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推拿 调整经络防病治病

2017-10-24林美娇

大众健康 2017年10期
关键词:手法小儿患儿

林美娇

小儿推拿又叫小儿按摩,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特定的手法作用于小儿特定的穴位,以调整脏腑经络、气血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科普素养的提升,人们的健康观也有了发展,对治未病更加重视,注重对身体的调养和保健。小儿推拿由于具有中医治未病的天然优势,家长们对其非常信赖。同时,小儿推拿疗效明确,操作中不良反应较少, 可以代替部分化学药品,减少口服药物对患儿的刺激,解决用药困难等问题,让患儿和家长更容易接受。

小儿推拿辩证是在四诊八纲的基础上进行。通常来说,小儿发病以外感疾病和饮食内伤居多,故在推拿治疗上常以解表清热,消积导滞,健运脾胃为主,同时,小儿病情变化迅速,易引起寒热虚实转换,因此诊断必须综合全面,治疗恰当及时,必要时可结合中西医疗法,综合治疗。下面就针对小儿推拿的一些适用病症,在推拿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一些介绍。

治疗这些疾病小儿推拿很擅长

消化系统疾病,如小儿呕吐、腹痛、腹泻、便秘、厌食,腹胀,疳积等;呼吸系统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支气管炎、鼻炎、慢性扁桃体炎等;神经系统疾病,如夜啼、惊吓、多动症、抽动症、遗尿、睡眠障碍等。

推脾经,揉足三里可以健脾胃。摩腹可以调节肠胃功能。捏脊可以提高免疫力。揉外劳宫(在掌背正中第三,第四掌骨中间凹陷处)可以温里驱寒,止痛,主治腹痛,腹泻,胃脘疼痛等。揉一窝风(在掌背,掌与前臂相连腕窝处,上屈时出现皱褶之中心)可以温中散寒,通窍,多用于风寒感冒,鼻塞流涕等。

这些疾病为小儿推拿所禁忌

1.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蜂窝组织炎,骨髓炎等。

2.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3.急性传染病,如肺结核等。

4.皮肤疾病,如皮肤烧烫伤,皮肤急性感染,皮肤疥疮等。

5.小儿外科疾病,如肠套叠,肠梗阻,肠炎,肠坏死等。

6.其他疾病,如严重的心脏疾病等。

小儿推拿应注意以下问题

1.推拿适用对象为出生至12周岁以下的小儿。

2.诊疗环境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少噪音的地方。室内应保持通风适度,温度适宜,干净整洁。

3.可使用按摩油或滑石粉等介质,以防引起皮肤破损。

4.小儿体位的选择尽可能舒适,一般以小儿坐卧为宜,熟睡后也可施治。

5.患儿进食后半小时不宜推拿,按摩结束后应让小儿充分休息,避风,忌食生冷,以免复感外邪。

6.刺激较强的手法如掐、拿、捏等一般放在最后进行,以免强刺激手法引起小儿哭闹,影响下一步的操作。

抚触VS小儿推拿

抚触是通过操作者的双手对小儿皮肤各部位进行有秩序、有手法技巧的触摸,把大量温和、良好的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传输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心理生理效应,促进小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医疗手段。有研究認为抚触能增加小儿食欲,提高小儿睡眠,增长体重,促进生长发育。目前抚触更多地被广泛用于新生儿的保健护理,由于其有固定的操作模式,简单易行,多在家中进行。

小儿推拿无固定的操作程序,应辨证施治,需由专业人员操作。针对不同的小儿、不同的疾病,所选取的穴位与手法也有差异。如小儿咳嗽的治疗,需辨外感与内伤,如外感又宜分风寒、风热等。由此可见,小儿推拿对操作者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熟练掌握操作手法,更需要掌握中医的系统理论。

猜你喜欢

手法小儿患儿
小儿肺炎护理4重点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拟人手法真多情
小儿惊厥不要慌,记住这些护理知识
画与理
七步洗手法
小儿难养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白血病·患儿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