会,中国不仅积极促进《鄂尔多斯宣言》的通过,也促成发布了《全球防治荒漠化青年倡议》,动员全球青年参与其中,同时利用“一带一路”的广阔平台与相关国家共商“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进一步促进全球履约和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并与各国携手防治荒漠化、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不久前国际性非营利组织世界未来委员会公布了2017年“未来政策奖”,以表彰世界上最佳的防治荒漠化与土地退化政策,中国因2002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而获得银奖。
世界未来委员会指出,中国2002年出台的这项法规是世界上第一个致力于荒漠化防治、旨在强化国家应对荒漠化挑战的综合性法规,为国家防治荒漠化的行动计划和一系列防风治沙项目(如绿色长城项目、民众植树活动等)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及框架。中国同其他获奖国家在全球环境保护中发挥着“引领者”的作用。
“中国智慧”的内蒙古实践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是全球生态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多年来,中国通过坚持不懈的探索与实践,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治沙与扶贫共同推进的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道路。本次大会的举办地内蒙古,更是防治荒漠化进程的“中国方案”样板。
在内蒙古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20世纪50年代,风吹草低见牛羊;70年代,沙进人退无躲藏;90年代,人进沙退变模样;21世纪,产业治沙奔小康。
造物主送给了内蒙古最美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科尔沁草原、贡格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绿色明珠,也附赠给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等一块块黄色“顽疾”。内蒙古境内分布五大沙漠和五大沙地,荒漠化土地面积9.14亿亩,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51.50%,相当于2.5个英国的国土面积;沙化土地面积6.12亿亩,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34.48%,相当于1.5个英国的国土面积。沙化土地遍布全区12个盟市的91个旗县。
2001年,持续3年的干旱使锡林郭勒大草原严重沙化,苏尼特右旗北部2800万亩草场全部沦为沙地,风沙掩埋了农牧民的住房、棚圈和水井,牲畜在沙地上无食可采,有400万头牲畜受灾。
“很有可能晚上睡觉的时候还好好的,第二天就被风沙掩埋打不开门了。”牧民深受荒漠化之苦,“沙进人退”致使举家搬迁频频上演。
但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与风沙搏斗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占全国总人口不足1.8%的内蒙古人,完成人工造林面积超过全国人工造林总面积的10%,治理风沙危害土地面积超过全国风沙危害土地总面积的10%。
总面积为2115.67万亩的库布齐沙漠,其中流动沙丘799.3万亩,几十万人深受沙漠之苦。但如今的库布齐,已然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国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与第四次相比,5年间流动沙丘面积减少了49万亩,重度、极重度沙化土地减少114.7万亩。由于多年来治理成果突出,库布齐沙漠成为联合国环境署确定的“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为世界荒漠化防治贡献了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治沙经验。
重大生态工程带动是改变内蒙古面貌的一个最主要措施。在国家重点工程的带动下,内蒙古年均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超过1000万亩,沙区逐渐呈现出“绿肥黄瘦”的景象。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治沙劳模和企业。“全国劳动模范”殷玉珍、时代楷模苏和、“全国十大女杰”王果香、亿利资源集团、伊泰集团……他们用智慧和汗水,鼓舞并带动了更多人投身防沙治沙事业。
“中国智慧”的内蒙古实践,不仅坚定了中国人民治愈“地球癌症”的信心,还为世界探索防沙治沙战略提供了宝贵经验。
培养专业“治沙接班人”
2016年6月3日,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成立,其渊源可追溯至1960年在原内蒙古林学院成立的中国第一个沙漠治理专业和1983年成立的水土保持专业。这样一个治沙“学院派”的成立,不仅标志了中国防荒漠化治理人才配置将更加科学合理,更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治沙生力军”整装待发,投入到防治荒漠化的工作中来。
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院长秦富仓教授介绍:“如今学院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是由原来的水土保持和沙漠治理两个专业合并而成,在1998年专业调整之前,沙漠治理专业是内蒙古农业大学的独有专业,其历史已有57年。随着荒漠化越来越受到全球重视,荒漠化的概念也越来越宽泛,如沙漠治理、石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等都在其中。”
秦院长指出,正是缘于此,沙漠治理学院在荒漠化治理专业有着十分完整的教学体系,因此沙漠治理学院在荒漠化防治、沙区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沙产业开发、矿区生态恢复、水土保持与水土资源利用、国土整治与保护、小城镇规划与景观配置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已体现出明显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及民族特色、文化特色,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处于前列,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
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不断地进行防治荒漠化的创新与探索,特别是在种植技术、实用工具以及科学规划等多个方面取得了突破。
例如,学院的臭柏生态学特性研究及造林示范推广项目构建了干旱区臭柏种群恢复与重建技术体系,取得的一项创新性成果,为半干旱区荒漠化土地治理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而学院的生物基可降解纤维沙袋沙障防沙治沙技术团队经过多年的防沙治沙实践筛选出以环境友好型可降解纤维(PLA)为新型材料,通过沙袋建障,就地取材,提出以沙治沙新方法,突破了传统沙障材料短缺、运输不便及人工成本高的制约。另外,学院生物缓冲带荒漠化防治技术体系引进研究项目,通过将美国的生物缓冲带技术与中国砒砂岩区林业生态建设有机结合,针对砒砂岩区地形陡峻、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植被恢复困难的特点,研究砒砂坡面和流域产汇流过程及水土流失的分布规律,应用生物缓冲带调控径流和防控侵蚀产沙的基本理论,构建了适合该区域的生物缓冲带。
内蒙古农业大学和沙漠治理學院在中国防治荒漠化贡献了极大力量的同时,涌现出了许多优秀人才。
这其中有获得“内蒙古优秀知识分子”“内蒙古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防沙治沙首席专家、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的秘书长杨文斌;有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森林防火先进个人、全国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个人、全国林业系统技术革新先进个人、自治区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草原英才等二十多项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被推选为2012年度绿色中国创新人物的内蒙古根河森林工业有限公司(林业局)总经理、局长高希明;有获第五届“临沂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的临沂大学农业与城乡规划研究所所长,资源环境学院城乡规划系主任,临沂市农业区域与产业规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民盟临沂市委科技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科技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评审专家组成员王梁……
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展现出他们的创新能力。
“我们的一位学生前不久来学校作报告,提出了将高尔夫球与防治荒漠化相结合的新鲜组合,他想要在沙漠里建一座高尔夫球场,同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让这样的高尔夫模式也成为治理荒漠化的一种可行手段。”秦院长认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防治荒漠化的尝试,值得鼓励。
秦院长相信,他们培养出的越来越多的“治沙接班人”已经爱上了这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