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六追月赏月食芋啖香螺

2017-10-24廖虹雷

神州民俗 2017年9期
关键词:赏月田螺团圆

廖虹雷

农历八月十五处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所以称“八月节”,而在深圳的客家人称作“八月半”。

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深圳和全国各地一样在八月十五过中秋,但是,旧时的新安(深圳市的古称)和广东好些地方曾经有过八月十六“追月”的习俗。清代陈子厚的《岭南杂事钞》序“粤中好事者,于八月十六日夜,集亲朋治酒肴赏月,谓之追月。”据说,八月十五晚家人团圆赏月后,余兴未尽,次日再和好友相聚,月下吟诗作赋,欣赏花灯,久而久之,形成追月之说。如今广东这一风俗早已淡去,唯独深圳的邻居——香港仍旧盛行。

跟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在中秋节前一天的八月十四是“迎月”,八月十五那天过“赏月”,完了还流行八月十六“追月”的习俗。据说过“追月”节俗的做法,有其特殊的原因。香港政府早年立法确定假日制度(香港法例第149章《公众假期条例》,及第7章《雇佣条例》第39条《假日的给予》),都明文规定八月十五上班,第二天(八月十六)才放公众假期一天,理由是方便市民(八月十五晚)尽情赏月欢度,避免次日疲劳返工。你别说,这样立法实施假期的立意,颇具人情味。

事实上,八月十五过节那天,香港人下班回到家里都八九点了,又累又饿,无心赏月;第二天放假了,心情放松,兴致盎然,在八月十六日夜好好赏月一番,正契合旧时的习俗——“追月”。著名民俗学家、中山大学教授叶春生在《香港的“追月”习俗》一文中记述:“如是观赏一夜,余兴未尽,于是十六日晚上,不少人又扶老携幼,带着帐篷灯具、美酒佳肴,还有新款的‘迷你月饼,来到度假村或海滩,坐在一起,听涛赏月,品酒谈笑。还有人点燃蜡烛,排成各种图案,在海滩上拜月。月光烛光,天空大海,相映生辉,引人入胜。”

香港是个移民港,历史上上海、江浙人定居港埠很多。相传“追月”这个习俗是江浙一带的人带来的,因为史料有载“宁波以十六日为中秋,为宋史弥远所改,至今犹然。”看,源自宋代,有根有据。又有一说,南宋端宗赵呈皇室在景炎元年(1277年)为逃避元军追击,南下至新安香港一带,亦将“八月十六追月”之俗,流传于深港地区。

这样说来,新安“追月”习俗至少有700年历史。但是,到了明朝,据说是为了纪念在八月十五这天,利用中秋家家户户互赠月饼机会,在饼馅里夹有起义纸条,朱元璋一举推翻元朝暴政,人们就定回八月十五一起过中秋。深圳河北岸从此消失八月十六“追月”之俗,而河的南岸香港在数十年前却立了道法,使“追月”习俗又传承了下来,大大方便了一些有时间的香港居民,八月十五回深圳和内地家乡过节,八月十六又返回香港和家人“追月”,过足了中秋节“瘾”。

诚然,无论是八月十五还是八月十六,赏月、拜月、玩月、咏月、跳月一样尽兴:吃月(油)饼、田螺、菱角、花生、柿子、剥芋仔等节令食品,依然惬意。特别是节前一两天,还有许多人家里用新收成的糯米舂成米粉,掺上白糖与水做成白糖饼,俗称“月光饼”,用作拜月光和祭祖的专用品。有些地方更在“八月十四”来一个预食酒肉的“迎月”小聚会。

中秋是目,人们挑选吉时在家里拜祭祖先。龙岗、横岗、坪山、坪地、坑梓一带乡村,有清明不拜山而在中秋节扫墓拜祭先人的习俗。据说,这几个镇村的客家人沿袭原迁徙地的遗风,认为祖墓下半年才开山坟门接受阳关祭物;同时,又因清明节雨水多,山岖路滑,加上春耕大忙,青黄不接,家贫而无好东西祭祖:而中秋则为收获季节,五谷三牲,物阜丰硕,此时秋高气爽,是祭祖扫墓、感恩思源、祭祀先祖祈福佑的好时机。深圳其他中西部地区客家人和广府人,多数在家祠或村里宗祠祭祀。用蒸熟的一只鸡、一块上肉、糕点、水果、茶酒与香烛。祭毕,一家人相聚一起热热闹闹地吃团圆饭。这顿团圆饭,被民间看作一年之中仅次于春节的“年夜饭”。“纵使有归宁(已嫁,但回娘家探亲)的女子,也必定于此日返其夫家团聚”。还有,父母、兄弟凡出门在外的,“山高水长”都会赶回来团圆。上世纪80年代,从全国各地涌进深圳的百万建设者,也在中秋和春节这两大节日纷纷赶回家里和亲人相聚。自古“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亦不肯虚度此夜。”(当地县志云)

吃过晚饭,金风送爽,玉露凉习,人们当空对月,虔诚祭月、拜月、赏月,甚至玩月、走月和跳月。吃月饼,祝团圆,舞草龙,玩灯笼,“耍乐仔”“烧瓦塔”等民俗活动,几乎通宵达旦。

深圳人赏月,除了吃油(月)饼外,还一定要吃当地的土特产红柿和芋仔。清康熙《新安县志》载:“八月中秋,具酒赏月,食芋。”原来深圳人“赏月、食芋”,已有300多年传统。食芋,除了是新收获的应时农作物食品外,还有什么含义?清道光《长乐县志》载:“中秋荐新芋而去皮,曰‘剥鬼皮。”粤语“芋”近似“胡”音。哦,剥芋仔,系剥鬼(胡)皮,既咒骂外侮,又意在驱邪之举。

清乾隆《广东通志》记载中秋风俗:“八月望,夜赏月,尚剥芋、食螺。”清刻《羊城竹枝词》:“中秋佳节近如何,饼饵家家馈送多。拜罢嫦娥斟月下,芋香啖遍更香螺。”古往今来粤人过中秋,“啖香螺”,的环节少不了。30多年前,深圳地区不少村落的乡民,亦早早在稻田里捡田螺,拿回家用清水养它几天,让田螺吐尽肚里污泥,然后用蒜蓉、豆豉、指天椒爆炒,香噴喷地端上桌,拿牙签剔吮肉吃。岭南人中秋爱吃田螺,认为吃田螺可以明目。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吃呢?有人说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而且肉质特别肥美,是为品尝田螺的最佳时节。

如今深圳已没有良田,也没有捡田螺的乡野情趣,只有到市场购买内地运来的田螺,自行炒熟解馋,回味一番旧习遗风。

猜你喜欢

赏月田螺团圆
田螺姑娘的夏天
中秋节——八月十五庆团圆
中秋赏月邀请会
中秋赏月
团圆中秋
摸田螺
田螺
中秋一起来赏月
吃田螺
别样的中秋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